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法兰西的荣耀——评西蒙娜·韦伊《一生》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汇报 阿芮 参加讨论

    在反映“二战”集中营的电影中,意大利导演罗伯托·贝尼尼的《美丽人生》堪称经典。而西蒙娜·韦伊——这位深受爱戴的法兰西女院士告诉人们,此片纯属虚构:“集中营里没有任何孩子能够待在父亲身旁,没有任何囚犯经历的解放类似这部电影收尾时神奇可笑的大团圆结局。”在2007年出版的自传《一生》里,韦伊女士如是说。
    面对艺术的“再造”,历史的亲历者是有资格予以反驳的。
    1944年春天,西蒙娜十六岁,刚参加完中学会考后的第二天,被强行占领尼斯的盖世太保逮捕。不久,她和母亲、姐姐被辗转运往奥斯维辛,关押在比克瑙集中营。她们被派去参加土方施工,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以上,几乎没有吃的。这一切算不上最惨,要知道在1944年的4月和5月,分批运来的几十万犹太人抵达此地即被直接送进毒气室,老人、儿童无一幸免,能活着进集中营,已属幸运。1945年初,强弩之末的纳粹党卫军命令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有囚犯汇合,大约六万人经历了一场长途“死亡跋涉”,西蒙娜称其为“幸存者真正的噩梦”,“当时的气温大约零下三十多度……那些倒下的人立刻被枪杀”。差不多有一半人死于沿途的寒冷和饥饿。大部队穿过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德国,最后到达卑尔根—贝尔森集中营——一个没有管理、没有最起码的医疗,连食物和水都很匮乏的地方。饥饿加上爆发的传染病——斑疹伤寒,导致大量的死亡。4月17日,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解放那天,英军进来,惊愕地看到尸体摞成堆,骨瘦如柴的人奄奄一息——“我们没有任何欢喜的叫喊,只有寂静的眼泪。”
    战争结束了,和许多人一样,西蒙娜原本拥有的幸福家庭生活已荡然无存。母亲在集中营感染伤寒去世,同样被捕的父亲和哥哥则可能死于立陶宛的考纳斯。带着无法抹去的记忆创伤,她开始了新的生活。研习法律,结婚生子,努力工作,这位立志成为律师的巴黎政治学院高材生事业上可谓高歌猛进:监狱法官,卫生部长,欧洲议会主席,宪法法院委员……从1957年到2007年,西蒙娜为历经五届总统的法国政府足足服务了半个世纪。但是,与其把这一切看成当年集中营的幸存者所书写的政坛传奇,不如说,这是一位坚毅、正直、务实的女性在矛盾重重的时代不断啃噬难题的战斗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