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文摘 >

李小龙与成龙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汇报 newdu 参加讨论

    李小龙与成龙是香港最知名的两颗明星。一个沉着威猛,一个滑稽可爱,两条龙的形象截然不同,但都希望自己成为现代香港精神的象征。虽然小龙已于1973年在美国神秘去世,但自70年代直至世纪末,这两条龙的形象一直紧扣着港人的心弦,并体现着香港本土电影的特质和能量。
        ; 九龙街童成猛龙
    李小龙1940年在美国旧金山市出生,父亲李海泉当时正在那儿参加巡回戏班的演出。还是婴孩的他,已在父亲担演的粤语片中亮相。他出生数月后,举家回到香港。李小龙儿时家住弥敦道,在拥挤的九龙区长大。六岁时,再度亮相银幕,此后数年更成为知名粤语片童星。他不是扮孤儿,便是扮顽劣街童,后来更演反叛少年。《人海孤鸿》(1960)是他这阶段最后一部作品,他在片中演绎愤世嫉俗的青年,好心相助的人都被他不识好歹地大骂。在现实生活中,李小龙也爱逛街及打架生事。他又学跳舞,最后还拿了个香港查查舞冠军。他十多岁开始习拳击与武术,后离港往美国大学深造。
    他和电影界人士有来往,故有机会在美国电视连续剧《青蜂侠》中饰演一固定角色,其后,嘉禾公司到洛杉矶与他接洽,开出两部片子的合约,他一口应允,直奔曼谷拍了罗维执导的《唐山大兄》。影片尚未首映,他又开始投身《精武门》了。
    结果两片皆打破本地票房纪录,李小龙乘势跟嘉禾作出破天荒的安排:与总裁邹文怀合组卫星公司协和,不仅自编自导自己演的作品,还身兼监制,拍了《猛龙过江》(1972)。此外,他伙同邹文怀与华纳公司合作拍摄了《龙争虎斗》(1973),这是他的作品中最为西方人熟悉的一部。1973年夏,李小龙正忙于拍摄自己心爱作品《死亡游戏》期间,在女星丁寓所内离奇毙命;坊间最流行的说法,认为他是药物过量或过敏致死。
    李小龙是首位全球知名的香港影星,直至今天,仍旧是本土最负盛名的人物。他深受本土爱戴,正因其银色事业发迹于香港,而非好莱坞。嘉禾给他住进九龙窝打老道山一个中型住宅,好些早晨,左邻右里会看到他跑步经过。李小龙辞世,有两万多人前来吊唁,把灵堂附近街道挤个水泄不通。香港本土动作片,至今依然以李小龙为衡量标准。香港所有喜剧演员,都尝试过模仿他;当今动作片巨星李连杰重拍《精武门》(《精武英雄》,1994),以向李小龙致敬;成龙在《城市猎人》(1993)戏院一幕的打斗镜头,也从李小龙在《死亡游戏》与谢柏(也译作渣巴)的对打场面中取得灵感。
    中华精武“李三脚”
    李小龙有心向外界显示中国武术的优越。留美期间,他举办的武术观摩会,把观众吓得目瞪口呆。他只手一举或飞起一脚,便能弄断每块厚两寸、八块相连的木板;即使吊在半空的木板,也能给他踢烂。他更示范咏春拳的“寸劲”,轻易把对手击退数尺。
    他的影片也改变了此后娱乐电影的面貌,令银幕打斗的魅力与感染力焕然一新。在后来的电子游戏与超级英雄漫画中,也处处可见由李小龙引入西方的东方武术的痕迹。
    李小龙抱有一种极实际的武术观:学功夫的目的,是要在实战中击败对手。他说:“那既非仪式亦非运动,而是自卫。”1969年他给友人去信道:“我纵然仍将自己的一套叫做中国功夫,却已对中国传统武术失去了信心,因所有派别,基本都是‘纸上谈兵’,咏春派亦不例外。因此我所走的习武路线是讲求实效的街头打斗,所有招式都能派上用场。”年轻时,他学咏春拳之前曾参加西洋拳班,也学剑击,此外也学会一些北派招式;赴美后,除柔道外,也学菲律宾武术、摔跤、空手道及泰拳。他用西式方法训练自己,打沙包之外,又连续跳绳数小时,把身法磨练得更敏捷更灵活。他搜罗丰富藏书,各门各派应有尽有,又钻研阿里的擂台拳赛片段,深信自己终有一天,要与他好好打一场。
    李小龙为了把功夫拍得更好看,不惜一再求变。纵使他偏爱咏春派的下路踢法,但上路踢腿在银幕上也能虎虎生风。由于他的苦心钻研,这一招终于成了他自己的明星标记,此即所谓“李三脚”。日本空手道的叫喊声也让他借用过来了,那一声出手很像鸟儿啁啾的尖叫,不仅有助他凝聚全身力气,还提高了打斗的戏剧性。此外,他的动作快得不可思议,和人斗快时,喜欢在对方合拢手掌前拿掉其掌心的硬币。银幕上,李小龙由出拳到收拳往往只需六格画面,仅相当于l/4秒。
    不管摄影机怎么喜爱李小龙,也抵不过他爱自己的程度。他在影片中神化自己的程度一部赛过一部:《精武门》以定格镜捕捉他迎向一轮子弹凌空飞起的样子,《猛龙过江》在罗马竞技场决斗,《龙争虎斗》在镜房内给自己的重重镜像包围……李小龙沉迷明星梦,更于1969年白纸黑字写下了“矢志不渝大目标”:“我李小龙会成为美国收入最高的东方巨星,而我的演出会是最刺激精彩的,我将竭尽所能,把演员本份做到最好。1970年开始,我会举世知名,到1980年会赚够1000万美元,然后随心所欲生活,安享内心平和与喜乐。”
    追寻李小龙不同的别名,以了解他一生事业的不同面貌,是一桩有趣的事情。他1940年出生时(中国生肖属龙),护士提议给他改名为“布鲁士”(Bruce),也就是其后他在美国人所共知的英文名字;李小龙原名李振藩,有“扬名海外”的意思;在家里,母亲叫他“有时停”,即“总不会乖乖坐下来”;姐姐则戏称他做“小龙”,小龙更成为他自童星开始便已沿用的艺名。
    苦头吃尽虫变龙
    成龙原名陈港生,就是“香港出生”的意思,六岁开始便在香港于占元中国戏剧学院寄宿,双亲则在海外工作。戏剧学院训练严格,成龙除要学京剧唱做外,还要苦练武打与杂耍。李小龙曾到美国深造,沉迷阅读又爱藏书;成龙则从未正式入学校读书写字。戏剧学院解散后,成龙与几个师兄弟在电影界找到工作,他们甚至还曾替李小龙的影片出过力。成龙最初在嘉禾当龙虎武师,其后逐渐冒起,先当上武术指导副手,后更担纲主演,成为众多的李小龙的模仿者之一。直至给独立制片人吴思远借去拍功夫喜剧片《蛇形刁手》(1978)后,成龙的事业才如日中天,没多久,便成为香港叫座力最强的影星,更在《笑拳怪招》(1979)中当起导演来。
    成龙这个艺名有“变做龙”的意思,从中也道出了他的难题:怎样才可变做李小龙第二,却不要再做他的翻版?于是,成龙决心反李小龙英雄形象之道而行之。他没完没了地一再解释:“李小龙腿踢得高,我则踢得低;他是个无敌英雄,我只是个倒霉的小人物;他的戏紧张认真,我的则轻松活泼。”
    李小龙在戏里必定天下无敌,因此剧情总是安排他迟迟才跟大反派正面交锋:若非他不愿出手,便是对大反派的恶行懵然不知,又或有小喽罗打头阵。相反,成龙习惯在功夫片里初以天资聪敏却尚未成器示人,剧情总以拜师学艺铺展,为击败武功高强的对手,他除了要学会纪律,还须刻苦耐劳,而大战结果也往往只是险胜。在《蛇形刁手》、《醉拳》(1978)及其他影片中,成龙实际上都要经历“由虫变龙”的过程,尝遍苦头,武艺方才精进。他由是创造出另一个英雄版本:强调不屈不挠、不怕吃苦的美德。
    李小龙的目标是实战中取胜,所以觉得没有懂杂技的需要,如要拍飞身翻滚的镜头,便由替身上阵。相反,成龙与师兄弟元彪与洪金宝,皆是出色的杂技演员,他们与戏剧学院其他毕业生在70年代末的功夫片中,引发了一股花巧的特技潮流。
    成龙与李小龙一样,也修练不少门派的功夫,除南、北派国术外,还有韩国合气道与日本柔道,可他却只管将自己的功夫叫做“杂碎”,从没想过自立门户:“从影以后,便只管把各家各派武艺混在一起。”
    成龙在《师弟出马》(1980)的尾声,要与金脚带交手,那一场展现了他喜剧形象的另一面——永不言败的顽强斗志。历时17分钟的打斗,观众都看得疲累至极,成龙除遭拳打脚踢、掌掴膝撞外,还给硬拖重踏,挨揍翻滚,甚至倒地不起。他在无计可施之下吞嚼烟草汁,突地变得力大如牛克敌制胜,飞腿把金脚带踢出了整个宽银幕画面。成龙往往如是,因不肯认输才能取胜。但打斗过程中他犹如人肉沙包吃尽苦头,惨叫呻吟。与清心寡欲的李小龙殊异,成龙形象的过人之处,就是吃得苦中苦,他接受访问时说,那是自小接受地狱式训练学回来的本领。如果李小龙是极度自恋者,成龙就是极端自虐狂。他说:“我为痛苦而生,即使年轻时,便已爱上痛苦了。”
    成龙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的率真个性及打不死的精神,仿佛正是为了象征香港的现代形象而塑造;而香港形象的另一面,也体现在成龙的处心积虑地走国际路线上。李小龙已把《猛龙过江》的故事背景选在罗马,但成龙才真正足迹遍全球。他的影片中的战场除伸展至日本(《霹雳火》,1995)、俄罗斯及澳洲(《警察故事4之简单任务》,1996)外,还直达北美(《红番区》,1995),甚至远至南非(《我是谁》,1998)。此外,《警察故事3之超级警察》(1992)从香港到内地,再到马来西亚;《飞鹰计划》则横跨亚、欧两洲,更远走撒哈拉沙漠。同时,成龙对于一部“国际片”要有什么卖相胸有成竹。他对包装的重视,不仅显示香港文化对国际水平的触觉愈来愈敏锐,还反映香港电影业正努力制作更多外貌专业的影片。
    踏入上世纪90年代,成龙已变成香港的象征。踏入启德机场,旅游协会的海报便在眼前,上面有成龙笑脸迎人,双手抱拳作功夫式见面礼。警察公关部的电视节目,在映出工作人员名单时也播出《警察故事》主题曲。成龙除呼吁市民捐血外,还鼓励学生认真求学,他的影踪无处不在。此外,他亦销售与人合作出品的茶叶,为三菱推销汽车,还一度在自己的“明星店”内推出特制的成龙尺、书包及笔记簿等等。1995年香港
    电影金像奖颁奖礼上,他大大咧咧在嘉宾名板上签名,签得比谁都高。成龙喜孜孜地到处推销自己,却没有令观众疏远他。
    (摘自《香港电影的秘密:娱乐的艺术》[美]大卫·波德威尔著何慧玲译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35.00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