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世界文坛 > 作家印象 >

姜红:学者解读简·奥斯汀写作风格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社会科学网 姜红(记者) 参加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报伦敦7月30日电 今年是英国著名作家简·奥斯汀(1775—1817)逝世200周年,英国开展了多种纪念活动。英国皇家造币厂推出简·奥斯汀逝世200周年系列纪念币;英国央行于7月18日宣布将发行印有简·奥斯汀肖像的新版10英镑钞票。
    奥斯汀的作品以鲜明独特的写作风格及思想,赢得了全球众多读者的喜爱。不同时期的各种文学流派也对她的作品进行了解读,使其得以常读常新,散发持久魅力。
    为读者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
    奥斯汀十几岁时已经开始尝试写作。她广为人知的作品主要有《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诺桑觉寺》及《劝导》6部小说。奥斯汀以机智幽默的笔触,描写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乡绅的生活,尤其是对当时妇女的社会生活颇具洞察力。最初,奥斯汀的作品是匿名出版,因而她在其有生之年并不知名。而在20世纪初,奥斯汀已经蜚声全球。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语言,还被改编为上百种影视作品。有人甚至将奥斯汀与莎士比亚相提并论。
    英国阿伯丁大学荣休教授珍妮特·托德(Janet Todd)认为,奥斯汀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主要原因在于她的作品总是能够源源不断地为读者提供营养。人们阅读时做不到面面俱到,而她的作品却能够常读常新。从这一点而言,19世纪中晚期,人们常常将奥斯汀与莎士比亚进行对比是有道理的。奥斯汀与莎士比亚的一个共同点就在于,他们具有跨界的吸引力,不仅是学术研究的重点对象,也受到普通大众的青睐。
    《简·奥斯汀与婚姻》(Jane Austen and Marriage)一书作者黑泽尔·琼斯(Hazel Jones)认为,在19世纪早期的作家中,奥斯汀的写作风格可谓独树一帜。她很信任读者的理解能力,期待读者可以解读并欣赏她的文本中的多重含义。她并非直接将含义表达出来,而是引导人们解读故事情节,使人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此外,她是一个理性主义者,而非感伤主义者,这对很多读者产生了吸引力。
    托德认为,奥斯汀之所以广受欢迎,主要是她能够创造出人们心理上可以相信且能够自我反思的角色。她的小说是对自我的一种研究,尤其是对女性的研究;展现了她在情感与理性之间的摇摆,现在与过去之间的交织,以及欲望与社会之间的不断协商。
    现实与浪漫交织呈现
    奥斯汀作品的一个重要主题是爱情与婚姻。在奥斯汀生活的时代,妇女的生活很受限制。托德认为,奥斯汀接受了女性需要依靠男性这一不可逃避的事实,在作品中基本上没有表达出愤怒,除了《爱玛》当中能看到一点端倪。
    英国牛津大学教授凯瑟琳·苏瑟兰(Kathryn Sutherland)分析表示,奥斯汀明白19世纪早期妇女的机会非常有限,即使在乡绅和中上层阶层中也是如此。奥斯汀了解,婚姻是女性获得经济安全及社会尊重的最佳途径。不过,奥斯汀虽然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但是并不等于说她仅仅是如实地描述社会现状。她的小说中也有浪漫喜剧。尽管她的作品也有描写一些不合适甚至是荒谬的夫妇组合,但是主要情节还是爱情与好运最终降临,有情人终成眷属。现实主义是一种拒绝逃避主义、避免夸大其词的文学手段,写出逼真的现象,而不是直接完全呈现现实。
    尽管奥斯汀的作品常常容易被单纯地归类为爱情故事,但是她的作品富有睿智、叙事复杂且充满幽默与反讽。在对待爱情、婚姻、金钱及女性地位方面,奥斯汀的观点在当时颇为超前。如《傲慢与偏见》,就描写了一种男女主人公对等的现代新型爱情。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授约翰·穆兰(John Mullan)表示,那个时代的书籍往往将婚姻视为庄严的宗教义务,但在奥斯汀的小说中,大多数角色关注的焦点是年轻女性在“婚姻市场”中的价值这一严酷的经济现实。虽然处于家庭期望的压力之下,奥斯汀的小说却毫无保留地支持为爱情而结婚。正如《诺桑觉寺》中所言,“为金钱而结婚,在我看来是生活中最不道德的事。”在18世纪的小说中,儿女婚事是由父亲做主,而在奥斯汀的小说中,女性的选择虽然有限,但却可以由自己决定。
    托德认为,奥斯汀的作品雅俗共赏。尽管人们在阅读时有不同的心态,但是奥斯汀的作品无疑为英文读者提供了一种共同的参考,影响着人们思考和谈话的方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