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大美赣南 且行且歌——《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实施两周年抒怀(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人民日报海外版 史文清 参加讨论

    2
    触目惊心的窘困让我寝食难安、夜不能寐。
    我常常想,那些危旧土坯房,应该是当年那些奔波于途的革命者难得的庇护所吧?七八十年前,正是这些正值“壮年”的土房子,敞开温暖的大门,为成长着的理想遮风避雨。如今,房子“老去”,我们该怎样为被秋风所破的“茅屋”带来些许暖意?近300万人居住的土坯房,从此成为我寝食难安的痛!
    我常常想,那一支支松明火,曾为传播思想的布道者照亮行程。甚至,将近80年前,那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长途跋涉,也是在它的光亮中,从于都河迈出第一步,才有了日后的一方坦荡天地、一片盛世光明。那位亘古伟人,当年就站在于都河浮桥桥头,看到“浮桥两边红军人山人海,无数的火把宛如千万条火龙在蜿蜒行进,而成千上万的苏区男女老表,则从四面八方拥到渡口来送别红军出发,有的送茶水,有的送草鞋、布鞋、斗笠、雨伞,有的帮助挑担子,有的往战士怀里塞吃的东西……”他的心在颤抖。在这片火光面前,他眼噙泪水,用浓重的湘音承诺:“要给苏区送上小太阳,给点松火、点马灯的赣南苏区人民送去光明。”斯人长辞,声音犹在。这片土地大都已用上了电灯,但不少山村摇曳的松明火把,依旧在风中柔弱地闪烁。此情此景,让我辗转反侧、思绪重重。
    我常常想,当年,生活在这块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土地上,该是何等幸福!在革命者的描述中,一扇通向美好未来的大门訇然洞开,木讷的表情顿时变得生动,懵懂的眼神瞬间变得清澈:孩子们坐在明亮的教室、病人享受良好的医疗、大家住进宽敞明亮的砖房……正是奔着这种理想,他们由茫然而清醒、由懦弱而勇毅,不仅甘舍家业,甚至面对死亡,也会从容如归,让人感佩。今天的生活已远远胜于当年的描述,但是,在赣南,仍有近20万户收看不到电视;有2万多个自然村不通公路;全市10多万革命烈士、“两红”人员、在乡老复员军人及其遗属遗孀,他们或他们的后代,有9万多人没有享受到国家抚恤补助待遇;由于战争创伤,众多家庭残缺不全,贫、病、残、障、老、弱……
    内心涌动着从未有过的沉重,眼前总是晃动着摇摇欲坠的墙垣、米浆般浑浊的井水、残破教室里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被日子压得过早佝偻的身影……我知道,地方财政收入才100多亿元,仅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一项就要投入400多亿元。温暖的梦想,从哪里垒筑第一块基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