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民认为,一位好的作家,必然会从自己的体验和思考出发来感受外部世界,“我”在哪里?“我”的立足点在哪里?它肯定是有一个“根”的,这个“根”就是地域文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些必然深深扎根于作家的心灵之中,哪怕他不是有意识的表达,无形之中也决定了他感知世界和认识人生的眼光和尺度。更何况,鲁迅是非常自觉地在挖掘国民的灵魂,包括他家乡的历史和文化。在他辑录的古籍中,就有一本《会稽郡故书杂集》,里面收录的都是关于他家乡古代时的文献资料,可见他的关注点。”在周立民看来,一个有“我”的作家自然而然会对世界和人事发表属于他自己的看法,这种“融入”和“结合”是自然而然的。 “师徒”之间 鲁迅与萧红艺术直觉相似 惺惺相惜不足为奇 谈到在萧红的文学创作道路上,鲁迅所充当的伯乐和导师角色,周立民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说,萧红的才华是显而易见的,而以鲁迅所具备的艺术敏感,他会欣赏萧红不足为奇。况且,文人之间的惺惺相惜,在那个时代一点也不奇怪,“胡适、徐志摩、沈从文、巴金,都是这样帮助朋友和提携年轻人,这样的例子能够举出太多太多。 ”有人说鲁迅和萧红之间“心有灵犀”,周立民觉得,两个人最大的相似之处,就是对艺术的敏感,“这是一种很难拿什么去量化的感觉,说白了,就是同样一件事情,这样看就是美的,那样弄就是别扭的,这是一种出自天性加上后天训练综合而成的直觉。从作品上看,两个人都有着非常好的这种艺术直觉,我相信这样的人在一起,一谈就通,或许就是大家说的‘心有灵犀’吧。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