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席勒美学研究的厚重之作(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作家网 王先霈 参加讨论

    当前,我们的目标是促进国家的富强、民主、和谐,加速现代化的进程,而社会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席勒不是一个把自己关闭在书斋中的学者,而是作为一个追求社会进步、追求人类全体的自由的思想家,他痛感在18世纪的欧洲,技术的进步、工业化的过程、分工的细化,造成并不断加剧人性的分裂,他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而构筑他的审美教育理论。席勒美学还具有更直接的社会意义。近3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文化各方面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就,但是,毋庸讳言,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国民人格建设面临一些严峻的挑战,富起来的人群不一定都获得精神的富有。举例而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大幅度的提升,大众闲暇时间增多了,而消闲活动中却存在不少庸俗、低俗现象,甚至在文学艺术中低俗倾向也有蔓延之势。此时,我们不妨温习席勒对于“休息”的独特的精彩的阐发。他指出,有两种不同的休息,一种是消极的无所事事的休息,一种是积极的精神自由活动的休息。前者是指从强制状态转到自然状态,精神安静,不受理性束缚;后一种“休息的理想则在于,经过能力单方面发展之后,我们个人作为自然的整体得到恢复”。“以各种方式表现我们的人性的无限可能性以及以同样的自由处理我们的力量的能力”。“美是精神和感觉谐和的结果;它是同时诉诸人的一切能力的,只有当人充分地和自由地运用他的一切能力,才能够正当地感受和评价美。”席勒区分感官的快感和自由的快感。感官的印象只有在“被艺术计划所安排、所增强或者有所节制,而计划又通过观念被我们所认识的时候,才能成为艺术”。那些以刺激接受者感官哗众取宠的作品,算不得是真正的文学艺术。我们的文学艺术,应该表现人性的无限可能性,促进感性和理性的和谐,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资本主义生产对艺术、诗歌的敌对性是马克思美学的一个重要论点,最先发现这一现象的并不是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中,谈到资本主义生产同艺术和诗歌相敌对的那句话前面,马克思提到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组成部分同一定社会形态下自由的精神生产,把两者并提显然是加以区分,马克思是受到德国古典美学家的影响。在康德的美学体系中,“自由”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他所讲的“自由”,就是指摆脱了利害的计较和欲念的支配。席勒受到康德的影响,他在美学论著中从不同方面一再谈到“自由”。他认为,处在自由状态下的人的艺术活动,最能使人成为一个全面的完整的人。马克思借用这个术语,从上下文以及其他地方的论述看来,他的意思是指摆脱了统治阶级狭隘的支配,摆脱了资本家对利润追求的欲念的控制,也摆脱了直接的物质需求的控制,而完全发自内心,成为“天性的能动表现”。可见,马克思是继承和改造了席勒美学。
    张玉能认为,席勒创建的概念明确、层次分明、主客体相互对应和辩证转化的美学范畴体系,是一份极其珍贵的美学遗产,而今天的学者在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指导下则力图在席勒的启迪下,构想新实践美学的范畴体系。几十年来,张玉能正是朝此方向努力,《席勒美学引论》就是这一努力的最新成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