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写实的、“有生活”的题材,越难驾驭。这需要作家真的有见识,亲临其地,亲见其事,然后才能万无一失,经得起各方推敲。如今读者的平均文学素养,已和几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作家想要在这些读者挑剔的眼光下全身而退,肚里没有些源自生活的“干货”,只靠坐在书斋里拍脑瓜,怕是行不通的。 想起来前几天和同事闲聊,说到我们的作者中有这么一类,虽然不是科班出身的专业作家,却是在自己本职工作的行当里,浸淫了十几年。如今提起笔来,凭着这一亩三分地的积累,竟也写出不逊色于“老作家”的文章来。 有趣的是,从读者的反馈来看,比起空泛的抒情和玄想,正是这种“有生活”的作品更得偏爱。毕竟没有几十年的生活历练,有些文章是写不出来的,哪个“动作”难度系数更大,掌声应该给谁,读者们心里自有一杆秤。 由此可见,纯粹的“书斋作家”,日子恐怕会越来越难过了。读者越发见识广博、目光如炬自不待言,如今又有许多在生活中积蓄多年“绝活”“干货”、意图厚积薄发的“后起之秀”,闯入了文学创作的赛场。十指没沾过阳春水、裤脚上没粘过泥巴,吹吹空调喝喝茶水就能完成的轻巧写作,对读者的吸引力只会越来越少。怎么办?只能自断坦途、迎难而上,转头回到火热的生活之中。 难的,是“有生活”;难得的,也是“有生活”。毕竟,难得难得,不难,又怎么会“得”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