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颇受文坛关注的青年作家,王威廉小说提供过辨析度极强的荒诞叙事,另有一类小说,则是在更写实性的故事叙述中镶嵌进宏大的历史视野和文化反思,比如《绊脚石》《听盐生长的声音》等小说,这篇刊发于《十月》的《归息》显然也是。 不难从《归息》中读出王威廉以往小说的一些微妙的声音,或者说王威廉把以前小说中蛰伏的火种发展为燃烧的火把,使其成为一束当代中国思想状态的内在火焰。如果用两个词概括《归息》,恐怕只能是“知识分子”和“自杀”。事实上,王威廉以往小说中甚少以知识分子为主角(印象中只有《铁皮小屋》);倒是多次写到了“自杀”,比如《老虎!老虎!》等篇。以往那些在荒诞叙事的框架中显得超现实的“自杀”,在《归息》中却跟知识分子紧密地联结起来。它使我们联想起近代以来无数各不相同的知识分子自杀,如果我们足够诚实的话便必须承认自杀事实是贯穿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的一条并非偶然的精神线索;如果我们足够敏锐的话,也必将从自杀之镜的血肉模糊中透视出更深刻的文化悲剧感。显然,王威廉一直有意识地让自己去呼吸这条精神线索内在的悲剧空气。 《归息》的故事其实十分清晰,小说中,“我”作为《文化周末》记者得到了该报青年女编辑管苧的爱情。管苧蕙质兰心,不但相貌出众,而且有着脱俗的审美趣味和精神追求。所以在择偶标准上也不落流俗,喜欢的是小曹这样有思想的文化青年。事实上,小说的重点不是小曹和管苧的爱情,而是小曹与管父之间的思想交流。管父作为该省颇具影响力学术刊物的主编,保持着一种视思想为信仰的虔诚和由此而来的与虚无搏斗的悲剧感。丈人女婿的交流已经超越了一般的亲人对话,更像两代知识分子之间进行的思想交流。 小说还通过一个梦揭示了小曹和管父之间的精神同位关系:在婚礼的前一天,他梦见一座空无一人的亭子,只有风不断从四面八方涌来,使亭子陡生一种寂寥的气息。 后面我们才知道,管父自杀之地,也是一个湖心的小亭:“它的确非常像我梦中的亭子。”亭子其实传递的正是一种不可消弭的精神虚无感。它不但压迫着李文辉、管父这一代人,同样压迫着小曹这些处于精神分裂时代的新知识人。小说中,小曹和管父都无全名,大概也在暗示着这种知识分子精神遭遇的普遍性。 不得不说到自杀。自杀是什么?显然不是逃避那么简单。特别是作品中李、管的自杀,都是典型的死于一种文化悲剧感和精神创伤。加缪说,“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因为自杀既是哲学的,也是严肃的。我们当然不是把所有的自杀都哲学化和审美化,而是说,存在着一种值得被严肃对待并开掘其哲学性的自杀。《归息》中李、管的自杀显然都属此类。这种自杀不是对生的一般性放弃,而是因为在对生之意义冥思之后,把生之意义跟某种特定的理想状态联结起来,而无法容忍同存于另一种残破的生中。所以,自杀,通过一种主动行为,通过对生的放弃,把某种存在残破性、文化悲剧感和生命尊严感表达得血肉模糊、触目惊心。所以,这种自杀虽然是基于虚无,其实不比那些犬儒化生存更虚无。正是因为有所抱持,所以才选择去自我毁灭和放弃。 值得注意的是,九十年代以后的中国小说触及知识分子叙事的虽然比比皆是,但更多的却是一种反讽性知识分子叙事。不过,悖论的是,当作为知识分子的作家用一种嘲弄反讽的笔触去触及知识分子群体的精神破败时,他们既批判了这种堕落,却也一并拒绝了某种理想主义的守持方式。换言之,他们其实是用一种批判的虚无在对抗一种功利的虚无。而当作家愿意用悲剧的方式去面对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或者愿意去面对知识分子危机的悲剧性时,意味着他在精神层面始终不放弃那种不分裂的、以话语为信仰的思想立场。这使我们从《归息》中读到了理想主义,读到了对虚无精神分裂的反思,读到某种依然沉痛,依然不愿回避光明的渴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