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报》:历史的迷人之处
日期:2008-09-25 作者:夏厦 来源:文学报 |
|
|
|
|
|
|
|
|
|
|
夏厦 2006年被广大网友戏称为“明”年。因为从这一年始,很多写手都在写作关于明朝的文章,并在网上大规模连载。这些文章在网上被点击超过一定数量后,就会被某个出版社看中,书作者也可能一炮走红。写作《明朝那些事儿》的当年明月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四川作家聂作平的《1644:帝国的疼痛》就是这样的背景之下出版的一部有关明史的新作。 公元1644年,岁在甲申,这是一个不平常的年头。在北方,李自成攻进北京,明末帝崇祯在景山自杀殉国;紧接着,就是山海关清兵、吴三桂和李自成的三方大混战,结果是清朝入主中原,李自成退出北京。在中国的南方,有短命的南明小朝廷,以及各地爆发的轰轰烈烈的反清运动。古老的中华大地,在经历了明朝不短的276年统治之后,再一次被异族征服。从崇祯的亡国到李自成的失败;从努尔哈赤及其子孙们的成功到南明小朝廷的君不君臣不臣;从中国传统文人在明亡以后的不同反应再到底层民众因反对剃发令而起事的“明知势不可为而为之”的慷慨悲壮,作者从六个不同的角度,以一个专业作家特有的清新细腻却又略带沉重的笔调,向我们娓娓诉说了一个悲壮时代的历史剪影。这个悲剧,用作者的话,“不仅在于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王朝走向了灭亡,更在于纯正的古典精神到此划上了一个永远的句号”。 以往的大多数历史作品,在涉及晚明这段短暂而风起云涌的历史时,总是习惯于从处于高位者的角度来看待大明王朝衰亡的历史真相。在这些历史作品的影响下,人们倾向于认为崇祯是一个有抱负有志向,渴望成为中兴之主却阴险尖刻缺乏才能的末代君主;多尔衮是一个巧妙利用了明朝君臣之间内部矛盾而顺利入关的少数民族枭雄;李自成在北京的失败,无疑将他农民军起义领袖的身份变成了他永久性的历史定位;而说到也许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汉奸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往往是跳入人们脑海中的第一句话。这告诉我们,无论是对于明亡的悲剧,还是对于处在明末清初这段动荡岁月的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都是早有定论的了。重新叙述一遍的价值,也许仅仅是重复前人的话语。而像当年明月,则用搞笑轻佻的话语,来转移读者的注意力。 本书作者,在从以往传统的三个方面——即崇祯、清军和李自成的农民军——探讨了晚明的局势之后,又以底层人民的视角,叙述了国破家亡之后知识分子的痛苦和升斗小民的挣扎。他不再只是把关注的目光放在那些换一个主子仍然可以享受荣华富贵的达官显贵们的身上,也没有花过多的篇幅去强调当时大儒们对于“亡天下”的悲痛之情。作者将他的关注点更多地放在了江阴这座小城中人民为了反对“剃发令”而作出的必将失败的抗争。一个仅二十多万人口的江南小城,在清军的包围下抵抗了81天,给清军带来了七万五千人的伤亡。江阴这座城市的玉碎,让我们想起了史可法守护的扬州,想起在有南明朝廷正规军防卫的扬州,清军仅仅用了两天时间,就攻破了扬州那比江阴坚固得多的城墙。很多人只知道史可法的誓不降清,最后以身殉国;他们不知道的是,本来肩负有守卫扬州城以及城内几十万百姓任务的史可法,在清军即将攻城的最后关头,最关心和惦记的,却是自己的身后之名。以几十万扬州城百姓的性命为代价,史可法终于名垂千古。但古老的中华民族的气节,却靠着江阴人的牺牲,得以延续下去。作者以有意无意的笔法,在江阴和扬州这两座江南名城之间做了一番巧妙的对比。 《1644:帝国的疼痛》既没有网络写手的故意搞笑,也不像书斋教授那种希望放下身段却又扭捏的拘谨。读一本书,最重要的是能激荡出新的想法。毫无疑问,这也正是历史的迷人之处。 (《1644:帝国的疼痛》聂作平/著,中华书局2008年5月版) |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