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陈梦家学术论文集》:只管唱过,只管飞扬 ——写在《陈梦家学术论文集》出版之际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华书局 王世民 参加讨论

陈梦家已经出版的部分著作。
蔡华伟制图

陈梦家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古文字学家。他出生于1911年4月20日,逝世于1966年9月3日。今年是他诞辰105周年,也是他离世50周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的《陈梦家学术论文集》是对他最好的纪念。我们特约请多年整理陈梦家学术著作的王世民先生讲述其人其事。 
    ——编 者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陈梦家是新月派的著名诗人,他的成名之作《梦家诗集》出版时,还不到20岁。1934—1936年,陈梦家在燕京大学跟随容庚教授开始古文字学的研习。1935年,他开始接触殷周铜器实物,并于1939年投入全面的研究整理。1944秋陈梦家利用到美国芝加哥大学讲授中国古文字学的机会,致力于收集流失北美和欧洲的中国青铜器资料,1947年回国后继续从事他所热爱的学术研究。无论是作为一个用优美的现代语言感怀抒情的诗人,还是与古老的甲骨文、青铜器打交道的学者,陈梦家都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精神遗产。
    (一)
    由于“文革”的发生,陈梦家在学术的黄金年龄罹难身亡。稍感安慰的是,他一生积累的宝贵资料、许多著作的刊印本及未刊遗稿,都幸免于难,由其夫人赵萝蕤先生全部无私地捐赠给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所对陈先生的学术遗产极为珍视,1979年重新建立学术委员会的第一次会议上,即在夏鼐先生的提议下,决定由张长寿、徐苹芳和王世民组成编辑小组,立即着手整理陈梦家遗著。此后,张、徐二位均另有繁重的学术任务,长时间的实际工作主要由本人承乏负责。这是由于当时我既是考古所资料室的负责人,直接保管陈梦家的遗稿和资料,又是陈先生开创的《殷周金文集成》项目负责人,义不容辞地担此重任。首先是组织金文组内外数人,整理70万字巨著《西周铜器断代》的未完稿。而中华书局方面,先是迅速出版陈先生亲自编定的《汉简缀述》(徐苹芳整理),并再版了《殷虚卜辞综述》和《尚书通论》等书。继而进一步制定了“陈梦家著作集”的出版规划,决心将其专著、论文、散文、诗歌等,全部重新校订、整理出版。
    这部《陈梦家学术论文集》,是根据中华书局的倡议编集的。全书80万字,收录了陈先生已经出版的几部专著以外的全部论文,包括他25岁到35岁,即早年发表的论文26篇;五六十年代几部专著出版以后发表、以及根据遗稿整理的17篇。(另有《中国文字学》,因篇幅较多,已提前单独出版。)这本姗姗来迟的《陈梦家学术论文集》和之前已经出版的多种学术专著贯通一气,可以使我们更为全面地了解陈梦家的学术思想与学术贡献,而且为学术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史料。
    陈梦家先生有着良好的学术习惯,集中保存有历年发表论文的抽印本,无需我们四处翻检。我手头又有他在1957年秋亲自给予的一份论著目录。在此基础上,补充1957年以后发表的论文,以及已经整理和有待整理的遗稿,便草拟出论文集的目录,经与张长寿先生洽商而最后确定。
    (二)
    陈梦家1956年10月在回顾自己的治学道路时说:“我于二十五年前研究古代的宗教、神话、礼俗而治古文字学,由于古文字学的研究而转入古史研究。”(见《尚书通论》)这一心路历程在这本论文集里得到了明晰的反映。
    《古文字中之商周祭祀》是陈梦家先生公开发表的第一篇论文。陈先生在文中,首先对当时甲骨学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回顾,他指出早期甲骨文研究分为三类:一为文字、文例之研究;一为以甲骨文为史料进行古代社会史之研究;一为商、周两族关系之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殷周关系的研究可从商周祭祀之比较、商周官制之比较、商周文例之比较三个方面展开。关于商周文例、官制之异同,该文已略作述论。陈先生对这两方面的研究状况不甚满意,故而后来在《殷虚卜辞综述》的第二、三章及十五章分别做了深入细致的讨论。在《西周铜器断代》下编的周礼部分,也辟出职官的专题。在商、周文例及官制都相对明晰的前提下,再去进行商周关系的研究,自然客观、深入而且富有体系。然而在《殷虚卜辞综述》及《西周铜器断代》中并未再专门论及商周祭祀,想必对早年商周祭祀的研究大体上是满意的。故而《古文字中之商周祭祀》可看作是陈先生以商周祭祀的视角来研究商周关系的代表作。
    陈梦家研究甲骨文而兼及殷周金文,在金文研究上继承和发展了郭沫若的“标准器断代法”。由于陈先生是老一辈青铜器专家中唯一前往欧美广泛考察、亲手摩挲实物最多的学者,对殷周铜器见多识广,运用类型学分析与金文考释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系统研究,而铜器断代工作的体验,又使他深感甲骨文研究也要从断代入手。1953年来到考古所以后,陈先生更因田野考古氛围的熏陶而改进研究方法,注意考古类型学分析,关注铜器的出土情况和组合关系,强调同出的随葬陶器和礼制方面问题。这些在上世纪50年代发表的关于甲骨断代学、殷代铜器等文章中,都有明显的体现。
    陈梦家先生主持居延汉简的重新整理,编撰《居延汉简甲乙编》,同样体现了考古学的研究方法。他在弄清楚出土地点的基础上,结合有关遗址的情况,复原汉代边防线上障隧系统的布局与结构。同时,又突破支离破碎的片断考证,开拓了复原簿册的文书学研究。一系列研究成果,集合为《汉简缀述》。由于居延汉简涉及汉代的里制和亩制,陈先生又关注起古代度量衡问题,搜集有关考古资料,写了一系列札记,已经发表的《战国度量衡略说》《亩制与里制》两篇文章,是他这方面的重要成果。
    论文集中的部分文稿是陈梦家先生生前未曾发表过的,如《战国楚帛书考》《叔尸钟镈考》《博古图考述》等,前几年我曾整理发表。个别首次与读者见面的《秦刻石杂考》《汉简小学彚考》《汉代铜器工官》等,则是中华书局的编辑认真整理的。这些均系未定或未完文稿,整理过程中也未作更多的处理,其中难免有不完善之处,敬希读者见谅。
    (三)
    纵现陈梦家先生30余年的治学经历,涉及古文字学、古器物学和古史研究的多个领域,这本论文集即括其广博而谨严的一部分成果。陈先生治学的突出特点是,在最大限度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触类旁通,扎扎实实地开拓、出新,以期建立自己的体系。
    陈梦家先生撰写的大量论著,没有一篇是即兴之作,他总是胸怀远大的学术目标,以极大的魄力,有计划地进行多方面探讨,由此及彼,逐步深入。为了总的目标,需要触及什么领域他就会彻底梳理什么领域的已有资料和研究成果。他的《殷虚卜辞综述》《西周铜器断代》等诸多著作表明,他一贯追求的学术目标是“史料利用之科学全面,研究方法之审慎客观。”
    陈梦家研讨每个重要问题的时候,都注意充分掌握已有的原始资料和研究成果,力求在前人的基础上前进和提高。他善于汲取诸家之长为我所用,因而常能取得后来居上的效果。如果有学者对自己的著作提出批评,他总是择善而从。他常说,做学问不是一个人能够包下来的,大家动手才能把楼盖起来。
    中华书局为这本论文集的出版做了很多细致、精微的工作,从体例安排、原稿校勘,到具体文字的处理,无不体现他们的专业素养、职业追求。论文集中有大量的引文和古文字需要校对和处理,这些工作枯燥、繁琐,颇费精力,他们付出的艰辛令人感动。
    陈梦家先生掌握材料的本领令人望尘莫及。他搜集了流散欧美的几千张中国青铜器的照片,编撰了《美国所藏中国铜器集录》一书,曾被改名为《美帝国主义劫掠的我国殷周铜器集录》内部发行,现在已用原照片重新扫描、整理。他原用英文撰写的《中国铜器综述》书稿,也已翻译完毕,交中华书局,相信很快将与读者见面。
    “只管唱过,只管飞扬”,这是陈梦家先生早年的诗句。斯人已逝,山高水长。我至今还记得60年前初到考古所时,陈先生曾谆谆教导我,“从事学术研究不能是八小时工作制,需要除掉吃饭睡觉全部精力投入。晚上就是出去看戏,回家至少也可再工作两个小时。”陈先生才思敏捷、方法得当,再加上这异乎寻常的勤奋,自然著作等身贡献卓著。我们后辈学人怀念他,就是要更加珍视他的学术遗产,弘扬这些遗产中所蕴含的伟大精神。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