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读书周报》:人间温情与自由悲歌
2008-12-05 作者:孙长清 |
■孙长清 《》[澳]穆斯塔芬著 李尧郇忠译 中华书局2008年10月版 有人说:“今天的历史就是昨天的政治,今天的政治就是明天的历史”。我们跳不出历史,也无法选择自己生活的时代,但解密与还原历史背后的真相,无疑会为我们认识那个时代以及那个时代的人和事,带来更直观更可信的效果。出生在哈尔滨,成长于澳大利亚的俄罗斯裔作家玛拉·穆斯塔芬,凭借顽强的毅力,从一张发黄的家族照片开始,通过在幽暗的档案馆中发现的前苏联内务部的“哈尔滨档案”,经过千辛万苦的走访,揭开了一段尘封了六十多年的历史真相。她发现的“哈尔滨档案”,不仅揭开了家族悲惨命运的秘密,更将“哈尔滨人”惨遭大清洗的惊天内幕公之于世。 全书共分十六个章节,用档案材料、照片、书信文件和回忆记录等形式,勾勒出一部厚重的家族史。在作者手里,历史更像一幅幅画卷,随着她冷静的叙述徐徐展开:20世纪上半叶,数以万计的俄罗斯人移居到以哈尔滨为中心的中国东北地区。1930年代后,由于政治局势的风云变幻,3万多个在中国生活多年的持苏联护照的俄罗斯家庭离开中国,返回他们向往的祖国。1937年6月,针对帮助德国和日本从事经济破坏和叛国活动的犯罪分子的大清洗运动开始,很快从苏联上层领导波及到全国,包括主人公奥尼库尔一家人在内的“哈尔滨人”,都成了拘捕的对象,据说当时被处决的人高达30992人。在阅读中,你几乎可以触摸到那个时代的牺牲者,和他们对话,并感受到他们曾经的苦难。从中,也可以看到人生的挣扎,人性的软弱和人间的温情。 |
 |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