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一脉文心(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作家网 newdu 参加讨论

    同样,令我颇感兴趣的还有孙郁对于两位作家的重视,一位是王小波,另一位则是木心。这两位带有某种传奇和时尚符号意味的作家,尽管作为当代文坛的争议人物,却在这册读本中予以关注和强调。在孙郁的导读文字中,不难看出,对于王小波,他欣赏其思想的独立和智慧,而对于木心,则更欣赏其作为文体家的玄奥之处,并认为由此可以追溯到民国的废名。从这两个独异人物,也显示了孙郁在文学判断上的思考和见识。在上个世纪80年代,文学崛起的一个重要途径,便是一方面回归传统,一方面向西方学习,尽管王蒙、阿城、莫言、汪曾祺、贾平凹等人在80年代均有出色表现,他们或者回归传统,在道家禅学、明清遗韵中寻找出路,而或者在英美传统、拉美爆炸甚至是西域文明中寻找灵感,但或多或少都有汲取的痕迹。倒是王小波与木心,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达到了一个较高水准,甚至很难发现其生成的痕迹所在。王小波的思维是现代的,来自于英美世界的文明体系,他的杂文仿佛是从另一个世界走来的人的新鲜打量,而木心在文体上的创造,则在于他直接与经典传统对接,并呈现出汉语的神采与风骨。
    其实,选本或读本想要编好实在是难,其背后是文学史的思维,是文学观念的意识,也是文学趣味的体现。对于当代文学选本的编法,出版家钟叔河先生曾有过精彩的论述。念楼先生曾这样谈及文学选本的编法:“选本必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我喜欢的文章就是最靠得住的标准。”他还说,选本要好,标准是其一,好的导言则是其二。而作为一册个性的选本,这册当代文学读本都已具备了。作为编选者的孙郁,其本身就是一位文章家,深深懂得汉语文章之美,而他还始终认为,文体的创造与创新是一位作家的天赋与关键所在。由此不难看出,他是始终以审美的眼光来谈论当代中国作家的,此乃其“读”法之一。诸如他谈台静农,认为其文字有“魏晋文风”;谈孙犁晚年所作,则认为“沉郁、峻急”;谈张爱玲,认为有“旷世的凄凉”;谈张中行,则认为是受到“周作人的暗示”;谈张承志,认为其作品有“回肠荡气之美”,如此等等。但我通读整个读本,又不难发现,在文体的创造上,孙郁则更为欣赏汪曾祺、木心和贾平凹三人,并认为这三位在文体的独创性上是有着真正自觉意识的,且可以独成一家。此册读本中,汪曾祺选了中篇小说《大淖记事》,木心选了诗歌《一饮一啄》,而贾平凹则节选了长篇小说《古炉》的片段。
    这里需提及《读本》的导言,此乃十分精彩也颇有见识的综述与批评文字,难得短短五六千字,却将当代中国60余年文学的波诡云谲,一览无余。之所以强调这篇导言,从中不难看出孙郁对于文体与语言的高度重视,因为历数文坛60年的如云高手,仅有汪曾祺、木心和贾平凹能够独得青睐,并在导言文章中予以特别论述。显然,无论是汪曾祺能够把“明清语言与民国语言杂糅一起”,还是贾平凹小说中的文字有“明清的味道”,再如木心,则以为能够把“汉语的潜能袒露出来”,并进而指出“文体表面看是词语的问题,其实是精神境界的问题。好作家未必都是文体家,而文体家一定是好的作家”。也由汪曾祺、贾平凹和木心,还不难看出编选者在文体与语言上对于传统汉语魅力的欣赏,以为汉语本身的魅力是巨大的,生机勃勃的,也是鲜活灿烂的。相比汪曾祺与贾平凹,木心则更为另类和独特。因为在汪曾祺与贾平凹的身上,除去文体上的创造之外,还可以看到精神世界的士大夫气息,而这些则在木心身上难见踪影,木心是糅合了传统与现代,更具有“五四”的精神风骨,也有着文学的贵族气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