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图书推荐 > 教师 >

《语文教师的使命》:凌宗伟30年的教育实践与思考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教育报 凌宗伟 参加讨论

    
    凌宗伟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出版
    江苏南通市通州区二甲中学凌宗伟校长倡导“生命化教育”,反对课堂教学与教育的模式化。他指出,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从教育的本真上来讲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好教师应该追求“得意忘形”的境界,努力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成为一种美妙的享受。
    近年来,很多学校大兴“课堂教学模式”建构之风,甚至好多教师靠自己的所谓模式,成了“名师”,到处去讲学,还有许多教师在不断地复制那些模式。除了媒体,一些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也非常热衷搞所谓的模式。一时间,模式之风大有吹遍神州大地之势!一些学校甚至倡导这样的模式:一堂课,教师只许讲15分钟,其余时间都让学生去练习……我个人觉得,过分强调遵从于某种教育模式,不仅会导致教育教学的刻板化,甚至会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课堂要不要一个固定的模式
    张文质先生在《保卫童年》中说:“课堂教学,包括老师的语言和形体的行为,都应该形式多样,学生学习的方式,合作、交往的方式,甚至课堂上让孩子表现的方式都应该形式多样。”我的理解就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个“法”只是一个基本的框架,基本的教学环节。我始终认为教学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因为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年级,特别是“当下”的课堂的状态是不一样的。如果用一个统一的“模式”去教,就会很机械、很教条,就容易被这个“模式”牵着鼻子走。我们一直提倡“生命化课堂”,提倡“课堂生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
    我个人认为,教育的本真就是“使人成为人”。这个“成人”的过程中,不仅仅有知识,还包括方方面面的东西,比如适应生活、独立生活、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如果从生命化教育的理念上来说,还应当“拓展生命的宽度”,我们教育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丰富生命的色彩,用教师的生命润泽学生的生命,再让学生的生命反过来丰富教师的生命。这个过程当中,师生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绝非单向的。
    教育和课堂应该是沉下心来研究的,它不能搞“运动”,教育是不可复制的。现在有个很不好的苗头,就是到处都在学那些媒体认可的名校,好像把他们的模式一搬过来,教学质量就上来了。其实这恰恰导致很多学校丧失了自己的个性。
    摆脱模式的诱惑
    在我看来,课堂其实就是师生生命的一种相遇,一种生命的润泽。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思想的碰撞、语言的交流,给对方以启迪和帮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认识渐渐提高了,学养渐渐丰富了,生命也就渐渐丰厚了;随着学生生命的丰厚,教师个人的生命也就丰厚了。由于学生一天天长大了,认识加深了,教师对课堂和教学的认识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他不应死板地重复教案和原有模式。
    我的想法是:只需让新教师掌握基本的教学方法和环节,比如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等,而不是一下子要他掌握什么模式。过分强调模式的危害在于它会使教师的思维变得固化、呆板,其个性也会被磨灭。我们需要给新教师,包括广大教师提供一个范式,这只是一个范本。这个范本是可以在大环境下根据教学实际而灵活变化的,而且是提倡改动、提倡创新的。我有个管理理念叫做“统而不死,活而不乱”。在大方向、大原则不变的基础之上,每个部门、每个班级、每个教师都可以自行其是,也就是“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一个教师,工作3年以后就应当引导他根据自己固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特长,逐渐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我强调的是“风格”,是教师身上固有的特征。这是一种宏观的概括,而现在时髦的模式往往是微观的,微观到一个环节到另一个环节的过渡,连用什么词都有明确的要求。这样的教育、这样的课堂就太可怕了。所以有时候我们还是要回到人的本性的角度上来看教育,这样对所谓的模式就会有更加清醒的认识。
    为了帮助教师解决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我们也为教师提供了课堂的一些范式,比如预习课的范式、自习课的范式、复习课的范式、讲评课的范式——但这终究只是一个范式,重要的是各个学科、各个年级、每个人,根据实际情况,在基本框架下再进行设置、调控。因此我们前前后后组织了好多次类似于“沙龙”的活动,比如对二甲中学以学定教的教案的设计、使用进行了研讨;对要不要课堂模式进行了研讨;对如何构建尊重学生个性的生命化课堂进行了研讨。这些活动,除了我们本校的老师发表见解,还邀请了一些专家,如孙绍振、成尚荣、张文质、王灿明、许锡良等,来参与我们的研究和讨论。
    “生命化教育”不妨“得意忘形”
    大搞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其实是当下教育功利色彩在作祟,因为好多学校就靠所谓的模式,成了“名校”。他们的校长、老师到处去推销,甚至在其他学校复制某个模式,好像有了模式就有了改变现状的“灵丹妙药”。
    在生命化教育的课堂上,教师应当是灵动的,同时又是沉稳的。所谓的“灵动”,类似于教育理论上讲的教育机智,就是教师的“课感”,也就是教师驾驭课堂的灵感,他在课堂上能够迅速发现、捕捉那些对课堂教学有帮助和有推动作用的瞬间,同时也能够及时消解那些不利于教学、不利于课堂生成的负面因素。
    要想成为一名好教师,就不要在乎什么模式,但要根据自己固有的知识、能力、水平、特长,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我常常跟我校的老师讲,比如教语文,同样一篇课文,有的教师朗读好,有的教师板书好,有的教师课件做得好,有的甚至还能唱、能跳,像这种既能写又能画又能唱又能读又能跳的老师是有,可少之又少,所以用统一的模式让所有人去上,可能吗?可以毫不客气地讲,我的教案设计得再好,课件做得再好,拿给我徒弟上,他也是上不好的。为什么上不好?就因为我对文本的理解,他未必知道,或者他未必认同,另一方面,我的特长未必就是他的特长;反之,他的特长可能正是我的缺点。
    好教师应该追求“得意忘形”的境界,努力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成为一种美妙的享受。这个观点,在拙著《语文教师的使命——点燃生命的激情》中有一段阐述:“得意”包括三个维度,一是要“得教材之意”,也就是说要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主旨、特点和作者的意图;二是要“得学生之意”,也就是说要了解学生的需要,适时调控学生的学习情绪,使之渐入佳境;三是要“得课堂之意”,即充分认识到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不变的、机械的程序。而“忘形”是指,一个好教师,首先得忘掉自己的教师之形,把自己与学生放在同一个层面,认识到自己是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要时刻以欣赏的目光看待学生;二是要忘掉教材之形,即不拘泥于教材和教案,也不拘泥于某一种程式,而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机智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方案,以适应千变万化的教育教学情况;三是要忘掉课堂之形,努力将课堂视为一个小社会和师生互动合作的舞台。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在与学生的合作、沟通中享受到教育的乐趣。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克服浮躁的心态,越是在纷繁、热闹的气氛当中,我们越是要沉得住气。用吴非先生的话来说,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只要肯读书”就好办,“哪怕读点闲书也是好的,哪怕知道一些掌故也是好的,即使自己读书不多,听听别人说读书也行”。因为阅读可以使我们开阔视野,丰富阅历;阅读可以触发联想,产生灵感;阅读还会使我们发现不足,调整方向。(凌宗伟)
    相关链接
    在《语文教师的使命——点燃生命的激情》一书中,凌宗伟用其将近30年的教育实践与思考告诉读者,课堂是师生生命相遇的地方,教师要用自己生命的激情,去点燃学生的生命激情。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不断地领悟世界的意义和人本身存在的意义。他认为,要充分发挥教师智能中的人文情感和教学辅导文本中的人文因素,去唤醒沉睡的学生,唤醒他们的求知欲望。课堂教学应该是“面向对象的、随机的、自由的、灵动的”、“不拘教案的”。真正意义上的理想的教学是不拘一格的,而绝不是某种模式的翻版。尤其是语文教学,必须“遇物则诲,相机而教”。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