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浮雕世界的视觉之旅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华读书报 马钦忠 参加讨论

    当我们在进行艺术鉴赏的时候,很少会想到浮雕和圆雕究竟有多大区别,甚至从空间形式和材料的运用手段来看也不会认为它们之间的区别究竟有多大。相对绘画,浮雕是立体的凹凸的,而相对圆雕,它又是平面的,或者用一位著名雕塑家的话说,浮雕是“二维半”体积的,它是立体化的绘画而言,是压扁的圆雕。其实,最最核心 的还是在于浮雕的存在特征决定了浮雕的文化承载方式,这才是浮雕艺术最大的魅力所在。阅读过《世界浮雕艺术》(江西美术出版社)之后,这种感受愈发鲜明。
    就浮雕的主要作用来说,是附属于建筑物上的装饰艺术,它的空间方式与建筑的立面、室内的装饰有着紧密的关系,所以它是与建筑物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艺术形式。这个约束是浮雕的局限,也进一步推动了浮雕艺术在民族集体智慧上的表达深度。
    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安德生曾经有这样精辟的分析:每一个民族都有一个对自身民族进行想象的文化建构物,它不是一种自然的本质存在,而是一种象征层面的社会建构物,它存在于建设这个图像的人民心底,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具体的体验和感受。假如说建筑艺术特别是宗教性和民俗性的建筑是这种建构物的节日盛典的象征,那么浮雕便是这种精神价值的生活化和日常化的象征。
    你看古希腊时期的浮雕的大理石的断片,虽然是某某神人与巨人,或者是弹琴吹笛的美女,其实都是古希腊人的日常梦想。超人的诸神赋予了人的情感欲望,实际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人对超人的人性化拥有的渴望。悠远的岁月一去不返,而这些浮雕却向我们讲述着昨天的“民族的想象”。它对我们是确确实实的梦的确证物。
    我们再看以基督教为内容的浮雕,可以非常明确地感受到从起初的重要宗教的说教,偏重于宗教的训诫,逐渐发展成为人伦礼俗的日常生活的描绘。看来,上帝对人类慈爱的最大奖赏便是日常生活的康乐。
    为了全面地展示这种民族的梦想方式,编者把古埃及、马里、扎伊尔、巴布亚新几内亚、利比亚、尼日利亚、印度、柬埔寨等国家的浮雕汇编在一起。埃及人对永生的渴望,对用文字的图符所打通的永恒的时间隧道的信以为真;巴布亚人把生命和植物看成同一个生命体的图腾;刚果人的木偶和神灵的镶板刻画;印度人的那种把生命的欲望的汹涌奔腾和宗教的虔诚祈祷矛盾而又和谐的糅为一体……凡此种种,都不可能用一个词,一个概念,一句格言加以概括,但它却让我们感受到一颗永动之魂的崇高魅力。
    如果说,上述是本书的主要内容,虽然正确,但是并不全面。因为编者在其中的意图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即怎样把时代的风潮和当代文化的精神与语言的拓进,一同融入民族梦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换句话说,民族梦想的主要方面表现在民族的集体精神诉求,而时代风潮和文化创新体现更多的是知识精英的成就,他们代表特定时代的人文精神的最高价值理念。
    这可以以两个例子加以说明,一个是法国大革命时代的浮雕《马赛曲:1792年的出发》,它们成了这个开辟人类新纪元的物质史诗和人文主义的最高价值体现。另一个例子是有一些现代艺术作品的样式进入浮雕艺术。从浮雕艺术的总量来说,这个数量少之又少,但它在某种意义上表明了编者的渴望。
    以上更多地是从内容和感受方面的阅读体会。下面我想指出比较专业的编辑用意。一个是编者的时间对比,古与今通,以古观今,以今释古;另一个是编者取舍方面,结论是没有高低之分。
    先说第一个在对比方面的用心:从体例上说基本是用图例来划分。但细心浏览会发现,这种同一图例的浮雕选取,造成时间延续上的巨大落差,这正好可以用来对比每一个重要时期的代表性作品所表现的民族想象方式。这是各个时代的人们用浮雕对他们的生活和梦想进行诠释的物化见证。让读者通过数十幅图片达到古与今汇,可谓不经意处见慧眼。
    第二个特点是编者的取舍。这里有美术史上非常著名的作品,也有很难进入美术史的作品,但也非常重要。这里有主流文化图示的作品,也有非主流甚至在文化上根本就不重要的作品。但是,我们得到的结论是:就表达民族的自身想象方式和所达到的程度上,以及它们对我们的感染上是没有区别的。它告诉我们,地域文化不可取代的价值是艺术的永恒之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