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尊重和遵循文艺创作的规律(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作家网 童庆炳 参加讨论

    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说:“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又说:“歌谣文理,与世推移,风动于上,而波震于下也。”接着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他总结了文章“蔚映十代,辞采九变”的状态,以此证明文学与时俱变,时代引导着文学的变化,时代对文学有一种不可抗拒的渗透作用,这作为一条文学规律是很有说服力的。我记得一次去岳阳楼参观,突见岳阳楼上最高一层悬挂着毛泽东的书法作品,写的是杜甫名句:“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我站在那里想,这句诗外表显然写晚年杜甫自身不幸的遭际,深一层则写“盛唐时代”已过,诗人的命运才落得如此不幸。杜甫本来住在四川成都草堂,后有侄子寄信,让他回江南。他坐小船顺长江回到离故乡不远的江南后,未找到侄儿,只好住在长江边上的小船上。杜甫登岳阳楼,写下了包括上面毛泽东书法作品所写句子的《登岳阳楼记》诗篇,他以自己晚年不幸命运的抒写,来暗暗预告多事之秋的中晚唐时代的低沉转折。这和王维、王昌龄、李白、杜甫等青年时代写喝酒、醉酒、山川美景、守边征战、建功立业的盛唐时代在时代精神上是完全不同的。
    文艺家创作总是面对自己的时代说话,世界上没有那种与时代完全隔绝的文艺家。即使你写的不是现实,是历史与幻想,是山水花鸟鱼虫,也可以见到时代的面影。古今如此,中外如此,概无例外,这就是文艺创作的规律之一。
    文艺的时代精神不是纯粹的口号和教条。文艺的题材是无比广阔的,历史与现实,过去与未来,言情与记事,写景与抒情,甚至风花雪月,花鸟鱼虫,无不可写。文艺要有主旋律,但也要有主旋律的变调,还要有和鸣相辅之音,所以不要把文艺的时代性与文艺题材的广阔性对立起来。
    2、文艺之根 “根”树之根也,延伸为“根本”。文艺的根本是什么?是生活,特别是人民的生活。习总书记说文艺家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这就道出了文艺创作的另一条规律。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如何获得创作的源泉呢?这就要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观察生活是文艺家的基本功。观察生活,重在积累。古人云:“诗人感而有思,思而积,积而满,满而作。”(《左传》语),那么这“感”是“感”什么呢?当然是感觉生活,即观察生活。观察生活是创作的起步阶段,接着是要不断观察,不断积累,积累到心中满满的,就像那水缸满到水溢出来了,才可以拿起笔来。所谓“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班固语)。对于观察生活,还可简要说一点,那就是文艺家的观察要达到细致入微、毫发无遗的地步。宋代大文豪苏轼提出“观物要审”的看法,他在评论一位画家的作品时说:“黄荃画飞鸟,颈足皆展。或曰:‘飞鸟缩颈则展足,缩足则展颈,无两展者。’验之,信然。乃知观物不审者,虽画师且不能,况其大者乎?君子是以务学而好问也。”(《书黄荃画足》)如果我们读懂了这段评论,那么苏轼所谓的“审”的意思就是精审、仔细、周密、准确,不是想当然。观察细致入微的例子,则可举杜甫诗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为什么不下雨或下大雨的时候,鱼儿不会探身向上并张开嘴呢?为什么只有在下“细雨”的时候才会引得“鱼儿出”呢?这是因为不下雨,水面平静,鱼儿探身向上干什么啊!而下大雨则水面破浪起伏过大,鱼儿会觉得有什么危险在等待它,它又不傻,才不会探身向上呢!只有下“细雨”的时候,鱼儿才会觉得上面似乎有食物掉下来,才会纷纷地把头伸到水面,并张开嘴或跃身跳起呢!燕子在大风或无风中,它的翅膀是不会抖动而倾斜的,只有在“微风”中,燕子才会抖动和倾斜着自己的翅膀愉快地游戏玩耍。我本人来自农村,小时候与花鸟、溪水和风雷为伴,杜甫所写的场面是我亲历亲见,也是所有农村人亲历亲见,可以证明诗人对事物的观察细致入微,道出了我们想“道”又“道不出”、“道不美”的情景。
    对于文艺家来说,只有观察生活是不够的。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这个“扎”字,值得细细体味,一个“扎”字,不仅仅包含对生活的观察而已,还必须包含对生活,特别是对人民生活的体验。“体验”是文学创作的关键环节。刘勰《文心雕龙·情采》篇提出了“蓄愤”说和“郁陶”说,认为那些汉代和现代的词赋家,缺乏对事物的反复体验,“心非郁陶”,一味铺陈,所以“为文者淫丽而烦滥”,是“为文而造情”;真正的诗人则要“志思蓄愤,而吟咏性情”,这才是“为情而造文”,理解了创作的秘密。体验与经验是不同的。经验是说自己经历过的事情,有点像人生的流水账。“体验”是把自己观察到的事情,放在心中长久“蓄愤”(即蓄积情感),反复体味、酝酿、沉思。一个少女失恋,在刚刚发生的时候,感到痛不欲生,这是自然感情,这时候她是不会拿起笔来写诗文的,等到她再次恋爱,得到幸福之后,她平静下来再回首往事,她觉得不知不觉中那次的失恋已经变成一个故事,诗意悠然而生,她就会试图拿起笔来。因为这时候,她的痛苦的感情进入体验、再体验的过程,那种痛苦感情“蓄极积久,势不能遏,一旦见景生情,触目兴叹,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李贽:《杂说》)。体验、再体验的功能在于诗意蓄积、情感回忆、深度思考。刘勰的“蓄愤”说和“郁陶”说,可以与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的“沉思”、列夫·托尔斯泰的“再度体验”说和美国美学家苏珊·朗格的“非征兆性情感”说相媲美。这样说来,“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就要持久浸泡在人民生活中,进入长期的体验中,不是见了就写,听了就唱,要在再度“体验”中、“蓄愤”中、“沉思”中、“郁陶”中,才能化自然感情为诗意感情,才能做到“势不能遏”,“满而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