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长忆李健吾(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报 王素蓉 参加讨论

    1961年夏天,学部在东四干面胡同建起了一栋住宅楼。父亲经常去那里看望卞之琳、李健吾等先生。“李健吾那爽朗的笑声,至今仍时常在我耳旁萦绕。”父亲说。
    李健吾潜心于法国文学研究,参加了 《外国古典文艺理论译丛》、《文艺理论译丛》和《西方古典主义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第二分册)法国部分的编选、翻译工作,并撰写了许多研究论文。“我眼前的工作是写一部《巴尔扎克和其他现实主义各家散论》。有些篇已经零星发表。另外,在外国文学资料方面,我主编四本书:一本是《巴尔扎克论文学》,一本是福楼拜书信选……还有一本是《法国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文艺理论》,这本我正在编译,打算年底交稿,可能最先成书,将由上海译文社出书。还有湖南人民出版社的新版《福楼拜评传》,已经绝版了。”(《李健吾自传》,《山西师院学报》1981年第4期)
    1964年9月,外文所成立。第二天,冯至和我父亲便带领所里同志到安徽寿县九龙公社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即“四清”)。这次去安徽的共56人,有卞之琳、罗大冈、李健吾、戈宝权、叶水夫、陈冰夷、邹荻帆、李芒等,这些同志是10月下旬第一批到寿县九龙公社的。第二批《世界文学》编辑部的同志则是12月初进村。当时考虑到李健吾的年纪,没有安排他参加“四清”,但他主动要求下去,认为这是一个改造自己主观世界的好机会,并要求下到生产队。
    1970年,外文所全所下放河南息县“五七”干校,李健吾也在这个队伍中。由于他有年迈的岳母需要照顾,所以,他的爱人和孩子留在北京,他只身一人加入下放干校的队伍。在干校,李健吾先分在菜园班(后又调去养猪),菜园班里有其好友杨绛,班长是从事苏俄文学研究、翻译的高莽。李健吾在劳动之余,常和自己聊得来的老友、年轻学者谈天说地,聊过去在国外求学、生活的故事。
    但发生在1971年的一件事给李健吾带来了巨大的精神打击。从小一直与李健吾夫妇生活的外孙女,在一次过江时不幸被挤落江中,女婿跳江相救时,双双被江流卷走身亡。女婿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是留苏的副博士,和李健吾的女儿相识于苏联,回国后夫妇双双支援三线建设去了四川。正在干校劳动的李健吾得知噩耗后泪流满面,随后,他的情绪和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令人担心。后来,李健吾请假回京看病,再也没有回到干校。
    李健吾从事科研工作,可谓硕果累累。同时,他为人的真诚、炽热、大气,以及对后辈的呵护,也令人钦佩。柳鸣九主编的《法国文学史》(上卷)于1979年得以出版时,最先得到李健吾的“雀跃欢呼”。李健吾热情洋溢地说:“作者为中国人在法国文学史上创出了一条路。老迈如我之流,体力已衰,自恨光阴虚度,无能为力,而他们大胆心细,把这份重担挑起来,我又怎能不为之雀跃者再?”(柳鸣九《仁者李健吾》)
    李健吾坦诚率真,他的爽直就像他的散文、理论批评文章般洋洋洒洒。而今,他走了,这一走已32年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