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既是一种生活方式 也是一种审美方式 最后还要回到一个最基本的难题——文学到底是什么?在文艺学领域,一直有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争论:前者认定文学仍是有本质存在的,后者则接受后现代主义的观念,从而否定文学具有本质性的规定。 文学有本质,但这种本质是历史性的。然而,笔者的选择不同,与其去追问文学本质(文学到底是什么),不如去追问文学本体(文学究竟是如何存在的)。所谓“文学本体论”,就是对文学到底是何种存在与如何存在的一种理论追问。在参与撰写《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的时候,笔者就聚焦于文学与世界的关联,并把“文学话语”作为二者沟通与交流的中介,这种文学话语本身乃是超越能指与所指之两分的。 所以说,文学本体一方面不能脱离语言的本体规定,另一方面仍是关乎生活世界的本体的。 先说语言的一面。文学无论如何转变形式,皆是作为“语言形式”而存在的。文学毕竟还是语言的,它不是直接诉诸视听的,无论是哪个成熟的民族都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学。然而,尽管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不假,但语言并不能成为本质规定,因为在文学与世界的关系中,语言是作为媒材而存在的。文学语言并不仅运用了人们约定俗成的语言,而在文学活动中,却赋予了语言以各种不同的艺术效果。 文学语言要寻求一种“超语言性”,文学不仅仅是语言的,文学还是话语的,文学就是一门话语的艺术。只要话语活动能够成立,就必须有说话者与受话者,话语设计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活动。这种沟通活动也是在特定的语境当中实现的。说话者通过文学,在将一定的内容传递给受话者的过程中,文学话语活动必须借助于话语的媒介,从而在成功的文学活动中形成“理想的话语情境”。 从话语的意蕴来看,文学活动就成为了(在特定的语境中)说话者与受话者通过文学而展开的沟通活动。如果这一沟通活动得以成功,在说话者与受话者之间就形成了“理想的话语情境”,文学与世界之间的对话交往也就充分展开了。 再说生活及其世界的另一面。实际上,“生活美学”在当今时代的全球性出场,不仅可以解决美学脱离生活的困境,而使得美学回到活生生的生活之中来;而且,同时可以帮助解决文学的本体存在问题。 从“生活美学”出发观之,文学既是生活又是审美,生活既是一种生活形式,也是一种审美方式,这两个层面是合一的。说文学仅仅是一种生活还是远远不够的,那就无法区分文学与非文学。文学同时也是给人审美的,当今文学皆与日常生活形成了延续性关联,但又因其审美品质而拥有了非日常的性质,在日常与非日常之间恰恰形成了张力结构。 从现实发展来看,当今文学与生活的关联应该是愈加紧密了,理由就在于,尽管经典意义上的文学地位下降了,但是大众化的文学与日常文学的审美却从量上累积得更多,尽管由此带来的缺陷也是明显的,那就是大众文学审美的“虚薄化”:不仅审美变得越来越稀薄(文字少且内涵浅),而且变得愈来愈虚拟(文字被数字化了)。与此同时,传统文学原来所形成的“审美共同体”也被逐步消解了,从而被一个个崭新的“微圈子”被取代。恰恰是微时代,使得文学共同体与不同个体之间,形成了崭新的虚拟关系与交互关联。 总而言之,文学回到生活,这不仅仅是对当今微时代的文学命运的深描,也同时是对文学本身的一种理论诉求,它要求回归到——“生活美学”——来规定文学的本体存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