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欧诗编年”呈现宋调形成轨迹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华读书报》2013年01月 刘菊芳 参加讨论

《欧阳修诗编年笺注》(全4册),刘德清校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一版,198.00元
    

中国自古是一个诗的国度,历代才华横溢的文人学士,无论得志还是失意,大都会以诗歌作为抚慰身心、张扬自我的精神家园。今人透过古人的诗作,可以穿越时空隧道,观察其心路历程,而透过歌者的心灵世界与情感天地,又可以窥测时代文学的发展轨迹。近日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的刘德清教授等《欧阳修诗编年笺注》(以下简称《笺注》),就是一部展示歌者心路历程、呈现宋调形成轨迹的学术力作。
    欧阳修生活在盛世欣荣而社会矛盾突显的北宋中叶,生平前期积极投身朝政改革,表现出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革故鼎新精神。后期稳健求变,依然刚正直道,坚持将改革创新精神贯彻于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他一生饱经风霜,屡遭诬谤,却自励自毅,高标儒家“名节”,倡导“君子”人格,矫正社会陋习,化育士林新风。从《啼鸟》、《憎蚊》、《重读徂徕集》、《述怀》、《吴学士石屏歌》、《白兔》、《读书》、《读易》、《青州书事》等诗歌,我们可以看到欧阳修早年的敢作敢为,久经政坛风波后的忧谗畏讥,以及晚年的求退自保。诚如古人所说“诗言志”,诗如其人,《笺注》按照写作时间编次全部欧诗,显现其文坛跋涉身影,展示其人生坎坷历程,坦露其内心隐秘世界。
    作为诗文革新的领袖,欧阳修痛革晚唐五代诗习,矫西昆,黜太学,引领宋诗新格调。欧诗创作起步于天圣、明道之间,其《汉宫》、《七交》、《游龙门分题十五首》等诗作,模拟唐诗,师法多门,学李商隐、韦应物、韩愈,学西昆体、白体、晚唐体,从学唐之中探索新调。贬官夷陵期间,《颜跖》、《戏答元珍》等诗歌,进一步以古文入诗,诗中融入理性思考。庆历新政前后,诗歌题材不断拓展,表现手法日臻完善。贬官滁州后的十年辗转,平易疏畅的诗风渐次形成。嘉祐之治时期,引领东京诗人群体,组织各类文酒诗会,尤其是以澄心纸、石屏、白兔、白鹤、茶叶等指定物体为歌咏对象的连环酬唱,促进宋诗向“学人化”方向演化,促成以文为诗、富于理趣的宋调形成。晚年的欧诗,随着主人的淡出政坛,诗风转向追求自适,归心天然,审美旨趣趋于自然天性与个人情趣。《笺注》按照创作时间编纂欧诗,深刻反映抒情主人公不同生平阶段的历史文化背景,表现宋诗主气格,崇义理,重议论,以文为诗,以学为诗的发展轨迹,展示一代宋调探索、形成的全过程。
    《笺注》作为首部欧诗详注本,它的第一个特征是体例翻新。欧诗原本分别辑于《居士集》、《居士外集》、《内制集》等,又各自按“古诗”、“律诗”、“乐府”、“官题诗”、“帖子词”等编辑,编年多有空缺,错讹在所难免。自南宋周必大等人编纂欧诗传世后,千年间无人再行整理,也无注本流传。现当代学界的欧诗研究与整理,如北京大学中文系《全宋诗》、李逸安《欧阳修全集》等,作了校点、辑佚等工作,却未动原编格局,未订正编年讹误,也未作注释。李之亮《欧阳修集编年笺注》与洪本健《欧阳修诗文集校笺》,诗文兼注,偏于简略,虽有编年考订,却遵依原书体制。《笺注》以《四部丛刊》本《欧阳文忠公集》为底本,考订每首欧诗的“编年”,统一按照写作时间,将全部欧诗编纂成十六卷。如原辑于《居士集》卷五、卷六、卷十二、《居士外集》卷四、卷六的《奉使契丹初至雄州》等十四首诗,今按写作顺序辑于《笺注》卷十一,作者至和二年出使契丹的行踪昭然若揭;原辑于《居士集》卷六、卷十二、《居士外集》卷四、卷七的《和梅圣俞元夕登东楼》等三十二首诗,今按写作顺序辑于《笺注》卷十二,嘉祐二年礼部唱和的始末清晰可见。《笺注》按照写作时间编纂全部欧诗,有利于今人观察作者的心路历程,探索宋调的形成轨迹。
    《笺注》的第二个特征是笺注详明。笺注包括“题解”、“注释”与“附录”三部分。“题解”部分简要考述诗歌写作年月、创作背景、内容主旨及艺术特色,介绍有关人物与相关事件。如《七交七首》、《巩县初见黄河》、《戏答元珍》等诗的“题解”,反映宋诗初创过程及其嬗变轨迹。《日本刀歌》的“题解”则从人物、版本及历代选本立说,主张该诗作者依旧存疑为妥。“注释”部分主要诠释诗句中的人名、地名、生僻词语及成语典故,适度引用前人相关诗句,揭示欧诗创作的文学传承与渊源所自,偶尔涉及后世诗文,旨在说明欧诗影响所及。不少注释内容具有原创性,如《代书寄尹十一杨十六王三》开章的“昭陵”不释为仁宗陵墓永昭陵,《题荐严院》被释为悼念亡妻杨氏之作,揭示《小池》诗启迪杨万里同题诗创作等。“附录”部分缕列历代诗歌选本中本诗选录概况,辑录历代诗话、诗评及散见于浩瀚文献中与本诗有关的资料,以便于考察欧诗接受与传播实况,而详引诗歌评论资料,旨在一册在手,诸评可稽,以免于读者翻检之劳。
    《笺注》的第三个特征是考证精严。有关欧诗的编年,今人一般参依宋人胡柯的《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含《居士集》、《居士外集》卷首、标题下的作品系年。《笺注》对胡氏系年多有辩正,均在“题解”中详加说明。鉴于《居士外集》各卷目的诗文编年,大抵仿效《居士集》,按照写作时间排序,卷五无具体系年的《律诗》五十八首不至于例外,故据其卷首附注的“未第时及西京作。天圣、明道间”,参稽原编顺序,旁采史籍,取正于诗歌内容,将其分别系于“天圣五年”至“明道元年”之间,保持全书体例一致。有关欧诗写作时间、地点的考证,精细严密而令人信服。如据欧阳修天圣五年首次赴京师参加省试,时真宗刘太后垂帘执政,宋廷仍存仙道之风,欧诗起步于仿效西昆诗风,祖法李商隐等,从而考证出《汉宫》为今存最早的欧诗。又据欧《尚书都官员外郎欧阳公(晔)墓志铭》及《欧阳氏谱图》所述叔父宦迹,推算欧阳晔天圣五年知永州,从而考证《奉送叔父都官知永州》作于是年舟行返乡途中的永州。此外,据古今文献揭示宋代河东路周边有两处“水谷”,一在今河北完县西北,一在今山西芮城县西北,欧阳修出巡河东,七月初返归汴京时,经行的应是山西芮城县“水谷”,从而考证《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诗作于山西而非河北。
    长期以来,国内外的“欧学”研究,多注重其文,欧诗研究相对薄弱。《笺注》列入中华书局“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属于宋代名家诗歌研究的基础工程。它展示作者心路历程及宋调形成轨迹,便于今人走近欧阳修,并将推动和促进宋诗研究深入开展。

责任编辑:晓华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