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李桦:永不消歇的泉城恋歌——评钟倩散文集《泉畔的眺望》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作家网 李桦 参加讨论


    《泉畔的眺望》是钟倩继《含泪的绽放》之后的第二本散文集,是她被疾病击倒重新站立起来,选择写作作为自己的生存方式后所奉献的又一批创作成果。患病十五载、创作八年,在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条件下进行耕耘的收获都展现在这里了。论数量不能算太多,论质量也还不能算完全成熟,但这已经是意志所能创造的一个奇迹了。纵观钟倩近七十万字的文章,可以说篇篇都是奉献给家乡泉城的恋歌。她说过“我的写作始终与泉水息息相关”,“泉水不死 ,梦想不死。”她要用全部生命为家乡唱出澎湃的永不消歇的恋歌。泉城因而又获得了一位为之引吭高歌的热情歌手。也许她的歌声并不是最美的,但却是最为执着持久、最为虔诚深情的。
    生的坚强和对不公平命运的抗争,是钟倩拿起笔来写作的动力,从而使她的作品绽放出别样的富有冲击力的色彩。她不是一个一般意义的散文作者,她从病魔百般折磨下挣脱出来,是一个进出过地狱之门经受了生与死炼狱的强者。她用散文向世人宣告自己的存在,展示自己旺盛的生命力。这使她的散文,即使在运用女性富于柔情的委婉细腻的笔致书写着千佛山的黄花红叶、趵突泉的汩汩流水、护城河的垂柳倒影、济南城的大街小巷等等的时候,也总是透露出她那不可摧折的对生命的执着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钟倩选择了散文这种咏唱形式,这其实是一种最易上手但却极难达到很高境界的文学体裁。 钟倩很快踏上了文学的征程,收获了最初的可喜的成果。但正如张柯在为《含泪的绽放》写的序中所说:“写文章,钟倩还有好长的路要走”,前路茫茫,钟倩注定要在散文创作之路上进行长期的艰难的跋涉。散文这种体裁,对其作者会提出较其他文体更高的要求。从钟倩现有的散文作品来看,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她已经具备了成为一名优秀散文作家的条件。
    首先,她具有敏锐的艺术感受能力,有一双极具审美能力的眼睛和一颗温柔善良的心,能从极其平常的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爱。清人王国维说:“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这就是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司空见惯极易为人们忽略的凡人小事,在她的笔下写得那么美妙,都成了赏心悦目的审美对象的主要心理根据。且不说千佛山、红叶谷,也不说大明湖、趵突泉、护城河等胜景,即使在游人罕至的寻常巷陌以及小巷深处的无名泉水,也都被她视为“手足同胞”而摄入笔端。她能从冬日的糖炒栗子里吃出生活的温暖,从舌尖上的荠菜香味尝出盎然的春意,从秋天那色彩缤纷的落叶里看透生命的真谛,从街头巷尾市民的方言里感受到醇厚的乡情,从街面上“出摊人”日复一日的辛苦劳作中体会其追梦的坚韧,从爸爸的病痛和妈妈的脆弱里更深地体味亲情......总之,泉城的人物、风光、民情、习俗、世态,她都有栩栩如生的描绘。有的篇章也许缺少蕴藉含蓄,和悠长深致的韵味,但一幅幅宛然可睹的生活画图也别具情趣。艺术感受力和审美能力,是作家和艺术家最基本的素质。钟倩的散文作品显示了她这方面的良好素养。
    钟倩的成功还有赖于她丰富细腻的情感表达。“文章不是无情物”,情感是文学必备的要素。从对她文章的品读中,不难看出,钟倩天生是一位心思绵密、情愫细致入微的女子。她得天独厚的禀赋让她具备了成功的重要元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许是生于泉城长于泉城的缘故,泉水滋润了她的生命,充盈了她的血脉,为她的梦想打下了美的底色。她的文笔如汩汩清泉,清澈纯净、委婉细腻,满蕴着浓郁的爱意和温情。细细品读,会感受到她那颗柔软而明净的心,使你的心尖也会不由得微微颤动起来。你看她笔下的野菊花:“或长在悬崖石壁上,或从石窟缝隙中冒出,或混在道路两旁草丛中。从高处望去,幽幽点点,疏疏落落,姿态万千,可爱极了,衬托出整座山的秀润。驻足在山间,俯身摘几朵,摊在掌心,静静对视:它以隐逸之美征服草木,以清丽之容留下倩影,以傲霜之骨开向天空,以高贵品格永葆芬芳”。既有写意式的点染,又有工笔细描;既写出了美丽的姿容,又透视出其高贵的品格,洋溢着作者浓馥的情意。《春日寻柳在历下》里:“湖畔的柳树闯进我的眼帘,那嫩绿的小柳芽儿,毛茸茸的,婴儿般可爱。我常想,柳芽是一夜间变绿的吗?还是她们太害羞,趁人不注意时钻出来的?”情、景、人融为一体,景美情更美。激情难抑,则直抒胸臆:“我愿沉溺在这大风里,变成一根嫩绿的柳条,自由地飞舞,写尽人间冷暖,撒播爱的种子”。她也会运用多种修辞手段,使感情的表达更富有魅力。例如,她把泉水说成是她的知心爱人,泉声则是“比人的声音要诚实,不会抄袭,不会造假”,把白菜比作胖娃娃,落叶竟成了“大自然的胸针”……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钟倩丰富细腻的感情的成功表达,不正说明了她在向艺术的殿堂一步步地迈进吗?从病床上爬起来的钟倩,要用浓烈的挚爱重新面对这个世界。她才更加深刻地感到:泉城不仅是生养她的地方,而且更是自己重获新生,扬帆远航的港湾。她对这座城市是如此眷恋,如此感念。她在《泉水清音》中敞开了质朴的胸怀:“面对自然的鬼斧神工的赐予,不是随便哪个人都能领悟并能感恩的;与城市的恋情,也不是每个人都轻易拥有的。正因为有了生命的诸多体验,我才对这份热爱有了新的理解,是珍惜,是满足,是骨子里的泉水性格。过去的时光不可倒流,但是,与城市相处的过往,已经铭刻在心底,成为一块刺青。如今,我重新‘走’了出去,重新去认识这座城市,心里是满满的感激。”这正是从生死临界线上活过来的人独有的感悟。从此她踏上文学创作的道路,虽然全身的大小关节变了形,只有一根手指可用来敲击键盘,病疼至今从未间断过,可她说要感谢它:“重压与剧痛之下,我的精神走向自由,心灵高高飞翔,在文学构建的世界中走向救赎”。她要把自己“‘痛’入散文,‘痛’入一个个词中”。当她的投稿全部石沉大海时,她“想到了从不停歇、从不抱怨、一直坚挺着的汩汩而冒的泉水”,她选择了坚持;当她的文章见诸各大报刊得到称赞时,她说“这是泉水赋予我的灵性,是那种自然精华汇聚而成的神奇力量,通过泉水抵达我的心灵。泉水润我,是母亲对孩子的哺育,我执笔书写,是孩子对母亲的报恩”。明白了她这种写作的动力和理念,就足可理解她感情之丰腴缱绻绵远不绝的缘由了。
    如果说钟倩柔和婉约的感情是被泉水浸润过,那么开阔的思路则主要是她刻苦阅读和认真思考的结果。她的阅读是海量的,在她不足十五平米的蜗居里,四周的书报堆得成人般高。古今中外的名作经典,她是“尽心、尽力、尽性、尽意地读”,从文字的褶皱里汲取营养,撷取智慧,逐渐提高了自己的文学素养。尤其可贵的是,她始终不忘阅读生活这本大书,努力拓展自己的生活领域,用心观察新的生活内容,不断发现并摄取身边的美。所以当她举笔为文的时候,思路自然不会拘囿逼仄,不会粘滞于眼前的具体的人、事、物,而是尽力使自己的意绪在绵远宽广的时空中驰骋。在她的文章中,你会体味到其丰富飞扬的艺术想象力。她不仅书写着现实的泉城,而且把笔伸向了往古的济南,向人们讲述着曾经生活在这座古城的名士的故事和他们的诗文。《留住落叶》起笔于园林部门打造“落叶景观”的活动,描绘了深秋落叶铺地的动人景象,由眼前老校长纪念碑座上的落叶,引出了家乡游子季羡林先生德国的羁旅生涯:经常“走过满地落叶的小径,孤独的跫音,叩击着乡愁”;又把时间空间推演到抗战时期的四川,真切地描述出朱光潜先生对落叶“美”和“趣”的欣赏;又借日本作家的眼睛赞美了落叶的“韵”和“情”。评说了留住落叶的现实考量,归结出留住落叶的美学意义。既富有生活的实感,又有想象空间的创建,文章思路清晰而开阔。文笔也活脱灵动,放得开收得拢。
    钟倩散文还可以说出其他一些优点,例如它的词汇较为丰富,语言比较清新流动等,这些都是她可以成为一位优秀的散文作家的基本条件。对于这样一位有前途的年轻散文作家,我们应该倍加爱护,用心培养。首先必须的是严格要求,最忌的是不负责任的过誉。鲁迅曾经说过,要毁坏一个青年作家,一个是“打杀”,一个是“捧杀”。而“捧杀”是一种不见血迹的摧残。这对于每一个文学青年来说,是应该清醒和警惕的。钟倩的散文创作已经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得到了一些赞誉和奖励。我们希望,钟倩能在新作出版之际冷静下来,认真回顾八年来的创作道路,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我们建议,首先要加强语言的基本训练,在准确精炼上下苦功,努力维护汉语的纯洁性;还要专注于思想、感情的沉淀、焠炼和升华。避免语言繁冗,思想散漫,感情浮泛。在读书方面,要刻苦研读经典,将其作为提高思想艺术境界的营养。在文章中引用经典语句,要做到少而精,避免引用过多,而代替或遮蔽了自己思想情感的表达。相信钟倩的泉城恋歌一定会越唱越嘹亮,我们热切地期待着。
    (作者李桦:原烟台教育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