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西线无战事》 书里书外的战与事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新京报网 newdu 参加讨论

    
        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Erich Maria Remarque),一战期间在德军中服役并负伤,时年18岁。1929年出版《西线无战事》。
    
     1930年版奥奖电影《西线无战事》剧照。
    
     《西线无战事》德国初版封面(1929年)。
    十九岁的保罗·博伊默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西线战场上的一名德军士兵。学校老师饱含爱国激情的演讲感染了学生们,全班同学都自愿报名参军。西线战场上,这群十八九岁的小男生学会了如何通过声音辨别不同的炮弹,如何在险恶的条件下充饥,如何与死亡,搏斗。一次短暂回乡休假的经历让保罗意识到战争在他身上引发的变化。他根本无法与家人谈论士兵们在前线战壕里所经历的一切惨痛,根本无法再融入正常的平民生活之中。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的七个哥们儿一一阵亡,有的被连环扫射击中,有的吸入了毒气,有的在一对一搏斗中不敌对手。1918年10月,在战火即将停歇之时,保罗也牺牲了,刚满二十岁不久。“那是如此沉寂、安宁的一天。军方战报上因此只有一句话:‘西线无战事’。”
    一本书与一代人
    “那些树枝上挂着好几个死人。有一个赤裸着身子的士兵蹲在一根粗大的树杈上,头上还戴着一顶钢盔,要不他就毫无遮掩了。他只有半个肢体,即上半身,坐在那上面,两条腿已经没有了。”
    这个故事对大多数人来说想必并不陌生。这便是曾被改编为奥斯卡名片的《西线无战事》(Im Westen Nichts Neues,英文片名 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1929年1月29日,德国乌尔施坦出版社(Ullstein Verlag)发行了作家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Erich Maria Remarque)的小说《西线无战事》。作者在书中描述了战争的残忍:在一战中首次被大量使用的毒气对人体的蹂躏,被尸体完全掩盖住地表的战场,以西线出名的消耗战战壕中悲催度日,部队医院中满布着血腥味的日夜;他描述了战争于人心理的摧残:对敌人炮弹的畏惧不分昼夜,饥渴交加的身体状态已成日常,人变成了受惊的动物,只懂得满足自身最原始的需求。与海明威在《太阳照常升起》、菲茨杰拉德在《尘世乐园》中描述的一样,雷马克笔下的,是一战中“迷惘的一代”。
    小说一上市便引发了德国文学史上至此从未出现过的轰动——在短短的十一周内,发行量就达到了45万册,并仅在同年被翻译成26种语言。至今,小说已在世界范围内有50多种语言的译本,总销量估约超过2000万册。
    十年磨剑,一时纸贵
    作者雷马克于1898年出生于德国奥斯纳布吕克的一个装订工人家庭。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响。1916年,十八岁的雷马克被征入伍,1917年6月被派往西线。仅在约一个月后,雷马克被散碎的弹片击中负伤,被送往部队医院。康复后、在医院办公室就职期间,雷马克开始构思起草一部有关战争的小说。《西线无战事》的最初构想很有可能就源于此。战争结束后,雷马克退伍。他拒绝了所有的军功章,到北德一个小镇上当了一名教师。人们通常会以为作者会趁着记忆尚新的时候将已有构想的作品一气呵成。但雷马克真正开始着手写作并完成《西线无战事》时,已是整整十年之后。在这十年间,雷马克出于不为外界所知的原因,暂停了对战场情景的反思,把小说的初构搁在了一边。有谣传说雷马克在1927年末,1928年初利用每天下班后的时间,仅在六周内就完成了手稿,并且没有任何修改。但此说并不属实。
    1928年初手稿完成后,雷马克首先将其投给了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声望最高的出版人,塞穆尔·费舍尔(Samuel Fischer)。费舍尔虽然对其文学价值给予了充分肯定,但认为雷马克的题目落后于时代,有关一战的作品已丧失了读者群而拒绝了他(后来,费舍尔自己承认这是他出版人生涯中最为严重的失误之一)。经朋友介绍,雷马克将稿件投至乌尔施坦出版社。乌尔施坦出版社虽然与他签订了出版合同,但却并不看好此书的销量。雷马克签署的出版合同里有这样一条:如果书的销量跟不上,雷马克将义务为乌尔施坦出版社旗下的报章杂志从事新闻记者工作,以抵消他得到的预付稿酬。
    1928年末,乌尔施坦下属的福斯报(Vossische Zeitung)开始刊登《西线无战事》的预印本。谁都没料到的巨大成功从此开始。上千位读者来信表示,雷马克对战争不加任何渲染及修饰的描述正是他们所需要的。福斯报的印数不断上升,报社甚至凭此脱离了财务赤字。等到1929年初,书真正发行上市时,出版社已收到三万册预订。为能跟上订购量,乌尔施坦曾一度委托六家印刷厂同时印刷。
    躲不掉的政治与宿命
    树大招风。《西线无战事》在预印期间收到的几乎都是肯定性的评论,无论评论者的政治倾向如何。但随着印刷量的增加,批判的言论也随之而来。右派人士认为,作者凭借《西线无战事》有意玷污德意志前线士兵的形象。左派则认为,雷马克仅仅将战场描述成了一种冒险,却对引发战争的各种社会因素未施任何笔墨。各派别的争论升级后,作者本人也受到了抨击:有人认为雷马克根本没有亲身经历过他所描述的战争场景,而是偷了一位阵亡士兵的手稿。对于各方的攻击批评,作者并未予以还击,只一再强调自己的书并不带有任何政治倾向,就如他在开篇语中所写的一样:“这本书既非要控诉,也非要忏悔。它只是一次描述一代人的尝试——被战争毁了的那一代人,哪怕他们有幸躲过了战争的枪林弹雨。”
    1930年,好莱坞导演里维斯·迈尔斯通(Lewis Milestone)将其搬上了电影银幕。但在当时纳粹党已显破竹之势的德国,该片遭遇惨淡:纳粹党的冲锋队在戈培尔的命令下冲进影院投放臭气弹和小白鼠,羞辱观众;议会在修订有关影视法规后,重将本片定为“有损国家形象”而将其禁播。雷马克的作品也被纳粹列入“有害及不受欢迎之文献”,在1933年的焚书事件中被公开烧毁。此外,纳粹还散布出雷马克是犹太人的谣言。1938年,雷马克被开除德国国籍后前往美国。人大概是易得健忘症的动物。在次年开始的另一场世界战争中,超过六千五百万人失去了他们的生命,是一战死亡人数的六倍有余。
    雷马克在一次采访中说:“我之前一直以为,每一个人都是反对战争的,直到我发现居然真有人支持战争,尤其是那些不用自己上战场的人。”
    【赏析】
    西线无战事
    几个钟头简直太漫长了,他依旧不停地咳喘着,人要是真正都完全死去并不是那么迅速的事——他的死就太艰难了,我很清楚他确实已经不可救药了,我真的渴望看到他能继续活下来,但他中午时弥留的呻吟声使我的想法落空了。现在手中要是还留着那支手枪,我肯定会给他一枪,但我却没勇气用匕首杀死他。
    ……
    在此之前我从未曾亲手杀死过人,他是我第一个杀死的人,我此刻能看真他的全部。别人包括克托、克洛普、米罗都曾下手用枪打死对手,也有不少人在肉搏战中刺死对方,而我却是第一次。
    我心情极为矛盾,每一次呼吸我都觉得这个弥留不久的人,还在用一把无形的小匕首狠狠刺着我的灵魂,也刺着每一寸时光。我真想帮他活下去,在这个大泥坑里一声不吭地听他的声音,看他模样,让我非常难受。
    他大约是在午后三点多钟死去的。
    很短一段时间里我觉得很轻松,呼吸顺畅,但很快孤独的寂静更让我陷入煎熬,我真想那不休的咳喘声又时高时低、时长时短的在周围响起。
    ——《西线无战事》第九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