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严歌苓:矫情的“不为影视写作”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山西日报 newdu 参加讨论

    原标题:严歌苓:矫情的“不为影视写作”
    原标题:矫情的“不为影视写作”
    文学创作与影视剧本的创作,在外行看来,根本就是一种事物的两种不同形式:都是文字写作,都在讲故事;但在内行看来,却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不同事物:创作的理念不同,表现的形式不同,文本的结构不同,对运用文字的要求也不相同。
    毕竟同为文学作品,二者还是有着诸多共通之处的,形象地说,这就如一条河的两岸,虽然二者各居一边,但二者之间,还是可以搭建起一架互惠互利的桥梁的。
    自从电影、电视诞生以来,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的文学作品数目不在少数:从早些年的《芙蓉镇》《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到近些年的《红高粱》《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青衣》《秋菊打官司》《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以及我国的四大名著《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等,这些文学作品的被改编,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电影、电视剧的题材和内容,提高了电影、电视剧的审美层次;另一方面,电影、电视剧的播放,又加速和扩大了文学作品的普及,而对于一些经典或者优秀的文学作品而言,电影、电视剧无疑是形象地解剖和展示了原著的精髓,或者是向观众(读者)提供了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原著的可能。说到经济方面,更是电影、电视剧收获了票房、原著增加了书的销量。这样的结果,无论对电影、电视剧一方来说,还是对原著作者一方来说,应该都是满意的,且还不说,一部成功的电影、电视剧,瞬间捧红了导演和男、女主演,也让名气或许不是很大的原著作者一夜之间爆得大名,按现如今时髦的话说就是,达到了“双赢”,甚至“多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