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以神话观照现实人生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艺报 姜建政 参加讨论


    神话是人类童年的不老记忆,是民族精神的活化历史。借助上古神话,文学家的想象力可以扩及无限大的空间和无限远的时间。当代的神话小说,多以网络小说中的玄幻小说为代表。尽管神话小说的人物是传说中的,但是其观照的生活现象却是现实人生的。因此,真正的神话小说从来不是为文学而文学的,而是现实生活的景深式的反映。长篇神话小说《不夜·女娲后传》就是一部借助神话传说的体例和价值取向,审视和观照胶东民俗,诠释与民同乐、爱民忧民、天地至德的现实性小说。该作品不是以神话传说的演绎为主旨,而是以关注和关心民生为目标,因此具有阔大的现代视角和强烈的现实意义。
    《不夜·女娲后传》以造福民生为理想,重塑女娲爱在人间的圣母形象,让中华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女娲是中华文明的始祖,尽管女娲的题材以及中华神话的诸多故事在一些经典文学作品里得到传承和演绎,在当代玄幻小说里也被屡屡运用,但是真正能够从文化哲学和文化自觉的高度来激活女娲等富含民族精神基因的神话人物,在当代文学领域是相当不够的。珍视和挖掘古老神话蕴含的民族基因是文学不可缺失的重要使命,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举措。《不夜·女娲后传》就是这方面的最新尝试。三位作者以这部颇具民族文化情怀的作品,讲述了女娲关注和关心民生的大爱故事,塑造了女娲的最新形象,让停留于创世阶段的女娲走下神界、成为造福民间的人类之母,神话本身的民族性和精神性得以彰显。
    《不夜·女娲后传》以农耕文明为蓝本,阐释胶东地区二十四节气民俗,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作者巧妙地把不夜城的故址胶东、尤以威海地区为代表的民俗进行了画龙点睛式的铺陈,让人物亲自讲述和实践民族民间风俗,生动再现了民俗产生的背景、蕴含的对民众生活的美好祝福和期盼,展现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和民族智慧的博大精深。三位作者都是土生土长的胶东人,他们怀着对家乡的浓浓情意,从对历史和现实的审视中,发掘和梳理当地流行或即将消失的民俗故事,激活蕴含在生命里的文化基因。从民俗学角度看,该作品可谓一部胶东民俗的风景画,也是文学对民族基因的传承。
    《不夜·女娲后传》以善恶对立为背景,彰显了中华民族惩恶扬善的价值观。回顾五千年历史,天地之道是生民之道,中华民族一直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乾坤之道中披坚执锐,破浪前行。在这部小说中,女娲拯救黎民于水火的正义一方和破坏百姓生活的反动邪恶一方斗智斗勇,波诡云谲,演绎了一场场天地间善恶水火不相容的较量大戏。最终,女娲娘娘的大爱,成为光照天地、恒久永存的民族之魂,让所有的神界、仙界和凡人都被感化。以玉皇大帝为首的天界成为人间的保护神,以八仙为代表的仙界为建设人间福地——不夜城而各显神通,这种美好的祈愿不就是中华民族理想之愿景的原始雏形吗?
    中华文化是我们灵魂的家园。重温中华神话的无穷魅力,有助于民族文学获得崭新动力,也是民族文化振兴的根基所在。虽然人类的进化早已进入科技主导的时代,但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在面对史前文明和神话世界时,那种心灵的敬畏是相似的,也是不可磨灭的。中华文化符号和文脉让中国人在文化的基因中刻下了历久弥新的印记,长篇神话小说《不夜·女娲后传》,正是对自信自强自立中华民族精神的一次可贵诠释。
    (《不夜·女娲后传》,刘方计、安立、王春波著,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