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小说如人生,人生如小说——读《默哀时刻》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汇读书周报》2012年 谷立立 参加讨论

《默哀时刻》 [ 德 ] 西格弗里德·伦茨著许昌菊译南海出版公司出版
    

生活之于作家,正如食材之于厨师,材料虽大抵相似,却因为创作者历练与体悟的不同,下笔之间也便呈现出迥异的风情。青春年少者往往放任漫溢的激情,信马由缰,恣意纵横;年老睿智者则因为看尽世间炎凉,处事淡然,情绪内敛,笔下作品常有小桥流水般的恬静,读来自然也就有了一种别样的况味。
    写作《默哀时刻》时,德国作家西格弗里德·伦茨已年过八旬,垂垂老矣。然而,高龄并未使他陷入情志的昏聩,反而越加清透、明澈。在历经岁月的磨砺与淘洗之后,年少的轻狂与浮躁,恍如过眼云烟不复存在。生活如静水深流无波无澜,一切外在的羁绊,情感也好,恩怨也罢,俱已在时间之中渐渐消弭不见,只留下内心的豁达与平静。小说集《默哀时刻》是其晚年的作品,收录《默哀时刻》、《州立剧团》两个中篇。前者抒写少年心事,青涩忧郁不乏淡淡的哀伤;后者记录成年人生,荒诞滑稽暗藏辛辣的讽喻。看似南辕北辙,并无共同关联,却因为建立在作家对这平淡人生的透彻观察之上,也便有了某种现实的人伦关照。
    《默哀时刻》讲述18岁少年克里斯蒂安与中学女教师施特拉之间一段欲说还休的朦胧恋情,故事虽关乎少年人的激情,却并无丝毫情绪的悸动。伦茨延续前作惯有的文风,叙述波澜不惊,节奏舒缓散漫。他以默哀堂前的黑色带子串联起暧昧的往事片段与感伤的现实场景,带我们走入少年回忆里的世界:双人枕头上残留的凹痕、合影里两人亲密的身姿、海滩上共处的浪漫假期、课堂上四目相对的缄默无语……“我曾经抚摸过你的黑色短发,在沙滩上亲吻过你明亮的眼睛”。这初恋如此美好、纯粹,如置于真空之中,读之总不免令人心生艳羡。
    但世事终归残酷,不能尽如人意。绚烂的花期过后未必有一树丰硕的果实,刻骨铭心的初恋最终也会如泡影般消散,无法尽数修成正果。少年人总是为情所困,在爱里蒙蔽了双眼,沉迷于甜蜜的幻梦,对未来常抱有不切实际的期许。出于过来人的透彻,伦茨并未耽溺于虚幻的空想,他自始至终并未给这段不伦之恋任何转圜的余地(自然,他无意做卫道士,来一番义正词严的道德批判),也无意给故事凭空添加上大团圆的尾巴。《默哀时刻》始于施特拉的意外之死,也终结于此。从死亡到死亡,叙事在封闭的圆环之中继续,也完成了事实上的循环。死亡中止了时间的进程,使记忆暂停,如澄澈的“琥珀”封存起两人曾经有过的甜蜜瞬间,沉淀、提纯。于是,美好的愈加美好,纯粹的更为纯粹。
    然而,爱情终究不过是世间生活的一小部分,绝非全部。除却初恋的青涩、回忆的伤怀与柔肠百结的少年心绪,生活仍有其荒诞的一面。较之弥漫于《默哀时刻》里的忧伤,《州立剧团》更接近于一出吵吵闹闹的滑稽剧。
    《州立剧团》书写越狱与反越狱,叙述却绝无通常牢狱题材的阴暗、压抑、紧张,抑或不安,反而呈现出一派晚间综艺节目“欢乐一家亲”式的和谐与喜乐氛围。原本沉重的逃逸行为,在伦茨笔下,却一如儿戏般轻盈。一群逃出生天的囚犯,既没有四散奔逃作鸟兽散,也没有躲藏于荒野惶惶不可终日,反倒成群结队,大摇大摆,仿佛“郊游”一般出没于熙熙攘攘的街市,更受到上至市长、下至平民的一致追捧———充满悔罪之意的《铁窗之歌》既然可以是美妙悦耳的仙乐,肮脏下作的囚服自然也就成了最为精致的演出道具。他们俨然成了救世的英雄,狂欢、纵饮、泡妞、跳舞,甚至于参与筹建乡土博物馆、举办文化周,誓将闹剧进行到底……
    这是一种吊诡,却并非漫无边际的想象。不要忘了,伦茨曾被誉为德意志民族的“心灵守护者”。从《德语课》到《激流中的人》,或者《失物招领处》,对现实的无情鞭挞、对人性的细腻描摹,始终是其书写一以贯之的主旨。虽然在《州立剧团》里,这种嘲讽多少显得有些含蓄、隐晦,却无损其力道。伦茨以丰富的想象力挑逗社会敏感的神经末梢,他以戏谑的姿态捕捉到潜藏于平淡生活之后的荒诞,并将之无限放大、变形。叙事越是轻描淡写,语调越是漫不经心,由此生发出的对社会、对体制的嘲讽,也就越加辛辣老到、入木三分。
    伦茨曾说:“这场面倒不那么富有戏剧性,而是很平静、很安详。”诚然,平静、安详,原为世间一切存在的根本。想来,这恐怕也应是老年伦茨对人生、对写作所抱持的态度。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少年人的伤感情事也好,成年人的荒诞嬉闹也罢,毕竟都只是漫长人生大戏中的短暂一幕,虽有过无限风光,也只是瞬间华彩。待到曲终人散,一俟大幕拉下、华服褪尽,生活仍是生活,并未有丝毫改变。不过,若是想要看清这平静之下暗藏着的种种玄机,仍要取决于你我是否拥有如伦茨一般敏锐、清透的双眼了。

责任编辑:晓华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