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从生活进入最本质的真实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南方都市报 许许 参加讨论

    在中国农村的乡土文学里,有两个著名的作家群——陕西作家群和河南作家群,前者以贾平凹和陈忠实为代表,后者则是由刘震云和阎连科充当领头人。农村文学创作的最旺盛地带在这两个省份,无论是从历史上还是现实上,从地理还是文化上,都显而易见地理所当然。两地都同属于黄河文明,陕西早在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便是汉 文明的发祥地,从秦汉以降,便是中国的文明和权力的中心,而河南,更是中原文明的集大成者。无论汉文明还是中原文明,都是农耕时代的产物,它们最直接的创造者是农民。因此这两地的农村和农民,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陕西、河南的农民问题,就是今日中国农民问题的缩影。
    在河南作家群中,浮出水面的是刘震云和阎连科。刘震云从《一地鸡毛》开始,就与影视结缘,最后通过与冯小刚合作《手机》暴得大名,物质精神双丰收。从严格意义上说,他称不上乡土作家,他最早是以写《新兵连》开始小说创作,继而以描写官场斗争的小说《官人》系列立足文坛。之所以把他列为乡土文学的领军人,是因为他的《故乡》系列和《温故1942》,而实际上,刘震云的文学成就,是建立在这后几部小说上的。特别是《故乡天下黄花》,以权力斗争说取代阶级斗争说,揭示中国农民在20世纪所遭遇的命运。阎连科则是以《日光流年》被人所认识,直至去年底今年初,一部《受活》走红大江南北,一时风头无两,为富有神话和史诗情结的中国乡土文学树立了一根标杆。然而,正如所有的表面真实都不意味着本质的真实一样,这两个所谓的领头人,无论从乡土文学题材的开辟,还是从文本角度来看,都无法成为标志性的人物。至少,写过《香魂女》的周大新和以《走窑汉》成名的刘庆邦,在揭示底层农民的命运上,更具有现实的穿透力。
    特别是刘庆邦,曾当过农民、矿工,继而以写小说完成了命运的跃变,所以他的小说带有更多的泥土味,以过来人的感同身受,用细节描写了中国底层农民的生存景观。15年前的《走窑汉》,就以逼人深省、触目惊心的真实,对一个普通的中国矿工的生活做了一个显微式的扫描。15年后,中国的矿井倒塌频仍,刘庆邦当年的作品,就是一部中国矿工的文学寓言。这么多年来,刘庆邦的创作始终未脱离农村这个领域,在他最新的长篇小说《平原上的歌谣》中,依然是将视角对准农村,不过这次是将目光投向过去——上世纪60年代初的那三年。
    刘庆邦的小说,一个明显的特征便是,从生活的真实进入本质的真实,因为有多年的农村生活经历,让他与其他作家不同,在虚构与真实上他找到恰当的切入点,因而他的小说不是高高在上的教诲式的,而是以平民视线进入民间。出生于1951年的刘庆邦,因为饥饿的童年的深刻记忆,让他在操作三年困难时期的题材上显得得心应手。小说写的是1959年到1960年发生在河南文凤楼村饥民之间的事件。小说一开始就展现了那个年代所特有的荒诞——一头牛病死了,围绕这头牛该埋掉还是该吃掉,从公社工作员到大队队长,再到普通的村民,心中各有不同的算盘。最后这头牛被埋了,半夜就发生了村民抢牛肉的事件,而闻讯赶回的公社工作员大为光火——“虽然要灭四害,讲卫生,但病牛的牛腿还是干净的嘛”,等民兵赶到埋牛的地点,甚至连牛头都让人抢走了。公社工作员下令挨家挨户搜查,只要查到了一律没收,还要开批斗会,而搜查到的牛肉被工作员和大队队长及民兵们一扫而光。小说引用一个村民的话——吃牛肉的人上台批斗没吃到牛肉的人,这是什么事啊。
    小说最精彩的一幕发生在公社的民主补课上。文凤楼大队队长文钟山在面对公社妇女主任的质问,“你小麦亩产只有100多斤,为什么要说成2万斤”,文钟山说:“大家都这么说,我要不说,别人会扫我的暮气(整人的意思),”妇女主任说:“别人吃屎,你也吃屎吗?”文钟山说,“那得看是两条腿还是四条腿的,”妇女主任:“两条腿的怎么样,”文钟山:“如果两条腿的嘴里沾着屎,那我也吃。”
    虽然,刘庆邦在小说里未直接点明,三年困难时期实则是人为灾难,但他提到了那三年地里的庄稼不比往年好,但也不比往年差,大家为什么饿肚子呢?一个有点文化的村民说,是因为苏修。至于苏修是什么不重要,但村民们把饿肚子的仇恨全转向了苏修。
    在对饥民的描述上,每个作家的侧重点都不大相同,比如刘震云,他将饥饿与人性、民族、斗争挂上钩,直接转向宏大叙事;而余华,讨巧地用幽默抵抗苦难——用嘴说吃,以解饥饿。而在刘庆邦看来,饥民首先是农民,饥饿虽然是大敌,他面对的其他生存困境并不因饥饿而消失,只是饥饿让这种苦难变得更为深重。而对这种苦难的化解方式,除了无能为力之外,惟一的表现形式就是以民谣的传播来抵挡对饥饿的恐惧。民谣的产生,不外乎是这么几种情况:对命运无助的控诉、对社会不公的愤懑、对荒诞现实的讽刺。无论是过去的历史,还是现实的生活,都是如此。
    这,可能就是本书起名为《平原上的歌谣》的原因。
    《平原上的歌谣》,刘庆邦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5月版,定价:19.00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