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撒旦——读巴塔耶《文学与恶》
巴塔耶在《文学与恶》序言中开宗明义说:“文学是本质,否则就不是文学。恶———尖锐形式的恶———是文学的表现;我认为,恶具有最高价值。但这一概念并不否定伦理道德,它要求的是‘高超的道德’。”显然,他之所谓“恶”,与道德意义上的恶是不同的。在后文中,他进一步解释道:“由于禁忌不可捉摸,暂时违反也就更加自由。艾米莉·勃朗特和凯瑟琳·恩肖两人都显示了违反和赎罪,她们的行动属于超道德范畴,而不属于道德范畴。《呼啸山庄》的主旨是对道德挑战,而这一挑战起源于超道德观念。”由此看来,理解“超道德”将是打开巴塔耶关于“恶”之内涵的一把钥匙。 按笔者理解,巴氏的“超道德”含两层意思: 第一,文学写作者应站在超越当下道德规范的角度,去审视和挑战不适应人性要求的善恶的规定性,打破那些为权力而存在的畸形道德观。这是因为,“严格的道德来自对恶的认识,这一认识奠定了密切交流的基础”。在没有道德规范前,那种混乱和沦丧都可以视为恶。没有“对恶的认识”,便没有建立道德规范的冲动。巴塔耶首先以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为例:该小说出版后很长一段时间,遭到评论界的猛烈攻击与谴责,一直不被世人所理解,视为一部“奥秘莫测”的“怪书”。直到近半个世纪之后,人们才发现,艾米丽远远走在人们前面。在巴塔耶看来,“在所有的女人中,艾米莉·勃朗特似乎是最受诅咒的对象。在她短暂的一生中,有过一些不幸。但她纯洁的道德观完整无缺。她从恶的深渊里吸取了切实的教训。很少人比她更严谨、更勇敢、更正直。她对恶的认识最彻底”。 从这个意义说,巴塔耶所谓的“恶”源于一种反叛,也即恶对善的反叛。他认为,现实世界的原则不是真正的理智,而是理智与专断的结合。也就是说,恶与善的关系在秩序和规范面前是绝对的,而在生命和人性面前则是相对的。而“人必然会反对自己。如果他不是谴责的对象,他就不能认识自己、永远热爱自己”。安德烈·布勒东写道:“一切让我们相信,在思想的某一阶段,对生活与死亡、真实与幻想、过去与未来、沟通与不可沟通等,都将不作为对立面看待。”《呼啸山庄》这部小说一反同时代作品普遍存在的伤感主义和忧郁情调,以强烈的爱、狂暴的恨及由之而起的无情报复取而代之。它宛如一首奇特的抒情诗,字里行间充满着丰富的想象和狂飙般猛烈的情感,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这正是巴塔耶将它归入“恶的文学”的原因。 萨特在《波德莱尔》一书中也持相同观点,他认为在波德莱尔作品中,恶的因素是显而易见的。人们不再得到传统的善——或既定秩序——的支持。他认为诗人的立场是未成年人的立场。正因为波德莱尔从未超越孩童阶段,所以他才写出了《恶之花》。巴塔耶认为,波德莱尔“对向善的问题同样无法解决,反对意见来自其他方面。名义上,他选择了上帝和工作,实际上却更亲密地接近撒旦。他甚至不能确定对立是不是自愿的和内在的(享乐和工作的对立)或是外来的(上帝和魔鬼的对立)”。同样,《女巫》作者米什莱被巴塔耶认为“是最具人情味的论恶的作家之一”。“他在一种‘不健康’的好奇心指引下所走上的道路,却通向我们的真理。这条路肯定是恶之路。这不是我所指的以强凌弱的恶,相反地,这是违背自身利益的恶,是渴望自由所要求的恶。” 第二,文学毕竟不是道德宣言书或教科书,文本中的“恶”由道德层面进入美学意义,巴氏“超道德”应作如是观。巴塔耶认为,只有抓住瞬间才是文学。它是自由的、无组织的,并且“不能承担建立集体秩序的任务”,它只能像违反道德法规一样,成为一种危险。而审美的第一要求是自由。巴塔耶认为:“我提一个意见,如果在未被论证之前,自由就被接受,那么自由就是诗的本质,如果只有自由和独立的行动才值得在‘呻吟中求诉’,那我立刻可以察觉诗的贫困和自由的锁链。” 总而言之,《文学与恶》是一部惊世骇俗的书,但巴塔耶并非“人性恶”论者,他认为:“人并非注定与恶连在一起,但是如果可能,他不应该自己禁锢在理性范围内。”那么,人是在什么情况下与“恶”连在一起呢?他作出了这样一种推论:即“死亡既是生命的条件,恶在本质上与死亡相联系,也就含糊地成为人的基础”。也就是说,恶只有在与死亡相联系时,才具有另一种价值:“恶,在它体现走向死亡的时候,是一种挑战,正像各种形式的色情一样,它永远是模糊谴责的对象。……如把恶放在无私地走向死亡的角度来观察,它的意义就不同于为私利活动的恶。‘丑恶’的犯罪行为有别于‘激情’的犯罪行为。法律否定二者,但是最富人情味的文学则是激情的圣地。同时,激情也避不开诅咒。”(第16页)这里暗示了一种道德上的反叛,凭借一时激情达成的反叛。与此同时,巴塔耶也意识到:“恶的意义是肯定自由,但恶的自由也是对自由的否定。”(第71页)这显然是一个悖论。在我看来,这里牵涉到一个限度的问题:绝对的自由是对自由的背叛和否定,“恶的自由”也是如此。 (《文学与恶》巴塔耶著,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年版)
责任编辑:晓华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