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不是诗歌归来,而是从未离开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光明日报 熊培云 参加讨论

    
     《我是即将来到的日子》 熊培云著 新星出版社
    我时常怀念20世纪80年代,那是一个由封闭渐渐走向开放的年代,一个理性与心灵的花朵并蒂绽放的年代。而我自称是“80年代的遗民”,多半是因为自己年轻时喜欢过诗歌。1988年也就是我15岁的时候,我曾经背着自己装订的一本诗集去百公里外的九江日报社投稿。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我与世界的恋爱,从那时候开始。
    一
    刚上大学的时候,我也写过一些诗,甚至自制了一件“诗朋酒侣”的文化衫。但那段岁月,于我并不美妙,整个时代氛围也不是很好,我说自己是“路迢迢,海角遥遥,校园是天涯”。走在校园里,也热爱文字,却找不到一种归宿感,最严重的是满腔热情没有栖息之地。而工作以后的写作,因为职业与生计的原因,几乎与诗歌绝缘,虽然我的文字里仍保留着一些诗意的东西。
    而后来的时代,由于种种原因,诗歌在中国几乎可以说是落荒而逃。越来越多的人说“诗歌死了”,我也渐渐淡漠了诗歌。直到有一天,很偶然读到里尔克的《沉重的时刻》。诗中云:
    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哭,
    无缘无故地在世上哭,
    在哭我。
    此刻有谁在夜里的某处笑,
    无缘无故地在夜间笑,
    在笑我。
    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走,
    无缘无故地在世上走,
    走向我。
    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死,
    无缘无故地在世上死,
    望着我。
    读罢,我心底的那根琴弦再次被拨动。浸透在这首诗里的慈悲、无望与人类永恒的命运,深深地击中了我。我写过那么多评论,在这首诗面前,我写过的一切瞬间灰飞烟灭。抬头看自己的书架,大学毕业以后的十几年来,我几乎没有买过一本诗集。对于我而言,这是一件十分羞愧的事情。
    好在迷途知返。这两年我不仅读诗,也开始恢复诗歌的写作。我说这同时是我的报恩行动,我要报答文学给予我的恩情。年轻的时候,我受过雪莱、泰戈尔、海顿斯坦等诗人的哺育,是文学恩泽了我的灵魂。
    由于在各地有一些讲座,我总是飞来飞去。有一天我突发奇想,为什么不在天上写一首诗?这是一个浪漫的想法,当我“回到人间”,地面上多了一首诗。这也是一种诗意的人生安排。我在《我是即将来到的日子》的后记里提到,如果飞机失事了,我至少可以这样理解——我是在写一首诗的时候离开这个世界的。
    另一方面,写了很多年的评论,“道理都讲完了”,有时候真是厌倦了。写诗对于我而言,其价值更在于自我的建设。诗人叶芝曾经说过,人们在与别人的争吵中创造了辩论术,而在与自己的争吵中创造了诗。我不是这样的。我写评论的时候只与自己争吵,不与别人争吵。我对自己的要求以及最大的乐趣都是明辨是非,而不在于说服别人。而我在写诗的时候,只负责倾听自己的声音,不与自己争吵。
    换句话说,写评论的时候,最重要的是逻辑与事实,争辩是必须的。而写诗的时候,面对的是心灵,其重视的是意义,最要紧的是跟随。在诗歌中,我要面对的不是外界将给予我什么,而是我内心想要什么。而这些年来,我之所以能够从容地面对周遭的一切,就在于我内心从来没有失去诗意的世界。如我在《最后的世界》一诗中所写的,“我愿我最初的良心与我最后的世界须臾不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