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认知与新思想 作为一部叙写家族命运和乡村社会走向的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的规模庞大而复杂。要驾驭这样一个题材,对于年轻的端木蕻良来说,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需要梳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将它们有机地融合于小说的宏观架构中。 我们可以从小说中丁宁充满矛盾和纠结的心理活动中看到新思想的作用,而这也与端木蕻良早在11岁便去天津接受新式教育的经历有极大关系。从小说的情节走向、丁宁对充满现代意义的完美人性的期盼、关于阶级斗争和阶级仇恨的描写,以及充满宏大叙事的结尾来看,端木蕻良的新思想在小说中发挥了明显的理性引导作用。这些发自理性认知的新思想左右了小说总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从宏观上建构了小说基本的叙事体系。 那么,这些理性认知和新思想反映了端木蕻良的何种创作宗旨呢?在《科尔沁前史》中他除了详述自己家族的兴衰和家乡诸事以外,还描述了日俄战争和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的侵略,以及东北因此所受的重创。“我亲眼看见了两个大崩溃,一个是东北草原的整个崩溃下来(包括经济的、政治的、军事的);一个是我的父亲的那一族的老的小的各色各样的灭亡。这使我明白了许许多多的事务。就像在一个古老的私塾里我读完了我的开蒙的一课一样。”由此可见端木蕻良创作小说《科尔沁旗草原》的初衷:他并不满足于对自己家族历史的叙写,而是对土地的历史——东北草原的史诗般谱写,通过记录这片土地的历史,来映射整个民族的创伤和新生。 仅仅描述一个旧式贵族家族的兴起与衰败,不足以实现端木蕻良的民族史诗的谱写。因而,这需要在家族叙事之外加入其他社会力量的描写。我们看到,除了主人公丁宁以外,小说中还有另一个重要人物大山,他作为佃户黄家的代表人物而出现,集中表现了东北草原中的另一股力量。小说显示,尽管从属于两个对立的阶级,但丁宁对大山的性格是非常欣赏的,而这事实上根源于作者端木蕻良对理想人性的期盼。这一点同样可以从小说中多次出现的丁宁对理想人性思考的心灵自白中得到佐证。 “……可是,我昨天决定帮助大山的决定,又怎样呢,我还应该拯救他吗?使他的健全的宏大的性格有教育地成长出来吗?使这个暗淡的草原,因他的照耀而光辉吗?……是的,我还应该这样的,我可以把别的事情,置而不作,我必须完成这一个雄大的企图的,我应该不放弃这个机会,我和他结合,我把我的教育思想传达给他,使他成长……是的,这样的决定,这样的工作,才足以说明我的坦白处。”(《科尔沁旗草原》) 可以说,在丁宁乃至作者端木蕻良的眼中,拥有健全宏大性格的大山是新生力量的象征。因而,无论是对地主家族罪恶的揭露、组织佃户反抗丁家,还是成为民族觉醒者,大山都作为中坚力量而存在。因而,对大山这一形象及其所进行的一系列阶级斗争、民族救亡等社会活动的叙写,寓示了端木蕻良对整个民族新生力量和理想人格的塑造和憧憬,这同时也成为端木蕻良理性认知和新思想的集中体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