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宋初词坛沉寂原因新探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遗产》2013年5期 孙克强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本文从宋初城市格局的变化及其对词坛的影响这一角度探讨宋初词坛沉寂以及由沉寂转为繁盛的原因。从唐代至北宋初年城市一直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宵禁制,歌妓为主角的娱乐业受到限制。北宋初期的数十年,坊市制逐渐走向废弛,坊墙被商铺取代,夜市繁盛,娱乐场所遍布全城,歌妓的数量大量增加。由词曲消费者、演唱者所构成的市场极度膨胀,需要大量词曲作品以满足需求,在此社会背景下词坛迅速走向繁盛。
    【关 键 词】宋初/词坛/坊市制/歌妓
    【作者简介】孙克强,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出版过专著《清代词学批评史论》等。
     
    《文学遗产》2009年第2期发表了诸葛忆兵的《宋初词坛萧条探因》,近期沈松勤教授又发表《词坛沉寂与南词北进——论宋初百年词坛的演进历程》①也对宋初词坛沉寂萧条的原因加以探讨,说明北宋初年词坛沉寂原因再一次成为关注的焦点。宋初词坛沉寂的原因以及为何北宋词坛在建国七八十年之后才繁盛起来,是词史研究者都曾注意到并亦试图加以解释的问题,各种词史或文学史著作亦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所谓“宋初”指宋代建国(960)至仁宗朝的前期(大约为1030前后),其下限如以作家为标志,则是指晏殊、柳永登上词坛。“北宋初期”时间跨度大约七十年,在两宋三百六十余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约占近五分之一。诸葛忆兵据《全宋词》统计这一时段有作品留存的词人一共十一位,保留至今的词作共三十四首。与《全宋词》收录的二万余首作品相比,极不成比例。宋初词坛相当萧条沉寂,词人词作极少,这种局面相对于之后的繁盛兴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宋词的发展史上也显得十分特异,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自然会引起研究者的思考。本文拟从一个新的角度——宋初城市格局特别是北宋都城开封的城市格局的变化及其对词坛的影响来探讨这个问题。
    文学作品的创作和传播都与社会生活环境密不可分,一种文体的产生和繁荣亦与社会生活环境相关联,这种联系在词体发展史上的表现尤为显著。词为音乐文学,是配合乐曲的歌词。与单纯书面文字的诗歌不同,词体在成熟之后相当一段时期主要靠歌妓的演唱实现传播,词体的兴盛与否,不仅在于填写歌词的作者,更依赖演唱歌曲的歌妓;也就是说,歌妓的生存状态以及她们演出的条件和环境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词体兴盛的基础。词体萌芽于隋朝初唐,成型于中唐,成熟于晚唐五代,然而真正繁盛起来则在宋代,故而,“一代之文学”的荣誉只能是两宋而不是唐五代。词体在宋初的沉寂以及在建国七十年之后的繁盛,与宋代城市的格局功能的特点有直接的关系;换言之,北宋城市(首都东京最为典型)格局功能的新变为歌妓的生存状态、演出的条件带来了极好的发展空间,进而为词体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成为词体创作、传播繁盛的重要原因。
    一坊市制度损毁,新型城市面貌出现
    考察北宋初期词坛萧条冷落的原因,可以从宋代坊市制度的破坏得到启发。北宋初期七八十年恰好是坊市制度由局部损毁到全面崩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都市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空间上看,城市坊市分置的格局慢慢发生了变化,沿街开店经商,商铺遍布全城,商业空间得到极大扩展;从时间上看,唐代以来实行的宵禁制度废弛,夜市出现,城市居民的夜生活丰富多彩,消费时间成倍增加,商业活动在时间上得以扩容;以上的变化给歌妓的生存和经营提供了空前的机会,歌妓队伍急速膨胀,歌词的创作随之繁盛。宋初词坛沉寂的局面成为历史,宋词的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从中国古代城市演变史来看,宋代以前不论大都市或州县城镇,基本上皆实行坊市制度,即严格地将“坊”和“市”分离开来的制度。“坊”是居住区,“市”是商业贸易区。坊市分离,各有不同的功能。如唐代的都城长安城内有一百零八个坊,另独立设有东、西两市。洛阳城内有一百一十二坊,另有北、南、西三市。坊或市四周都有围墙,设有坊门和市门,朝廷任命专职门吏实行管理,管理官员称为坊正和坊佐等等。坊和市形成了城中之城的格局。这种大城套若干小城的城市设计所体现的理念,一是传统军事堡垒形态的余绪,乃出于安全的考虑,正如宋代朱熹所说:“唐宫殿制度正当甚好。官街皆用墙,居民在墙内,民出入处皆有坊门。”②二是与当时经济水平相适应,是城市经济不发达、商品流通不充分的体现。作为商业贸易区的市有诸多限制,如入市交易有固定的地点和时间的限制,唐朝景龙元年(707)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大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③商品交易的市场只能设置在州、县所在的城市之中,不能设在小集镇和农村;设在大中城市之中的“市”之门有严格的开闭时间,市中的交易活动仅限于白天,日落闭市,交易活动停止。这样做出于管理的需要,便于控制尚不丰裕的货物商品流通。而都市之中的大街小巷两边皆为森严的坊墙,不许开设店铺,仅有交通功能,没有商业活动。
    唐代确立的坊市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五代时期各朝坊市制度一直被延续实行。北宋初期沿袭旧制,仍试图严格实行坊市制度,与唐代的长安、洛阳大致相同。都城开封也以坊市规划布局,据《宋会要》记载北宋开封城的旧城、新城以及新城之外共有一百三十六坊。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品的丰富,交易的需要,原来设计封闭式的坊市结构逐渐被突破,城市内部布局发生了变化,商业店铺不再局限在“市”中,而是在大街小巷乃至桥头河岸广为布点,出现了街市、桥市,坊市不再以墙作为界限。坊、市的围墙拆除之后,带来了城市生活的一系列变化,工商业者和居民都可以自由选择他们的地点,商人可以在城内随处设置店肆,不仅在市民居住的胡同、小巷面街开设,甚至在御街通衢两侧也可以面临大街开设,“自大街至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每日侵晨,两街巷门,浮铺上行,百市买卖,热闹至饭前,市罢而收”④。商业经营场所由唐代集中的“市”,扩散至全城,居民购物消费更为方便,由此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和繁荣。透过时空的间隔我们可以加以对比:唐代长安街道两边的森严的坊墙变成了宋代东京街上大小错落,装饰各异的商铺。从《东京梦华录》记载的商店酒楼位置可见东京城市大街的情况:如“遇仙正店”的位置在曲院街街南:“至朱雀门街西过桥,即投西大街,谓之曲院街,街南遇仙正店,前有楼子,后有台,都人谓之‘台上’。”又如“清风楼酒店”位于龙津桥西:“龙津桥南西壁邓枢密宅,以南武学巷内曲子张宅、武成王庙。以南张家油饼、明节皇后宅。西去大街,曰大巷口。又西曰清风楼酒店,都人夏月多乘凉于此。”又如“白矾楼”位于“马行街东西两巷”:“白矾楼,后改为丰乐楼,宣和间,更修三层相高。五楼相向,各有飞桥栏槛,明暗相通,珠帘绣额,灯烛晃耀。初开数日,每先到者赏金旗,过一两夜,则已元夜,则每一瓦陇中皆置莲灯一盏。内西楼后来禁人登眺,以第一层下视禁中。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骈阗如此。”以上所说的“遇仙正店”、“清风楼酒店”、“白矾楼”等这些著名的商店酒楼,皆坐落在东京开封的大街两侧,完全没有市墙的阻隔。
    北宋开封的都市格局制度从规整的坊市设置到坊市制度的废止恰恰经过了北宋初年的七十年左右的历程。北宋建国之后,朝廷多次颁发政令强调坊市的重要性,意在通过强化坊市制度以加强治安。然而由于商品增加,市场繁荣,流通需要的急速膨胀,坊市制度对城市商业的限制与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都市里破墙开店、临街摆摊、坊中开铺的现象逐渐增多起来,这种打破坊墙市墙限制的举动拉开了新型城市模式的序幕。拆毁坊墙市墙开店经商不仅破坏了城市格局,造成治安隐患,并且难免要侵占道路,阻碍交通,这种现象当时被称为“侵街”,即侵占街道之谓。客观来看,“侵街”出于私利,在城市中建“违章建筑”,市容、治安和交通均会受到影响,自然会受到朝廷和官府的干预,市民私人利益与官府所代表的公众利益发生了冲突,必然招致官府的禁止乃至处罚。这种出自朝廷官府禁止“侵街”,以及巩固坊市制度的举措屡屡见诸文献,如:
    开宝九年(976)“乙巳,宴从臣于会节园,还经通利坊,以道狭,撤侵街民舍益之”⑤。
    至道元年(995)“诏张洎改撰京城内外坊名八十余,分定布列,始有雍洛之制”⑥。
    真宗咸平五年(1002)“京城衢巷狭隘,诏右侍禁、门祗候谢德权广之。……德权因条上衢巷广袤及禁鼓昏晓,皆复长安旧制。乃诏开封府街司约远近置籍立表,令民自今无复侵占”⑦。
    大中祥符元年(1008)“始分置九厢及诸坊”⑧。
    “侵街”与反“侵街”,实质是突破坊市制还是沿袭巩固坊市制。这种矛盾冲突在北宋初的七十年间乃至更长的时间反复较量。宋仁宗(1023-1063在位)登基之后,面对汹涌澎湃的商业潮流,朝廷无奈地承认城市的变化,允许市民商户临街开设邸店,实际上是默许坊市制的废弛。
    北宋开封城坊市制度废弛的时间正是本文所讨论的“北宋初年”的下限。
    据《宋史》记载:熙宁七年(1074)“司农寺乞废户长、坊正”⑨,废除坊正之职,说明作为行政管理单位的“坊”不存在了,坊的行政官员“坊正”自然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事实正是如此,坊墙拆毁,坊门洞开,里坊的封闭管理已经不再可能,坊正一职形同虚设,已经没有意义,最终正式撤销。从实际情形来看,城市行政单位的建立、完善、强化,逐渐变为弱化,再到名存实亡,最终予以正式取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熙宁七年由朝官提出正式废除“坊正”,说明此职早已荒弛,上推几十年正是“北宋初年”的下限。
    街鼓制度(详下文)是坊市制度的一部分,街鼓制度也是在仁宗时期彻底废除的。写成于宋神宗熙宁三年至七年(1070-1074)的宋敏求《春明退朝录》记述:“二纪以来不闻街鼓之声,金吾之职废矣。”街鼓是城市作息时间规定性的信号,是城门、坊门、市门开闭的号令。街鼓不闻,说明坊市制的时间规定不复存在。所谓“二纪”即二十四年,由神宗熙宁上溯近三十余年,时间与上文所说的“北宋初期”的下限大致相合。
    还可以作为补充证明的是,元丰二年(1079)朝廷开始正式征收“侵街钱”⑩,表面看这是对破坏坊墙临街开店侵占街道的商户人家经济上的处罚,实际上是意味着朝廷对“侵街”现象的默许,实质上是对坊里制度解体的无可奈何接受。
    应予说明的是,坊市制度的废弛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兴废交替不断变化的过程。词曲的兴盛也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本文所说的宋初时间段的下限也是一个大致标志点。事实上,在此之前一些地方坊市的破坏已经十分严重;在此之后不少坊市仍有顽固的保留。从制度上废止坊市已是在坊市功能实际上废弛多年之后了。
    宋代城市的布局发生了变化,坊市制度被破坏,新兴城市制度建立。西方学者将这种变化称之为“革命性的变化”,美国学者施坚雅将宋代“城市制度革命”概括有五个特点,其中第三个特点是“坊市分隔制度消灭,而代之以自由得多的街道规划,可以在城内和四邻各处进行买卖交易”(11)。城市坊市制度的破坏是中国城市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的标志。中外学者称宋代出现的城市为近代型城市,或曰具有现代意义的都市。这种“城市制度革命”对于宋词的发展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从晚唐时期流行开来的词体是一种极具娱乐特性的新型音乐文学,是需要综合填词、演唱、市场诸种条件的艺术形式,具有很强的商品性质。词体只有在满足商品流通的条件下才能兴盛繁荣。经过北宋初年七十年的发展,以开封为代表的城市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词体繁荣的条件已经具备,宋初词坛沉寂的面貌开始改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