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论傅玄女性题材诗歌的崇德倾向(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 杨林夕 参加讨论

    二、崇德的方法
    傅玄女性题材诗歌崇尚而弘扬伦理道德的方法如下所述。
    (一)改造人物
    直接将人物再塑造,把人物的自由精神转化为符合统治意志的言行表达,如《西长安行》仿照《有所思》,不仅将恋爱中的少女变为婚后思夫的怨妇,而且将爱深恨深的决绝少女变为温和而道学的贤妇:《有所思》中少女“闻君有他心”后,就将精心准备的贵重礼物“拉杂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以毫不妥协的态度表现强烈的感情。但在《西长安行》中,她自语“香亦不可烧,环亦不可沉。香烧日有歇,环沉日自深”,这就失掉了原有的贞节道德与真情的冲突中展示的人格魅力,消解了原作真挚深沉的感情带来的回肠荡气的文气,在“香烧日有歇,环沉日自深”的情感的坚执中加深了对夫妻伦理的坚守,显得平和淡然、温柔敦厚;《朝时篇》“昭昭朝时日”和《明月篇》“皎皎明月光”所写的弃妇怨而不怒,与《诗经·氓》和《古诗·上山采蘼芜》中主人公事同而人物态度不同,完全进入一种道德规范当中。《艳歌行》中的罗敷由机智勇敢的少女变成遵礼守规的封建淑女。《青青河边草》模拟古诗十九首,但抹去了女主人公“昔为倡家女”的身份,而极力塑造一个深情思夫的思妇形象。
    (二)直接下定义(定性)或者改动某个关键字词
    《艳歌行》直接给罗敷定义为“贤女”;《秦女休行》几次赞扬女休的“烈”并称其为“烈女”:“庞氏有烈妇”“烈女念此痛”“一市称烈义”“烈女直造县门”[1]563“烈著希代之绩”[1]564等,“烈”此处应该指刚直、严正,“烈女”一般指刚正有节操的女子,特指抗拒强暴或殉夫而死的女子。此处应该指重义轻生的女子;在《秋胡行》中,傅玄称道秋胡妻为“节妇”“好妇”:“美此节妇,高行巍峨”“睹一好妇”[1]554。
    改动关键字词如《美女篇》曰:“美女一何丽,颜若芙蓉花。一顾乱人国,再顾乱人家,未乱犹可奈何!”[1]565此诗模仿李延年的“北方有佳人”,而将关键词“倾”字改为“乱”字,这就完全改变了原诗的意味,将倾国倾城的美貌女子定性为“红颜祸水”,从而起到劝诫警示的作用;《陌上桑》则改“罗敷前致辞”为“贤女长跪对”,罗敷的从容上前,娓娓夸夫、光彩照人的机智形象,马上就变成了长跪在地、低头乞求的柔顺卑颜而更合妇道。
    (三)增加议论或评论,赞扬符合封建道德的义行、反之则批评
    傅玄的乐府诗喜欢评价人物或者发议论。有时候在中间穿插议论,如《秦女休行》在叙述完秦女休报仇的事情后,就议论曰:“一市称烈义,观者收泪并慨慷。百男何当益?不如一女良”。更多的是在叙事结束后加上一些议论,从而形成了一种较为固定“叙事+议论”的模式,这些议论多为宣教规劝词句,大多都是从封建正统思想出发,宣扬一些贞节孝悌之道。如《艳歌行》(日出东南隅)增入“天地正厥位,愿君改其图”的说教,塑造的节妇罗敷形象,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指出:“傅玄《艳歌行》,全袭《陌上桑》,但曰:‘天地正厥位,愿君改其图。’盖欲辞严义正,以裨风教。”[3]《秦女休行》结尾与左延年的同名诗比多了议论,以之赞美“烈著希代之绩,义立无穷之名,夫家同受其祚,子子孙孙咸享其荣。今我作歌咏高风,激扬壮发悲且清”,赞颂的倾向固然更为鲜明,但是却给这一壮烈正义的复仇行为抹上了封建“节义”的伦理道德色彩[4];《秋胡行》(四言)叙述事情经过后就对事情进行议论和评价:“玉磨逾洁,兰动弥馨。源流洁清,水无浊波。奈何秋胡,中道怀邪。美此节妇,高行巍峨。哀哉可愁,自投长河。”[1]564,指责秋胡“中道怀邪”和赞扬秋胡妻“高行巍峨”;《秋胡行》(五言)结尾也议论曰“彼夫既不淑,此妇亦太刚”,表现了对秋胡妻维护贞节的“高行巍峨”赞赏的同时,对她耻与丈夫同生愤然投水的刚强性格不符合女性卑顺的妇德进行委婉的批评,这种观念体现了魏晋时期的封建思想。可见傅玄总喜欢在故事叙述后宣教一番,故刘勰说“傅玄篇章,义多规镜”[5]。
    (四)材料的选择增删
    左延年和傅玄都有《秦女休行》,不管是不是同一本事④,但是主旨相同,同是歌颂为父报仇、手刃仇人的烈女,可算是同题创作,当时流行的资料也差不多,只是傅诗取材于汉庞淯母赵娥亲的故事,皇甫谧传文详细写了庞娥亲立志复仇的准备和行动过程,交代了杀死仇人李寿后“归罪有司”,使观者慷慨、县长解印、刑尉同情等细节。左诗详细叙写了关吏“呵问”、女休“生为燕王妇,今为诏狱囚。平生衣参差,当今无领襦”“凄凄曳梏前”和“两徒夹我持刀”的苦楚,而傅诗没写女休报仇后为狱囚的痛苦,而强调观者慷慨、县长解印、刑尉同情的情节。虽然两诗和皇甫谧的传文一样都写了报仇的过程,但是,肉土成泥、血溅飞梁这一场面,却是傅玄诗中独有的[6]343,集中描写了庞氏妇杀人过程“猛气上干云霓”,突出了这场生死搏斗的惊心动魄,显示了娥亲的“猛气”。傅诗不仅仅是客观地复述,而重在“歌咏高风”,主观上是要为这种义烈壮举扬名的。
    以上是选择材料及增加内容以表彰节烈,更多的是删改情节以使之符合伦理教化。《拟四愁诗》去掉了张衡《四愁诗》中对美人的思慕与爱恋的倾诉,着力突出美人“刚柔合德配二仪”的典型的儒家道德标准。《西长安行》既去掉《有所思》中幽会的情节描写,傅玄认为恋爱中男女幽会是违背礼教的,于是抒情主人公从乡野走进了深闺,少女变成了怨妇,婚前的自由恋爱变成了婚后的相思;还把“闻君有他心”以下六句表现女子毁烧信物的行为——始而折断(拉杂)再而砸碎(摧)三而烧毁,最后还要将灰烬迎风扬弃,不留痕迹——删去,因为如此果断决绝的愤激行为不符合温柔敦厚之道,因此原来的热烈果决的形象一变为婉娩贞顺。《艳歌行》将《陌上桑》中生动活泼、讽刺意味极强的罗敷夸夫一大段删去,改成了“节妇长跪对,天地正阙位,愿君改其图”,嬉笑怒骂、睥睨凡俗和“使君一何愚”的刚决地维护贞节的方式也一变成温柔敦厚地规劝使君改邪归正,张扬了道德的教化意义。
    (五)乐府的回归和改造
    傅玄还通过对乐府古辞的恢复与改造来表现其对伦理的注重。如《秋胡行》为乐府旧题,本事见于《西京杂记》和刘向《列女传》,汉武梁石室后壁第一层也刻有秋胡故事。但《秋胡行》古辞不存。曹氏父子的《秋胡行》抒写时事情志:曹操将其用于游仙,曹丕曹植但歌魏德和表现怀人之思。嵇康七首前四首叹人世,后三首谈玄游仙,都不取秋胡事。直到傅玄才将故事原型重新写入乐府,并分别以四言和五言两首来表现对秋胡妻贞烈的歌颂。傅玄使题目与古事相合的回归突出了秋胡妻的坚贞。
    傅玄的《艳歌行》对汉乐府《陌上桑》的改写就非常典型。《陌上桑》写采桑女罗敷奚落、智胜太守调戏的过程。曹操的《陌上桑》是游仙诗,曹丕的是从军诗,这些都是汉末建安社会思潮和时事现状的真实反映。傅玄的《艳歌行》则重归汉乐府,除了沿袭题目,在诗歌内容上也是亦步亦趋,甚至直接引用或者化用前作的诗句:如开篇四句仅把“名”改为“字”;夸耀罗敷装饰之语“首戴金翠饰,耳缀明月珠。白素为下裾,丹霞为上襦”也是直接套用汉乐府“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关于居所的描写沿袭曹植的《美女篇》,只是把原诗中罗敷夸饰夫婿省去,改为“贤女”跪地陈说,语气也改从容不迫的规劝为祈求甚至乞求,从而把罗敷纳入封建礼教的规范,使机智勇敢的少女变成遵礼守规的封建淑女。又如傅玄《董逃行·历九秋篇》的“复托夫妇”(见本文脚注①),可见傅玄拟乐府的创作目的在于裨补风教!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