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欣玥:无名者,或我们这个时代的骆驼祥子——文珍《张南山》读札
作品信息 《张南山》,作者文珍,原载《十月》2016年第1期。 文珍,1982年生于湖南。中山大学金融本科,北京大学暨中国大陆首位创意写作学硕士。2005年至今在《人民文学》、《当代》、《山花》、《大家》等发表小说若干。历获第五届“老舍文学奖”、第二届“西湖”新锐文学奖、首届“紫金人民文学未来之星”提名等。曾出版小说集《十一味爱》《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现居北京。 随着电商文化和全民网购的兴起,在城市里随处可见的快递员,成为了流动的劳动新风景。但在大多数城市居民的眼里,他们模糊的风尘仆仆的身影,就如同那些千篇一律的灰色乙烯包装袋一样,拆后即扔,过目即忘——二十岁的张南山,就是其中的一个。这自然是高度分工化的资本社会的产物。快递员们几乎天然地隐去了具体的面孔和姓名,归约成一种职业符号,或仅仅是具有运输功能的媒介。这座城市里有多少“透明”的劳碌和营生,我们又何曾留意过这些来去匆匆的快递小哥呢? 小说《张南山》的新颖之处,首先在于作者文珍的“看见”——看见这群因为被城市过快地接纳,继而过早地被视而不见的新的“透明人”。看见他们从乡村到城市的辗转求生,更看见他们爱与怕,内心从不曾被人探测的激流与幻灭。底层书写的最朴素的动机与意义之一,正在于“看见”对“视而不见”的超越。文珍倾注在张南山和他的伙伴身上的,既有为其“发声”的同情与悲悯,更有一个长期进行城市写作的人所独有的,敏感的问题意识。而当作者用虚构之笔将看不见的社群壁垒击碎,一个隐藏的尖锐疑问渐渐浮出水面,促使每个读者反躬自省:被贴以“收入很高”的光鲜标签的快递群体,是“闷声发大财”的新都市神话,还是底层残酷物语的别一种讲法? 离开了黄土地的张南山,是我们这个时代无数进城闯荡的底层青年中的一个。他的朴素天真,能吃苦的年轻体魄,甚至农村人娇弱的自尊和自卑,都一再地令人想起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祥子进城谋生的悲剧,仿佛又在张南山的身上幽灵般地重现。相似的年轻农民的单纯,对金钱发自肺腑的热爱,相似的身体、资本与机器的三角寓言,甚至相似的“卖命-存钱-买车”的故事——只不过黄包车换成了电三轮,拉人变成了送货。在近百年后的今天,无数的祥子仍在同一座北京城里奔突与沉沦。文珍笔下的张南山的幻灭,看似来自不切实际的爱情,但更值得深省的,是令爱情蒙尘的金钱法则,身份区隔,以及底层生而为“人”的尊严的被践踏。其不动声色的严酷程度,甚至甚于祥子身处的“吃人”时代。 一个快递小哥对音乐学院的女学生暗生情愫,甚至要拿出自己辛苦攒下的万元血汗钱,为女学生艰难的求职之路“疏通关系”。这一不切实际的浪漫举动,乍听之下,荒唐如社会版面上的标题新闻,却被文珍演绎出了理想主义毁灭的酸楚。在金钱铺路的丛林北京里,同乡仰望着张南山,张南山仰望着谢玲珑,谢玲珑仰望着剧团,一重重的堵死的阶梯,暴露的是社会结构造成的大悲哀。张南山在谢玲珑的眼中终究只是一个“送快递的”,没有名字,更没有生命关联。 小说的结尾,张南山撕心裂肺的哭声在故乡的上空回荡。文珍终于让他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虽然他不知道哭的是谁,前路也仍旧晦暗不明。但正如米兰·昆德拉说的,小说家虚构故事,就是为了在故事里询问世界。“人的愚蠢就在于有问必答。小说的智慧则在于对一切提出问题。”这或许是为什么,文珍要选择用张南山的名字为小说命名:为无名者立传,或许是在向我们的城市发出质问,也代替这个时代,发出轻轻的自嘲。 作者:刘欣玥,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