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两套理论话语的圆融与贯通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作家网 newdu 参加讨论

    
    “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但这样起伏跌宕、精灵剔透的艺术形式,在如今的视听盛宴中却渐渐被边缘到角落中。在当下我们接触的海量信息中,有关诗歌的内容又有多少人关注和接收?“正是在诗歌发展局势显得如此艰难、复杂、严峻的形势下才愈加显示出诗歌传播的重要性。”诗评家杨志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迈开了诗歌传播理论研究的步履,向学界奉献了一部厚重的学术著作《诗歌传播研究》。作者力求在当下能够为诗歌这一古老而悠长的艺术形式找到一个为更多人认识、热爱的出口。这部《诗歌传播研究》从多个维度呈现出了诗歌独特的传播理念、传播过程、传播方式,也给我们搭建了一个将诗歌置于新的语境中重新考量的平台,以展现出诗歌自身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通过这部著作,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向读者揭示了一个小众的诗歌与大众的传媒的结合过程,为我们呈现出传播过程中诗歌的特别样态,从而丰富与完整了诗歌从创作到传播的过程。尤为重要的是,这需要作者对诗歌理论与传播理论的双重把握能力。
    诗歌的传播在今天是不是变得不那么顺畅了?这是诗歌自身的原因,还是传媒的原因抑或其他原因?作者在论及诗歌传播类型时,便依据规模,论述了诗歌的“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不同类型。其中最为有意思的是从传播学的角度重新诠释了诗歌史上的流派样貌。例如,从古代《诗三百》的集结传播,建安七子、竹林七贤到唐诗三百首,到现代的九叶诗派,作者认为“流派的力量使一些单个诗人的价值无形中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正是群体传播效应的充分体现”,这种认识丰富了我们对诗歌流派的认识维度,正如作者所言:流派中的个人成就是不一致的,但是“搓堆儿”后就会以群体的形象得到关注,“以‘九叶诗派’为例,各人的成就是不均衡的,有的成就很高,单独拿出来也能成为大家。有的则相对弱一些,只是一个稍有成绩的诗人,如果不是成为‘九叶’的一员,有可能不会引人注目甚至渐渐被人遗忘”。在传统的诗歌史分析中,我们惯以“搓堆儿”的心态来看待这个九人——九叶的集合体,惯以寻找其中的共性,从未关注过这“一堆儿”中的诗歌艺术是否有高下之分。而将其置于传播过程中,我们认识到这个区分是客观存在的。区分高下并不是诗歌传播的终极目标,更为重要的是,以传播学的视角来审视诗歌流派,不仅需要传播学的理论,而且要有对诗歌史的娴熟掌握。作者正是凭借着跨界的学养从传播学视角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分析诗歌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带给我们的是对诗歌艺术的尊重,是对诗人个性的尊重,是对诗歌史的一份更深层次的解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