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一个能让你相信上帝的故事——读《少年Pi的奇幻漂流》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汇读书周报20121128 代海军 参加讨论

约翰·伯格在《讲故事的人》中曾经写道:讲故事的人的任务是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读者之间共同的渴望,并将它们转化成自己故事的步伐。如果他这么做的话,无论何地,只要在人生的残酷逼迫得人们来试图改变它的地方,故事便能够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尔后,在故事的沉默空间里,过去和未来便会联合起来,控诉当下。
    扬·马特尔显然受到了《讲故事的人》的启发,《少年Pi的奇幻漂流》在“这的确是一个能让你相信上帝的故事”的序言中如斯开场。Pi生于法属印度一个叫本地治里的城市,信仰印度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三种宗教,父亲有一个动物园。Pi少年时,父亲带着动物,举家乘坐日本货船“齐姆楚姆”号移民加拿大。太平洋上,一场暴风雨吞噬了“齐姆楚姆”号。海难过后,Pi 奇迹般地活下了下来,和他一起跳进救生艇上的还有:一匹摔断了腿的斑马、一只雌猩猩、一条斑点鬣狗和一头名叫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接下来的日子里,鬣狗吃了斑马和猩猩,理查德·帕克吃了鬣狗。
    故事讲到这里,才刚刚拉开这部波澜壮阔的奇幻之旅的序幕,一望无际的太平洋上,一个少年如何与一头450磅的孟加拉虎相处227天?Pi为此考虑了7个方案,最终决定选择第7个方案:“让他活着。”靠着求生指南,Pi学会了捕鱼,学会了提炼淡水,学会了杀戮。更重要的是,Pi学会了与理查德·帕克和平共处。而一旦消除了对死亡的恐惧,海上生活似乎变得不再那么令人毛骨悚然:发出咔嚓咔嚓声的飞鱼群、跃出海面的座头鲸、五颜六色的小鱼和半透明的虾……从神秘的食人岛出发后,救生艇被海浪送到了墨西哥。此时,我想大多数读者和我一样,都在等扬·马特尔为故事画上一个句号。
    如果故事真的在这里结束了,我想,除了情节跌宕起伏之外,这实在是一部乏善可陈的作品。扬·马特尔显然也意识到此时画上句号的危险。于是,具有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在全书仅剩不到十分之一的逼仄空间里,扬·马特尔匪夷所思地讲述了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这次,爬上救生艇的是厨子、水手、母亲和Pi,厨子杀了水手和母亲,Pi杀了厨子并吃掉了他。两个故事的结局完全一样,人与动物的角色也一一对应。“既然这两个故事没有什么事实上的不同,而你们又无法证实这个问题,你们更喜欢哪一个故事?”扬·马特尔突然抛出的问题让人猝不及防,他似乎有意在给读者设置阅读障碍。
    看来,想轻易地进入扬·马特尔的世界有些困难。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如果扬·马特尔描述的,不过是海上漂流的记录,或者不过是避入异国他乡,写下他对社会生活的牢骚,甚至二者兼而有之,这本小说断然不可能打动挑剔的“布克奖”评委。那么,扬·马特尔笔下的两个故事的真正意义到底在哪里呢?
    我们最好回到小说的开头去寻找答案。先从扬·马特尔对文本形式的创新说起。小说以“理查德·帕克仍然和我在一起……我仍然无法理解他怎么能如此随便地抛下了我,不用任何方式说再见,甚至不回头看一眼”作为开头,其实不过是结尾的同义延伸。这种手法,多少让人想起贝克特的《结局》。而占了小说三分之一篇幅的《多伦多与本地治里》,一直围绕着宗教与动物在断断续续地叙述,不仅语言晦涩难懂,情节也故意拖沓,表现出一种与故事毫无关联的混乱的反逻辑。但是反过来看,这些意义隐晦的词语,其实正是扬·马特尔对自己世界观最详尽的描述。
    从第一人称叙事的角度,我们不妨把Pi看作扬·马特尔的自我表白。Pi对应着第一个故事里的理查德·帕克,同时π=3.14,代表着无穷尽,表明Pi身上兼具人性与兽性。后来遇到的食人岛,Pi偶然发现,岛上一棵大树的果子里包着人类的牙齿,于是赶紧逃离。扬·马特尔有意安排的这个离奇古怪的插曲,总让人产生诸多揣测:母体、上帝、兽性、生存……这些略带有个人小聪明的词,一一在我脑海里闪过。当然,我并不希望发现扬·马特尔留下所谓“答案”,那样反而容易将读者思考的空间封闭。
    在我看来,扬·马特尔一再声称的“两个故事”,完全可以当做一个文本去对待,当宗教与科学、生存与死亡、人与动物等之间的界限在Pi身上渐次消失,剩下的其实只是一具需要填饱肚子的壳:“我总是饿。我着了迷似地想着事物。我吃的越少,梦里面食物的分量便越多。我想象中的饭菜变得像印度那么大,像恒河水那么多的木豆汤,像拉贾斯坦邦那么大的热的薄煎饼,像北方邦那么大的一碗碗米饭,能淹没整个泰米尔纳德的浓味小扁豆肉汤……”扬·马特尔用浓浓的生活气息,巧妙地掩盖了事实上的缄默,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人生的荒诞和难以琢磨。
    


    责任编辑:宝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