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文心雕龙》的诗性智慧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吴中胜 参加讨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两处提到刘勰的《文心雕龙》,说明其在当下的重要意义。中国古代文论的经典著作《文心雕龙》,在思维结构和话语方式上最富于民族的诗性智慧。这种诗性智慧由中国文化的延续性、稳定性所决定,具体体现在诗性之源、诗性文体和诗性言说等方面。
    诗性之源
    《文心雕龙》的诗性智慧与中国文化的诗性特质分不开,自古以来以采集、狩猎、农耕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从根本上决定了《文心雕龙》极富民族特色的诗性思维。从词源学角度考察先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对《文心雕龙》思维方式产生的影响:一是“与天地同春”的整体思维,二是“与万物共感”的直觉和具象思维。根植于深厚的诗性文化,秉承天地日月精神,《文心雕龙》的言说在富于诗性意味的时间观中展开。“文比日月”和“四季言说”体现了自然时间体验;“千载万世说”与“古今意识”体现了社会性时间观念,蕴含其特殊的政治和历史经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空间意识的诗性品格,刘勰认为,作家与空间有一种互动关系,突出表现在三方面,即文学的地域性、空间的情感性和思维的跨空间性。自上古社会以来,中国的先民们就有浓厚的祖先崇拜文化传统,敬祖敬宗成为文化的底色。扎根于这一深厚的文化传统,《文心雕龙》形成一种寻根索源意识,谈到的各式文体都追溯到极远之根本处,反映在文学取向上则是一种强烈的经典意识,其目的则是要从经典中汲取文学的真生命真精神,以求解文学现实问题的途径。《文心雕龙》继承上古社会就有的自然崇拜文化传统,对天地自然秉持一份敬畏之心,又在感应天地万物之中领悟自然之道。刘勰把对天地万物的敬畏和崇拜融入其思想建构之中,从“敬畏自然”到“感悟自然”再到“文行自然”,从而形成沟通天地人神、感应山川万物、顺乎人情物境的文学观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