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世界文坛 > 作家印象 >

希拉里·曼特尔《一个更安全的地方》:从都铎王朝到法国大革命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艺报 宋玲 参加讨论


    
    
    《一个更安全的地方》 中英文版
    继2009年、2012年布克奖小说《狼厅》《提堂》在国内出版后,英国女作家希拉里·曼特尔的处女作——一部法国大革命题材的历史小说《一个更安全的地方》业已出版。从都铎王朝到法国大革命,曼特尔一次次将读者带入身临其境的历史深处,享受到无与伦比的阅读体验。《一个更安全的地方》以20世纪的敏锐触觉重现了1789年这一转折之年,造就了一次文学与历史的伟大联姻。
    希拉里·曼特尔其人
    出生于德比郡格罗索普市的希拉里·曼特尔是家中三个孩子中的长女,小时候在德比郡的哈德菲德的磨坊村长大,在当地罗马天主教小学上学。曼特尔的双亲出生于英格兰,但两人都是爱尔兰后裔。幼年时,她的伯祖父、伯祖母都对爱尔兰有着深厚的情结,可惜在她10岁时,这些长辈去世,她身上的爱尔兰情结也渐渐淡去。11岁后,父母离婚,后来母亲与情人杰克·曼特尔一起搬到了柴郡一个名叫罗米利的小镇同居,希拉里则继承了杰克的姓氏。在她的回忆录《气绝》中,她曾解释过贯穿她小说中的原动力——她的家庭背景。12岁时,她放弃了宗教信仰,这在她心中留下永久的印记:“真的是老生常谈:罪恶感。你从小相信自己是错误的,是邪恶的。对我来说,因为我对别人说的话很当真,于是就养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内省和自我审视的习惯,对自己异常严厉。”
    1974年,希拉里·曼特尔开始了写作生涯。她创作的第一本小说就是关于法国大革命的皇皇巨作,即1992年才出版的《一个更安全的地方》(A Place of Greater Safety)。小说以历史般精确的视角,讲述了法国大革命中的三个传奇革命家的一生——丹东、罗伯斯庇尔和德穆兰,从他们的童年追溯到1794年恐怖统治时期直到三人英年早逝。1977年,曼特尔与身为地质学家的丈夫杰拉尔德·麦克伊恩前往博茨瓦那生活,后来又在沙特阿拉伯生活过一段时间。30岁不到的曼特尔正是在博茨瓦纳创作了小说的大部分章节,不过,同许多作家的处女作一样,第一部作品的出版之路并不顺利。当她带着这部心血之作返回伦敦时,没有一家出版社愿意出版这部小说。在遭到出版社拒绝的同时,曼特尔还经受着病痛折磨,多年四处寻医问药,却始终无法确诊。
    不过,曼特尔到底没有被命运所打垮,在谈到自己如何度过那段艰难岁月时,她是这么说的,“我头脑很清楚,强烈地感觉自己必须要迎难而上,我意识到自己应该去试试别的题材。于是,我创作了一部篇幅略短、标准的现代小说。”这部“标准的现代小说”就是后来1985年出版的、希拉里·曼特尔真正意义上的处女作——《每天都是母亲节》。一年后又出版了续集《空白财产》。从此,曼特尔便一发不可收拾,至今已创作了11部长篇小说,两部短篇小说集及一部自传。
    1985年的处女作发表之后,曼特尔就开始涉足不同文类的创作,而且作品的题材跨度极大。小说《盖宰大街上的八个月》直接取材于她在沙特阿拉伯的生活经历,取用一幢城市公寓楼中邻里之间危险的价值观冲突,表现伊斯兰国家和自由的西方间的紧张关系。《弗拉德》获得温尼弗雷德·霍尔比纪念奖,故事发生在1956年一个杜撰的名叫Fetherhoughton的北方小村,故事背景发生在修道院与罗马天主教教堂。一个神秘的陌生人为受压迫、遭鄙视的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炼金术般的转变。1994年的《变温》则将故事背景设置在诺福克的乡下,探索了拉尔夫和安娜·埃尔德雷德夫妇的生活,他们抚育4个孩子,将毕生贡献于慈善事业。这对夫妇早年在南非做传教士时,曾身陷囹圄,被驱逐至贝专纳(即后来的博茨瓦纳),悲剧就是从那里开始的。《爱的考验》获得霍桑登奖,故事发生在1970年的两个大学学期,记录了三个女孩离家去伦敦读大学的过程。撒切尔夫人的形象在小说中有过惊鸿一现,小说主要探讨的是女性的欲望和理想,暗示她们经常受到打击和阻碍。
    尽管创作的题A材多种多样,但曼特尔始终对历史题材青睐有加。1998年,曼特尔再度挑战历史小说题材,根据18世纪末的真实历史人物查尔斯·奥布莱恩的故事,创作了《巨人奥布莱恩》。小说没有将奥布莱恩和他的对手苏格兰医生约翰·亨特当成历史人物来写,而是把他们写成一个黑暗暴力的童话中的虚构主人公,也是启蒙时代的必然受害者。曼特尔还为BBC四套将此书改编为剧本。2005年,小说《黑暗深处》获2006年橘子奖提名。故事发生在千禧年,主人公是一位名叫艾莉森·哈特的专业灵媒,她冷静快乐的外表下隐藏着古怪扭曲的心灵。她周围那一大帮隐形的“朋友”,时时都可能化为人形。小说以幽默睿智的视角揭示了超自然世界也同样可能与普通人的世界一样庸俗平凡。
    卡米尔·德穆兰:更安全的地方是坟墓
    有别于之前同类题材的文学作品,希拉里·曼特尔的《一个更安全的地方》选取了法国大革命三巨头——丹东、罗伯斯庇尔和德穆兰这三个人物为主人公,结合精确的史实与丰富的想象,描述了三巨头不为世人所熟悉的生活侧面。通过这三人的视角,重现了大革命前社会及政治制度的崩塌以及恐怖统治巅峰时期的种种历史事件。
    1789年,三个外省的年轻人来到巴黎,各自心怀豪情壮志。乔治-雅克·丹东,一名雄心勃勃的年轻律师,精力旺盛,办事务实,但是债务缠身;他不仅长相其丑无比,而且相当滥情乱欲。马克西米连·罗伯斯庇尔,也是一名律师,身材瘦小,做事勤勉,畏惧暴力。他最亲密的朋友卡米尔·德穆兰,一个阴谋家、天才的宣传册写手;同时又是一个颇具魅力、揭示社会疮疤的批判者,他做事任性,不值得信赖;他还是个双性恋者,长相标致,纠缠于一对母女之间。在法国大革命的激荡浪潮之中,他们三人各自品尝了令人上瘾的权力的快乐,同时也为之付出高昂的代价。
    《一个更安全的地方》的时间跨度从1763年至1794年,小说中上百个历史人物一一粉墨登场,除了丹东、罗伯斯庇尔、德穆兰三位主角,曼特尔还刻画了奥尔良公爵、拉法耶特将军、米拉波伯爵、拉克洛、罗兰夫人、让-保罗·马拉等诸多耳熟能详的法国大革命中的风云人物,栩栩如生地再现了这场波澜壮阔的革命中无数华彩片段。
    正如希拉里·曼特尔自己在前言中所说,“小说中几乎所有人物都是真实的,小说与历史事实接近一致……我力图按照我的人物看待世界的方式来看待这个世界,他们有他们自己的偏见和看法。在我能够做到的地方,我就是用他们的真实语言——然后,把它们织入我自己创作的对话之中。”希拉里·曼特尔的历史小说中,包括2009年和2012年荣获布克奖的《狼厅》和《提堂》,一以贯之的特点就是文本中充满了大量的事实与资料,以精确的史实和细节重新构建历史,以现代的创作手法完成历史人物的对话,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复活那些只存在于历史记录中的人物。小说中摘录的书信和对话也都出自真实的历史记录。
    《一个更安全的地方》篇幅巨大,但内容并不空洞,从头至尾维持着一种急迫的节奏。作者巧妙地将背景设置在巴黎附近,以第三人称的视角讲述故事——作品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叙述视角的转换,这也是希拉里·曼特尔小说文本的特色之一。虽然大部分时候读者是以全知全能的视角在阅读,但偶尔也会跌入丹东或者罗伯斯庇尔或是罗兰夫人的思绪中,有时甚至会出现卡米尔夫人或者丹东夫人大段的心理独白。
    曼特尔大胆地将历史记录中一些最复杂、最具魅力以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还原到我们面前,将他们栩栩如生、可知可感的生活呈现眼前。小说中除了宏大的革命场景之外,更多地充满了家庭场景,在那些经历家庭琐事之人的反应下,历史事件发生了。曼特尔能够呈现真人表演:卡米尔·德穆兰突如其来、有如神助的演讲,随之而来的攻占巴士底狱、横扫皇宫、擒获国王、1792年8月至9月屠杀保皇党囚徒等等,写到丹东和德穆兰之死,这诸多历史事件,作者的笔触凝聚了势如破竹、千钧一发之势。最后我们从卡米尔·德穆兰的嘴中知道,“更安全的地方就是坟墓”。这些人物非常像我们,但他们在这个反讽、遥远的年代有一种令人刺痛和陌生的严肃感。
    恐怖统治时期无疑是小说的高潮,卡米尔看到他的许多朋友遭到处决,惶惶不可终日。1793年下半年,他写了一系列旨在停止恐怖统治的宣传册。1793年12月出版的第三期上,写到塔西佗对于台比留政权的描述与1793年末法国的局势异常相似:整个家族被行刑人铲除,人们自杀以保全颜面,避免像普通罪犯一样被游街示众;人们出卖朋友以求自保;人类的感情腐败不堪,堕落至犯罪。“一旦言语变成叛国的罪行,那么简单的扫视、悲伤、同情、叹息,甚至是沉默都转化成冒犯……”
    法兰西学院院士、著名作家莫洛亚曾感叹:“多亏有了仲马,全世界——包括法国在内——才了解法国历史。并不是完全精确的历史,但也远不是完全虚妄的……仲马使读者深思吗?很少。使读者白日做梦吗?从来也不。叫读者一页一页往下翻吗?对,向来如此。”今天,我们能以同样的感叹来赞美希拉里·曼特尔,一位英国作家却写出了一部丝毫不逊色于法国文豪的大革命小说,令读者不忍释卷。
    “双布克奖”——《狼厅》《提堂》奇迹的后续
    希拉里·曼特尔于2009年、2012年凭借历史小说《狼厅》和《提堂》两次摘得布克奖。由此,国际文坛产生了第三位两度获布克奖殊荣的作家,前两位分别是澳大利亚国民作家彼得·凯里和南非诺贝尔文学奖得主J.M.库切。希拉里·曼特尔二度折桂的消息传出后,舆论一片哗然,曼特尔创造了布克奖历史上的多个“史无前例”——她是第一位两度获布克奖的英国作家,也是第一位凭借一部作品的续集再添殊荣的作家,更重要的是这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女性作家。目前,“克伦威尔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镜与光》正在创作中。
    2009年,曼特尔的小说《狼厅》获得布克奖无疑在全世界刮起了一阵“都铎旋风”。 小说主人公是历史上著名的亨利八世的国务大臣——托马斯·克伦威尔,《狼厅》讲述的是铁匠之子克伦威尔如何在错综复杂的政治势力中迅速崛起,攀上权力的顶峰,并扶持了安妮·博林成为亨利八世的第二任王后的故事。而《提堂》则延续了《狼厅》的情节,继续借克伦威尔的眼睛,讲述了安妮·博林如何失势、被亨利八世处死的故事。
    该届布克奖的评委们评价称,曼特尔笔下的克伦威尔堪比《教父》三部曲里的黑手党头目,而曼特尔的小说糅合了细腻的散文风格以及惊心动魄的笔触。“这本书里你能同时看到考利昂和D.H.劳伦斯的影子”。布克奖评委会主席《泰晤士报文学增刊》编辑彼得·斯托瑟德评价说,“这是一个充满血腥的故事。但希拉里·曼特尔是一个能透过血腥思考的作家。她用艺术、文字的力量,创造了道德的两难局面。”
    2015年1月,BBC将《狼厅》和《提堂》两部小说搬上了荧幕,翻拍成6集迷你电视剧《狼厅》,由英国老戏骨马克·里朗斯和《国土安全》的主演戴米恩·路易斯联袂出演。电视剧《狼厅》甫一开播,便创下了BBC二套13年来的收视率记录,平均一周的观众数量达440万,收视率高达15.8%。
    另外,希拉里·曼特尔的两部短篇小说集——《学说话》和《刺杀撒切尔》也已经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引进。《学说话》于今年8月正式出版,是曼特尔的一部充满自传色彩的短篇小说集,书中收录了6个与童年相关的故事:《比利王是位好绅士》中的孩子必须克服失去父亲的痛苦以及逐渐消逝的爱尔兰文化遗产的迷惑;《美丽曲线》是关于一个报废场里的友谊、信念以及一场近乎灾难的故事;《学说话》中的叙述者在一位过气女演员的帮助下纠正了她的北方口音……曼特尔以一种令人迷惑的轻盈笔触,发现了一段魂牵梦萦的童年转型时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