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丹琨:以纯洁的心境还原美丽——评《财政局长》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作家网 丹琨 参加讨论


    “又有新书出版了”。好消息在2017年的第一个月,元旦刚过时传来。
    书的作者,是出版过十部散文作品的散文家宁新路,是以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那篇长篇散文《一位财政部长的两份遗嘱》,得到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和重要批示,并获得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文学人宁新路。
    他是作家,也是文学刊物主编,三十多万字的《财政局长》是他新出版的长篇小说。
    一
    有人说,时下流行写行业长篇小说。
    可行业长篇小说难写。财政话题向来以严肃的神情示人,专业,抽象,甚至深奥。在一般人眼里,财政就是单纯的数字罗列,是堆砌成一面墙的专业术语和用语,几乎很难加入人文情怀。
    作者如果不具备相当量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历,如果不能从较高角度透视行业内情,都很难将行业生存环境、情节发展做深层次的描写。何况以文学眼光去观照现实时,不仅要写出文学韵味,更要有鲜明而独特的人物形象吸引读者。
    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人物的性格特征,身份,经历,教养。。。。。。无论写实还是间或穿插部分细节虚构,是否符合财政人的生活节奏?是否合情合理?感情线纠结于工作内外是否适度?行业内的情节发展是否在一定水准之上?财政人读过小说的内容以后会不会引发共鸣?普通读者看行业题材的小说时,不仅仅是读一本书,同时会借助这书的内容了解这个行业和这个行业中发生的故事,是否能起到情感互动的作用?
    知难而上。宁新路在财政领域里淘金。最初,或许他只是想从新闻报道的角度出发,渐渐地,他在采集素材的时候感受到,在时代进程中,需要有人重新发现和关注财政人的命运、梦想、生活方式。。。。。。作为一个作家,他认定更需要把对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探索、对财政文化进步的探索当成自己的使命。
    “反映行业现况与社会问题,文学必须找到一个有效的支点。”宁新路很清醒,所以他以国家财政改革为主线,配以平实的职场生活和官场规则两条副线,置于大背景下展开故事,注重故事情节与人物细节的塑造和点缀,挖掘出财政工作背后的人的欲望冲动、人文情怀、人性探索,试图在写行业题材的同时跳出行业题材的边界,使小说读起来更富有艺术张力。
    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典型环境,都被宁新路抓在手里了。与其说是他把握住了一种情怀,不如说是驻扎在他心里的那种创作激情终于跳将出来。人物形象生动立体,所表达的主题也相当厚重,无论表现财政人的工作还是生活,都充满质感。
    他终以一部长篇小说《财政局长》书写出属于财政人心路历程的一纸春秋时光。
    二
    笔耕质朴探精深。宁新路是在财政领域中成长起来的作家。在他看来,财政事业孕育发展进程的同时,也内含着一些瓶颈。任何事业,会聚集所需要的正面能量来巩固和完善,但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也会有大量问题逐步显现出来。这个时候,面对行业众生相,宁新路也有自己的解读。
    他从优秀的财政人身上看到了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对事业的坚守,那是一种有情怀的坚守。宁新路感受到了,触摸到了。从这个意义上说,《财政局长》不仅是中国财政行业文化的收获,也是中国社会释放看法并形成思考的一次经历。
    他的生活态度和他的经历有关。长期从事文字工作的他,具备一个新闻工作者的新闻敏感性,也具有一个作家的深度认知。他知道,他写的小说有自己的目标读者,有自己的价值观念,更有自己的个性符号。了解宁新路的人都清楚,他一直没有让手中的笔停止过。其实,这恰恰让人看到了他毫无保留的、纯净的心境。
    随心所欲地写作,并不是没有底线,天马行空地思想,并不是没有界限,他只是不想让自己停下来。
    “这部小说写得很辛苦,是这个题材的难度带来的。”他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
    “用最朴实的语言,带领读者跟随一个基层的财政局长,用专业的眼光和定力,破解重重压力迷雾,找准路径方法,稳扎稳打,竭尽全力在基层推行财政改革,执着地实现了自己为民管好钱袋子这个最朴素的理想。”财政专家的感受真切、生动。
    “是对财政工作的一个艺术化的展现,是财政人的心灵史。”基层财政人把这小说看作是一部大书。
    。。。。。。
    情怀至上。主题的深厚,决定了长篇小说《财政局长》在定位和取材上的高度。故事来源于财政领域生活的某些片断,但通过宁新路的艺术提炼,小说中的生活比现实中的生活更有寓意性。
    每一片断有完整的叙述,前后一脉贯通。不能忽略这些片断,片断中有情怀的印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有质感,有意义,可以引发观点和思索。
    三
    宁新路是积极的、沉稳的,甚至,在写作状态中的他是年轻的。
    他立足行业写行业精英,用小说的表现手法制造出一种文化效应,这不仅仅是一种成功,也来自于财政人所需要的那种情怀——有很强很硬的精神内核。
    学者俞敏洪曾经对精英有这样的诠释:“真正的精英一定是具有家国情怀的人。精英人物必须有大的担当和责任,然后再跟自己的发展相结合。”
    作为写作者的宁新路是行业精英,宁新路笔下塑造的正面人物是行业精英。他们的心情和生命轨迹跟时代是同步的,所以小说能够打动读者。宁新路坦诚地书写出了自己的内心追求,印证着一个作家在二十多年的写作生涯中的心态变化。那种自省是真切的,那种感触是非凡的。直面小说中的人和事,直面时代背景下人性的东西,从情节中看透、看重一些原本平凡的品质。
    财政领域中那些有品质的理想主义者,被宁新路赋予了人性的光辉。爱岗敬业,热爱生活,心胸亮丽,那细节处处充满写作者和小说人物共有的诗意品质。字里行间,流露出财经人奋发进取、不畏艰辛的情怀,传递了中国财政精神。
    宁新路本身就拥有着诸多励志故事。
    他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军人,他是从军营里走出来的作家。他有过身处社会最底层的辛酸过往,也有过威武军官的骄傲。后来,他转业走进财政从事财政新闻,后主编文学刊物。经历,给了他精神滋养。
    他热爱写作,坚持写作,但不盲目,有方向。他情系财政题材的创作,他说是为了一份责任。一个财经人的责任,一个作家的责任。他先后以作家的名义,推送出了长篇小说《财政局长》,长篇散文《一位财政部长的两份遗嘱》等十几部文学作品。面对外界的赞誉,他认为不应该单纯地和自己相联系,他只是把一个事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碎片捡拾起来,珍宝般放在心头,继而思考一些事情,再把这思考的结果炫耀在这一进程中而已。
    亲历,伴随,经过。。。。。。这一切都成就了小说的诞生。对他而言,这种记录是一种收获。他用他的作品,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也为财政行业做了一次有力的科普宣传。
    四
    著名作家、《小说选刊》原主编杜卫东为长篇小说《财政局长》一书作序,并给予宁新路很高的评价:“时下,全国一年有几千部长篇小说问世,但是以基层财政人为主人公的小说创作至今阙如。新路以狙击手的眼力,敏锐地锁定了这一题材。他要向读者呈现财政人光辉背后的苦涩、平凡之中的坚守。他从平凡、琐碎而又真实的生活现场出发,以小说叙事逼真地还原了时下财政人独特的生命轨迹。再一次领略到他作为一个文坛狙击手的风采。”
    读长篇小说《财政局长》,走近财政人。
    人们看到,宁新路和他的同仁们走的路并不平坦。
    如果,他不能触及这个题材,他会不甘心的。因为他想到了,就已经开始了写作准备。这些文字,就是他的心声。
    穿越近5年的时光,他捧着这本新作,好像重新拥有了新的生命。
    流年如水,岁月如歌。一支笔,一腔情,一步一个脚印,他把生活和工作上升为一门艺术,写作丰富了他的人生。
    细节折射思维差异。而宁新路追问细节,为写好《财政局长》倾注了大量心血。他以记录财政历史为使命,以写作为荣。他认同一点:一个作家最大的责任感是思考不止于完稿。一部小说的完成,并不意味着他对财政事业发展的关注终结。
    他在写作的过程中,丰富了许多新内涵。虽然,他无法用自己的力量抹去岁月的痕迹,但他可以用自己的文字贯穿财政人的理想足迹,展示一个跨越时空的财政地标。
    所以,小说中有许多细节的呵护,成为宁新路与众不同的承诺。
    行胜于言。宁新路在重塑人物时,不是执著于一片树叶的鲜亮,而是整棵树的茁壮。
    “既要还原美丽,又要保留伤痕。”
    “宏观史诗,微观演绎。”
    “人的梦想,是不会终结的。”
    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往往,现实中不完美的人和事很多,但文学能够反映现实,赋予读者一双透视现实的眼睛,满足读者的阅读心理。
    沉心静气,尽力让小说接近自己梦想中的完美。
    宁新路是一个有定力、有立场的思想者。他在梳理具有高度重叠的工作素材,自然而深刻地感受财政事业进程中积淀下来的、属于文化深层的一种熟悉。而读者们,将透过这样的熟悉感,从小说中描述的事件上、塑造的人物身上找到可依赖的理解模式。
    时代呼唤力作,呼唤精品。长篇小说《财政局长》敢撞大题材,表现大时代,也是一种开拓。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