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综述 >

风中芦苇吹谁家?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华读书报 newdu 参加讨论

    与处于学术中心地位的母语文学研究者相比,研究外国文学的学者往往难以做到“名声远大,哪怕研究的是相对空间大许多、为世界主流的英语文学。这可能与研究对象有关,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学术传统。但另一个因素,似乎也不可完全忽视,那就是学者自身的学术眼光与努力。在这个方面,《破碎思想体系的残 编——英美文学与思想史论稿》或许是个好例子。陆建德先生早年留学英伦,获得英国文学博士后选择归国之途,自然是有其眼光和判断的。
    葛兆光先生曾借评论日本学者沟口雄三《日本人视野中的中国学》之机,论及中国的“外国学,我以为是既具洞察力,又有时效性的针砭之言、建设之言。(见《二十一世纪》2002年12月号)日本的中国学研究者能跻身本国的学界主流,与他们的日本问题意识分不开。同样,中国的学者,不管是以中国为研究对象,还是以外国为研究对象,其实问题意识应当与中国相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管是研究外国文学、世界历史、西方哲学,还是治国外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学人,都应对中国的实情有基本的了解。第一流的学者,更应产生迫切的问题意识。
    但实事求是地说,中国治“外国学的研究者(暂且用此“笼而统之的概念),与中国主流学界的互动确实不够。一般而言,在各个国家,主流学者多半是治本国文学文化者,在英美,自然是英语文学系(英国基本上独标英国文学),而研究中国、日本、阿拉伯的学者相对处于边缘。但这并不意味着双方老死不相往来,萨伊德撰《知识分子论》,就颇大量地参考引用了美国的“外国学研究者的成果;同样,优秀的学者,由于积极参与本国思想文化的进程,并不会因其专业原因而被排斥在主流学界之外,甚至还会因此更加添光增彩,如费正清、史华兹在美国学界就是有影响的人物。相比之下,中国这方面的良性互动还是少了些。虽然当初主流学界中不乏治“外国学者,如刚归国的陈寅恪、钱锺书等都是。但经过长期的学统割裂之后,在当代学界,真能以治“外国学的专业而融入主流并发挥重要作用者,似乎并不多见。有之,陆建德先生当属其一。在中国学术思想界,他是较为活跃的治外国文学的学人,这册《破碎思想体系的残编——英美文学与思想史论稿》亦不妨视作其参与当代思想文化进程的一种努力。
    之所以如此判断,是可以感受到作者入手之题虽是异邦人物,其内心关怀却别有所指。全书四辑,我比较偏爱“英格兰的心智,可能作者亦有同感,不仅因为它相对比较整齐,被置于书首;不仅是由于在文章中温习雪莱、纽曼、凯恩斯、艾略特等人的形象,让我回忆起宽松宁和的英伦风景;更重要的是其借鉴价值,以及所体现出的作者的价值取向。钱穆谓:“一切学问与著作之后面,必先有此一人之存在。非可脱离了此人,而悬空有此学问与著作之出现与成就。不是以人来依附于一切学问与著作,乃是一切学问与著作必依附在人,而以人为中心。(《四部概论》,钱穆:《中国学术通义》第62页,台北:学生书局,1975年)我不完全同意将“外国学纯粹看作一种“资源与“参照物,虽然这个命题非常重要。“外国学本身作为一种独立的学问,确实有其价值,但“学问背后的“思想背景更具震撼力和诱惑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陆先生将文学史的研究入口拓宽至思想史的广阔领域,其意义超出此书本身;而文章之中所体现出“有我的一面,更是在某种意义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尤其是对当代中国学界而言。
    在英国,我居留的时间不长,大体上没有资格做什么评论,但由于曾身处其中,对其地其人倒益发饶有兴趣。我的最大感受是,英国人与美国人不一样,其思想取向与文化资源,恐怕值得我们习惯了“英美思维的人重新打量。这一点你同样扫一眼本书中谈论美国一辑的文字,就可以理解,谈《洛莉塔》、谈《老人与海》、谈《东方学》,加的题目是“认可的仪式——美国一景。不过在我看来,陆先生若能集中火力谈英国,或许能更加地“精彩纷呈。所以,再读第二辑关于四位离乡的爱尔兰人的文章,就别有会心了。从贝克特的小说里发掘出“自由虚空的心灵,读《尤利西斯》却从其发行来“看文学的经营,都可看出作者独具的视角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不过,我更欣赏的还是《伯克论自由》这篇文章,作者引用阿诺德的话评论伯克:“伯克的伟大之处在于,在英国几乎只有他一人使政治接受思想的砥砺,让思想渗透于政治之中。令我心生敬意的不仅是作者对伯克自由主义思想的追踪溯源、细加梳理、辨析正谬,更在于其背后的思路,为的是使“20世纪末的中国读者感到他那些有关自由、改革和国家的‘伟大旋律’好像就在近旁回响”(第204页),为的恐怕更是“有利于我们的文化积累和建设(第243页)。作者这般对异国文学与思想资源的挖掘苦意,不知读者又有几人可以领会的?
    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言,“从总体上看,本书显得支离破碎,东鳞西爪。它不像面面俱到的教科书,更像断简残编,要想从书中得到全面系统的知识几不可能。但我所看重的,却恰恰正是这“断简残编,因为它表现出了“作者的焦虑(第384页)。我觉得,在当下出书已不新鲜激动的年代,作者有焦虑的书,多半值得一读。因为,这说明,作者是带着问题,甚至是尚未解决的问题进入写作的。老实说,第四辑的文字并不能算很精彩,但它的态度,我很欣赏,这样的“一己之见确实可以称作是“不带假发、不穿长袍的评论,而其中由不成系统的文字而稍露头角的“问题意识,则更让我用心关注;至于其锋芒所向的批评棱角与勇气,更让我赞佩不已,如批评前些年颇为轰动的人文精神:“近些年来出现于一些研究论文和‘学者散文’中的‘人文精神的光辉’(或‘精神家园’、‘生命意识’)等词语确实为文章增色不少,但多少有点像浮在水面上漂浮的闪亮的油污。去掉,更好。(第362页)再如批评盛行一时“后现代,谓“由‘海上逐臭’到‘海上逐后’,当然,‘逐’也有‘放逐’、‘驱逐’之意。(第369页)其一针见血,真是痛快淋漓;其幽默诙谐,更见绅士的气度。批评界,或许真的已久违了这样有勇气与智慧的文字了吧?
    略感遗憾的是,作者的文笔似乎仍未能与读者贴近,总体看,学院气显得比较浓郁。这可能与作者严格的学院派出身有关,尤其是在论及文学史上的研究对象时,则更显出严谨认真的貌相,论证求信有余,而文字雅意略逊。但这更可能体现了外国文学研究界的基本风格,虽然有过一些努力,但总体来看,大学者写小文章的不多,王佐良先生《英诗的境界》可为代表,就文字而言,可读则可读矣,但可以发挥之处似仍多多。在具体的操作技巧上,看来也不是丝毫没有可“更上层楼处。让丰富多彩的种种外国资源经由“人民的先知(歌德语)手,而进入当代中国语境,进入中国当代学术文化的辉煌建设历程之中,端有赖于外国学研究者(译介者)的努力,从这个意义上看,陆建德先生的努力尝试与沉默工作,值得特别关注。
    (《破碎思想体系的残编——英美文学与思想史论稿》,陆建德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