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更将硕果献尧天——访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霍松林先生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陕西日报 王长华 樊蓉 参加讨论

    乙未年清明时节,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陕西师范大学校园内花团锦簇,暗香浮动。而年届95岁高龄的霍松林先生的书房“唐音阁”里,更是春光明媚,书香袭人。
    霍老书桌的左右上方,悬挂着于右任先生的画像和书法作品,于老慈眉善目,银髯飘飘,一派仙风道骨!《唐音阁诗词集》中,有多首吟诵于右任先生的诗词,足见霍松林对于右任先生的无限敬仰。《访于右任先生故里》(二首),其一云:爱国热忱燃笔底,诗豪草圣冠群伦。这虽是吟诵于老之句,但若用来形容霍松林先生本人,又何尝为过!
    当代文心再雕龙
    1951年初,霍松林赴西北大学师范学院任教。到校伊始,霍松林就承担了文艺学、现代诗歌、现代文学史三门新课。在极少参考资料的情况下,他只能边学边教,自己动手,拟出提纲,一节一节地编写讲义。到了1953年秋,几经补充修改,完成了26万字的《文艺学概论》,先后作为高等学校的交流教材和函授教材。1957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样,便有了我国最早的一部新型文艺理论专著。
    文艺理论家陈志明教授在《霍松林的文艺理论研究述评》中这样说道:“《概论》不仅开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国人自己著述系统的文艺理论教科书的风气之先,而且发行量大,加之其前已作交流讲义与函授教材流传,影响及于全国,大学师生、文艺工作者、中学语文教师以及文艺爱好者,不少人都从中得到教益,受到启发。上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前期的大学中文系学生,其中有些今天已成为专家,还不忘《概论》在当年如春风化雨给予他们心灵的滋养。”《概论》筚路蓝缕的开创之功究不可没,它更具一种界碑的价值和意义。1982年,经过对《文艺学概论》的增删修订,霍松林完成了37万字的《文艺学简论》,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两论”是霍松林先生研究文艺理论的力作,也是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研究领域的力作。作为教材,它把一代代学者引入文艺理论的殿堂;作为理论专著,霍松林先生构建了体大思精的理论体系,对许多重大理论问题都有独特的见解,绝不随波逐流,绝不蹈袭他人,自成一家之说。“两论”被学术界誉为“当代《文心雕龙》”。
    1956年,《新建设》5月号上发表了霍松林《试论形象思维》的长篇论文,是国内以专题形式论述形象思维的第一篇理论文章,产生了广泛反响,启动了有关形象思维的第一场学术论争高潮。上世纪70年代末,全国文艺界对形象思维的大讨论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时任《陕西师大学报》主编,后任陕西师大党委书记的谢振中先生走进霍松林家,力邀他为学报撰写一篇关于形象思维的长文。“焚膏油以继晷”,霍松林每天的写作时间都在十六小时以上。八天之后,一篇题为《重谈形象思维——与郑季翘同志商榷》的两万多字的长文面世了!这篇文章,反响极大。全国著名美学家、复旦大学教授蒋孔阳先生给霍松林来信说,读君作,“大有暑天饮冰之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