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雍正与张廷玉之文笔交往及其文学影响(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文学研究》2013年 詹福瑞 吴蔚 参加讨论

    二、张廷玉纪恩、应制类作品
    张廷玉自受到雍正的器重,委以重任,莫不诚惶诚恐。《壬责十一月十八日纪恩诗》当为他与雍正诗文交往之初始②。诗有序云:“上嗣位之处,特降谕旨,念臣父宣力先朝,公忠勤慎……并谕臣曰:‘此体皇考圣心也,应至梓宫前申谢。’臣闻命下,感激涕零,伏地不能起。”其诗有云:“两朝知遇超古今,载拜瑶墀泪满襟。”初次表达了自己受到重用的感激之情。当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张廷玉还写下了《蒙恩擢授礼部尚书恭纪二首》。
    雍正元年(1723),张廷玉曾在四月初六写下《奉命主顺天乡试恭纪二首》、四月初八日《锁闱试士蒙恩特遣侍卫颁赐饼饵及龙井新茶恭纪三首》、五月二十一日《室庐不戒于火仰荷圣恩轸念慰谕再三敕赐第宅一区白金千两叨蒙渥泽仍获安居恭纪四首》、二十二日《奉命署左都御史事恭纪》。
    最值一提的当为八月初十日,雍正令他担任翰林院掌院学士之位,并赐御书诗扇一柄之时,他“惊承异数,感愧并集,不知所云”[4](卷十一),写下的《恩赐御书诗扇恭纪二首》,诗云:
    其一
    宝翰新承赐,殊荣昔未闻。
    自天飞凤藻,入手耀龙文。
    笔染三危露,身依五色云。
    仁风生扇底,当暑挹清芬。
    其二
    再拜聆天语,和衷愧转深。
    栋梁邀帝奖,葵霍鉴臣心。
    谬掌孙通礼,难为傅说霖。
    君恩期许意,长奉作官箴。
    第一首五律主要奉承雍正所赐诗扇文辞优美如同天飞凤藻,才华出众如耀龙文。雍正帝好祥瑞,《朱批谕旨》卷一百二十五之十二,朱批鄂尔泰奏折,载云南等地出现五色之云上报皇帝。张廷玉此处把五色云用于雍正身上,实乃投其所好。尾联感慨自己获得诗扇即沐仁风,好似酷暑当中吹来的清风。
    第二首主要表达自己的谦逊之辞,羞愧难当之情。一方面感激帝王明鉴自己的“葵霍”之心,另一方面也拿自己和前代的先哲贤臣相比,表示差距很远。“孙通礼”是指汉代的叔孙通制订的礼仪,汉初悉去秦仪,群臣争功,醉或妄呼,礼仪尽失,帝忧之,叔孙通破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后人称为叔孙通礼。傅说为殷代名相,苏轼有《喜雨》诗云:“久苦赵盾日,欣逢傅说霖。”“谬掌孙通礼,难为傅说霖”为作者的谦逊之辞,说自己不了解“孙通礼”,也难以像古代的贤相傅说那样。尾联表明自己会将皇上的期许铭记在心,作为自己为官的箴言。
    当年还有《八月初十奉命兼摄翰林院学士恭纪二首》、《九月初六日奉命为会试考官恭纪二首》、《九月初七日蒙恩特授户部尚书恭纪》等。十月二十日,当获赐御书“世笃纯勤”四字匾额时,他写道:“珥笔趋丹陛,挥毫锡紫宸。举头光万丈,运肘势千钧。龙凤飞天迹,云烟妙入神。捧归瞻墨宝,斗室耀星辰。”对雍正的书法赞赏有加,并非阿谀奉承之词。雍正自幼学习书法,临帖颇多,善于模仿,曾学习康熙的字体,十分相像,得到父皇嘉奖。雍正的朱批谕旨均为行楷,字迹端庄而不失飘逸流动,书法自成一格。
    以上可作为张廷玉与雍正帝诗文交往的第一阶段,主要特征为初受重用,诚惶诚恐,感恩戴德,惭悚交深。
    雍正二年(1723)正月十五,雍正于养心殿召王公内大臣三十六人赐食于御座前,赐东珠一颗、紫貂一张,称这些是前一年外蕃所献之贡品。事后,张廷玉有诗恭纪二首写道:“既饱天厨馔,还分内府珍。骊珠光映月,貂珥暖生春”,并称皇上之“恩谊最缠绵”[4](卷十一)。二人亦君臣亦朋友之关系显露无疑。同年七月,张廷玉在《拜大学士谢恩奏》中说:
    我皇上绍登大宝,恩眷尤隆。既长仪曹,复领农部,委任信用,直如心膂股肱。训诲提撕,不啻家人父子。……叨渥泽之有加,愧寸长之莫效。今者恭承恩旨,晋陟纶扉,闻命自天,感恩无地,心神俱惕,惭悚交深。伏念政府深严,职任重大,为机务殷繁之地,处人臣极品之荣。
    臣躬自知愚分,益深悚惕于兼官。唯有竭力殚心,夙夜供职,勉尽微臣赞襄之愚悃,仰答皇上高厚之鸿慈。
    虽有谢恩的客套话语,但雍正“委任信用”确是实情,“职任重大”亦非虚言,“处人臣极品之荣”亦非夸大之词,历史已经做了见证。
    雍正三年(1725)暮春时节,雍正召近臣十余人到御苑看牡丹。这时候,“千枝竞放,高下错列,若摛锦布绣”[3](P卷十)。雍正指示擅长绘画的刑部侍郎高其佩把当时园中图景绘制下来。后来,这张图被赐予张廷玉,张亦撰文记载此事,称“我皇上优礼大臣,恩谊稠渥,芳辰令节,宴赏不时。而臣之奉清光,被殊眷,又在诸臣之上”。当年八月,雍正把戚畹旧园赐给张廷玉和大学士朱轼、尚书蔡珽等八人同居。此园在御苑之东半里许,“奇石如林,清溪若带,兰桡桂楫,宛转皆通。而曲榭长廊,凉台燠馆,位置结构,极天然之趣。”“爰赋纪事诗八章,以示同人所以志恩泽之隆,述园林之胜,而庆遭逢之不偶也。”[4](卷十一)这八首五言律诗第一首和第八首总括戚畹名园之胜境,堪比“上林”。第二首至第七首分别从潭水、滩石、树木、曲径、楼阁、花木等角度进行描写,意境清新自然,有唐诗风韵。其中第四首“树杪千寻阁,松阴百步廊。岚生峰滴翠,花落水流香”,第六首“草色澹遥碧,杏烟笼浅红”,第七首“拂地三眠柳,参天百尺梧。棣棠红组绣,芍药玉盘盂”等句属对工稳,风格典雅而无雕琢之痕迹,为写景之佳作,反映出张廷玉当时的愉悦心境。后来,张廷玉以康熙所赐“澄怀”二字名此园,并于三年之后写下《以澄怀名所居之园恭纪二首》,称“身居瑶岛瞻银牓,湛露恩深戴两朝”[4](卷十二)。
    雍正六年(1728)六月赐十体字墨迹,张廷玉于墨迹之后作跋,把自己所受恩宠与他人相比较,云:“伏念自古人臣叨受御书之赐,不过幅缣片楮,即已诩为殊荣,传为盛事。况以御屏之郑重,仰天翰之神奇,集书法之成睹,云章之辉映。遐稽简册,洵千载所希闻;叨被恩荣,实百生之厚幸。”并称要把墨迹奉为子孙世世之宝。
    以上又可视为张廷玉与雍正诗文交往的第二阶段,主要特征为担当重任,不负圣望,知遇之恩,亦君亦友;身居名园,不染尘滓,洗心浴德,为国尽忠。
    张廷玉雍正诗文交往之高潮当在雍正十一年(1733),帝赐假祭其父张英于桐城本籍这件事情之上。可查考的有《赐假纪恩诗六首》并序、《给假举行先臣谕祭典礼谢恩奏》、《谕祭礼成谢恩奏》等诗文均围绕此事而成。表面上看这些诗文是为祭礼而写,实际上也是对于十一年来君臣关系的总结。张廷玉一方面表明自己一直忠心耿耿:“窃念臣十一年来仰沐鸿慈,趋乘禁近,时闻圣训,日觐天颜,未曾一日睽离殿陛……葵向之诚,定蒙睿鉴。”[3](卷二)另一方面,对雍正的感恩之情也再次得到升华:
    凡白叟、黄童、绅衿、士庶以及四方观礼者……骈肩累迹,莫不欢欣叹羡,以为恩荣光宠不特耳目所未见闻,亦且史册罕有伦比。盖皇上之施恩于臣家者,实属从古未有之恩礼;而臣家之邀荣于皇上者,实为从古未有之光荣。臣感激微忱,虽累牍连篇,何能宣述万一。[3](卷二)
    自古人臣最大的荣耀莫过于光宗耀祖,张家此次所享受到的荣耀为乡人所羡艳,其程度非一般祭祀所能相比,无怪乎张廷玉三番五次、连篇累牍说明自己的荣耀自古未有,甚至没有什么语言能够形容自己的心情。
    笔者注意到这中间张廷玉两次提及“乌鸟私情”,一次是在《给假举行先臣谕祭典礼谢恩奏》中,一次是在《赐假纪恩诗六首》其六。诗云:“已酬乌鸟愿,更挈燕雏行。”这是以前的诗文交往中没有过的。
    以上可谓张廷玉与雍正文笔交往之第三阶段,这一时期,张廷玉宠荣之极,无以复加,位极人臣,古今少有,亦君亦友之情再次升华为乌鸟私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