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书店去转一转,你会发现很多中学生 都出版了自己的书。我想他们的劳动和他们的思想都是值得我们尊重的。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他们写的都是对的,已经有很多评论家(如曹文轩)提到,现在的少年作家大概都是充满了愤愤不平的,都是满肚子压抑的,甚至有的笔调是非常伤感的,这应该不是一种正常的状态。我把这种现象总结为“无病呻吟”。当然,能有时间和心情“无病呻吟”一番的,文采都还不错。个别的即使真差到说不过去,经过各位编辑大人的辛苦劳作,也都能够马马虎虎地粉墨登场。 当前流行的青春读物有两大类:中学生自己写的书和大人们为中学生编的书。前者或者“玩文学”(如《三重门》),或者就某一现象发表议论(如《高考凶猛》),极少有涉及成长主题的;后者则是大人来写,结果大多如同隔靴搔痒,大人叫好,中学生却不认同。因此,我认为如今缺少一本当年的《花季雨季》——由中学生自己写的关于他们的成长的故事。如果中学生只是读前面提到的这两种书,恐怕对于他们的成长并无太大的帮助。 《我们相同的十四五六七》这本书的书名起得非常好,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心,14岁到17岁是最值得关注的成长期,定语是“我们相同的”,十分耐人寻味,怎么个相同法呢?且听作者慢慢道来吧:相同的年龄、相同的成长、相同的想法、相同的心理、相同的理想…… 这本书描写了北京女孩张小小因父母离婚而投奔到深圳某中学后发生的故事,这群少年忧伤而又快乐地成长着,也收获了纯真的欢乐、真诚的友谊。这是一本写心理成长的小说,虽然很好看,其实并没有一个很曲折的情节,很多内容都是生活中原汁原味的东西,可以视为一个中学女生的成长笔记。笔者曾经与一些中学生朋友座谈,他们纷纷表示:“当前的所谓校园小说根本没有必要去看,因为我们真实的生活比那些书里写得精彩多了!”不知听到这些话后,我们的校园小说作家们会做何感想? 《我们相同的十四五六七》韩历著青岛出版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