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鲁迅文艺思想中的阶级意识溯源(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江淮论坛》2013年3期 王银辉 参加讨论

    注释:
    ①1924年9月,福本和夫回到日本,针对当时消极重建日本共产党、忽视党的领导权与先锋作用的以山川均为代表的无产阶级主导思想,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论争,二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重新组建日本共产党。山川主义忽视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性,积极支持解散日共,认为列宁的建党思想不符合日本的客观情势,倡导无产阶级运动大众化的政策。针对山川均的消极主义,福本和夫多次著文予以批判,批判以山川均为代表的思想为经济主义、工会主义、折中主义,批判山川均的消极建党思想,积极倡导重建日本共产党。福本和夫的这一系列革命主张,迅速赢得了日本左翼知识分子的广泛支持。1926年12月,日共召开重建党组织大会,福本和夫一跃成为日共领导人,其思想由此也正式成为日共及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运动的指导思想。然而,由于福本主义具有左倾宗派主义的特质,加上卢卡奇(他本人因《历史与阶级意识》也受到共产国际的严厉批判)与福本和夫都先后批评布哈林不懂辩证法,而当时主持共产国际的正是布哈林,这些都注定了福本主义的命运。1927年7月,共产国际在莫斯科通过了日本无产阶级运动的纲领,即《日本〈1927年纲领〉》,批判了以山川均为代表的折中主义和以福本和夫为代表的左倾宗派主义,参加会议的福本和夫回到日本后不久便被捕入狱,福本主义在日本无产阶级运动中的主导地位结束。
    ②福本和夫独特的革命阶段论:第一,阶级意识(通过斗争,逐渐形成,并在一定条件下飞跃为意识革命);第二,政治革命;第三,经济革命(利用政治革命来推动经济革命)。
    ③所谓“分离结合论”是指根据马克思的结合原理,从事结合前的分离工作。
    ④⑤关于创造社的分期问题和后期创造社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所呈现的极强的论争批判色彩特征,详见作者的《后期创造社在中国现代革命历史中的得失》(《史学月刊》2012年第8期)一文。
    ⑥关于鲁迅先生往内山书店购买的日译本卢卡奇著作的书名问题,学界存在着不当的表述。黎活仁先生在论著《卢卡契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中,认为鲁迅先生购入的是《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实则不然,这一问题在《鲁迅全集》第15卷“书刊注释条目”的日文部分第832页,有详细注释:“阶级意识トハ何ヅャ《何谓阶级意识》(今译为《阶级意识》——笔者注)。匈牙利卢卡契(G. Lukács)著,水谷长三郎,米村正一译。昭和二年(1927年)东京同人社书店出版”。并且,在20世纪20年代,《历史与阶级意识》尚没有完整的日译本。卢卡奇论著最早的日译本出现于1927年,日本翻译界从《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抽出两篇文章《何谓阶级意识》和《关于组织问题的方法论》,加上《列宁》,将它们译成日文出版,这也是《历史与阶级意识》第一次被译为其他语言在世界上出版。因此,鲁迅先生1928年2月1日得到的这一日译本应是《阶级意识》,而非《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
    【参考文献】
    [1]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J].文化批判(月刊),1928, (2).
    [5]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6]黎活仁.卢卡契对中国文学的影响[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 3.
    [7]初见基.卢卡奇——物象化[M].范景武,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287.
    [8]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9]朱谦之.日本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27.
    [10]沈绮雨.日本的普罗列塔利亚艺术怎样经过它的运动过程[J].日出(旬刊),1928, (5).
    [11]郑伯奇.郑伯奇谈“创造社”“左联”的一些情况(摘录)[C]//饶鸿兢.创造社资料(上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12]冯乃超.革命文学论争·鲁迅·左翼作家联盟——我的一些回忆[J].新文学史料,1986, (3).
    [13]冯乃超.艺术与社会生活[J].文化批判(月刊),1928, (1).
    [14]李初梨.一封公开信的回答[J].文化批判(月刊),1928, (3).
    [15]冯乃超.冷静的头脑[J].创造月刊,1928, 2(1).
    [16]彭康.革命文艺与大众文艺[J].创造月刊,1928, 2(4).
    [17]鲁迅全集(第1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700.
    [18]鲁迅全集(第1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832.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