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综述 >

坐禅于文学丛林——漫评高丽君的文学评论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作家网 北乔 参加讨论


      我似乎在犯一个惯常化的错误,总想把高丽君划归某个群落中,作家、批评家、语文教师,还是生活在西海固热爱写作的一位女性。对于众多的写作者,标签式的分类是行得通的,并能产生附加能量。然而,面对高丽君,我难以区分她的类别。一个或几个标签,看起来像那么回事,但无须端详,就已发觉一片模糊。细细一想,源于她将生活、阅读和写作汇成一条河,像一条鱼儿在其中自在呼吸,性情游动。每到这时,我们总能捕捉到语言苍白无助的尴尬。透过俗常的迷雾,我看到一位怀揣浓郁文学情怀的阅读者,一位质朴清纯的写作者,一位以生命参悟词语通达文学的评论者。
    高丽君的阅读是随性的,是一种之于生活本真的自在阅读。一册书、一杯茶、一缕阳光、一份淡然的心情,阅读已然成为生命中自然存在的一部分。高丽君的阅读不是专业阅读或职业阅读,至少在心理需求或行为目的上,她的阅读已将功利欲望降至最低限度。正如她所言“每每临睡之前,总要从枕边掏出一本书,靠着床头,全身舒展,心无烦忧,取一个舒服的姿势,或躺或卧,捧书而读。一天的疲劳和千头万绪的事都被关在门外,仿佛游离尘世之外,忘却了世间所有的烦恼和喧嚣,以单纯的心境进入书中的世界”。“每每独坐书房,总是喜不自禁,似有阵阵清风拂面,芳香袭怀。手持一书,吟哦于四壁之中,神游于四海之外,既可以与老庄谈心,也可以跟柏拉图对话。心情烦闷时,济慈、雪莱在你耳畔喁喁细语,巴尔扎克为你扮演《人间喜剧》,还有李白、杜甫、王尔德、莎士比亚……一大堆才华横溢的朋友等着你的呼唤。”
    是的,阅读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平常得如同她生命的呼吸。对她而言,不是需要阅读,而是喜欢阅读。这才是真正有意味的阅读,纯粹的阅读,也是最具力量的阅读。高丽君尽展女性的细腻敏感,既把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作一行行文字阅读,捕捉其里的细微感受,又将字形墨香句意词韵化入生活,作为生活的延伸和丰润。
    如此看来,高丽君的阅读是将现实人生与纸上生活形成一个互动的整体。我愿意把她这样的阅读称之为参与性的阅读:让生活参与阅读,让阅读参与生活。
    高丽君如此参与性的阅读,丰富了她的日常生活,更彰显了其文学评论的个性。以理性为纹理,以感性为灵魂,形成了她文学评论的个性品质和评论风格。简而言之,她的文学评论有温度、有情感、有灵性。这样的评论不再是理性独霸天下,而是理性与感性握手言和,共建一个话语场。在阅读她的评论文章时,我们很容易就能感受到她对文本的情感性拥抱和好友式的对话。她心怀批评家的理性之光,徜徉于作品的字里行间,不在于解剖,而是用心体悟。每次与文本相遇,她都在悄然间丢开批评家的繁文缛节,空灵而清纯地走进词语丛林,洞察情绪的节律,收获心魂的颤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她的评论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从心田自然生长的。她的评论就像是地里的庄稼,在雨的舞蹈中生根,在风的吟唱中拔节。这样的文字是有生命的,与那些高楼大厦般的评论相比,多了许多血肉之情。是的,我们这个世界离不开庄稼,但也不能缺少高楼大厦,各有各的存在价值,各有各的审美气质。当一片生机盎然的庄稼地的尽头有高耸林立的现代化建筑相伴,当我们穿过钢筋水泥后满眼绿色时,这个世界才是美好的,才是完整的。文学批评也应如此。
    当下,我们时常会叹息批评缺乏感性,缺少如生命般的勃勃生机。这或许是说,我们并不缺失理论化极强的文学批评;或者说,理性的文学批评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而性情化的批评还在风雨中飘摇,没有生长成应有的气候。从这个意义上说,高丽君的文学批评是一抹亮色。更难能可贵的是,高丽君对于作品的感知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判断。这样的判断虽然带着情感的温度,但并没有丧失理性之翼。她的批评的确是在贴着作品飞翔,优美的姿势里暗合批评家的刚性。她总是把文学的内部世界和外部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实行文学与现实的积极性对话、文本与生命的情感化交流,解读文学中的生活和生活中的文学。很多时候,她看似是在分析作品,其实旨在以作品为载体,借以阐述自己的文学理解和生活立场。同样,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她只是在倾诉感悟,其实她是在以柔性的方式评价作品。她绝非为了研究文学而研究,而是借用文学评论这一形式进行对于存在的追问,将生命的独特体验和作家文本依据文学研究的范式呈现出来。因而,她的文学评论中论点不仅是学术上的探索,更是她生命的有力绽放。
    我得承认,我不太愿意把高丽君称之为批评家,我更愿意把她看作写作者。这一方面是因为我总固执地认为,优秀的批评家就该是地道的写作者,如果一位批评家不被人们称之为写作者,那么这个批评家可能有比较大的问题,至少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毕竟,批评终究是写作的一种姿态;另一方面是因为高丽君把批评理解为写作的一种,有着对批评的极度尊重和独特的理解。在她看来,现实生活也好,文学作品也罢,都是写作的素材,不同之处只在于素材的性质而已。这样的写作意识和批评情怀,参透到了写作的境界和批评的本质。
    读书散淡,却处处皆有感悟。热爱文学,在文学的丛林里怀禅问道,心灵呓语化为批评话语。高丽君以自己的方式实践批评理想,将纯粹的非职业阅读与生活体验融为一体,扎实地行走于感悟式灵性批评的路上。这种把生活和写作智慧地带入批评的方式,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批评。
    (作者系鲁迅文学院第二十六届高研班学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