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图书推荐 > 成长 >

越雷池一步的神奇作品——读“11只猫”系列绘本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教育新闻网—读书频 朱自强 参加讨论

    
    《11只猫》(日)马场·登 著,章斌 张莺莺  译  朱自强 审订
    新星出版社2012年4月出版
    “11只猫”系列绘本具有漫画风格的画非常生动,富于容易被幼儿理解的表现力。文字故事也好,画也好,幼儿都喜欢类型化的表现。马场登的画笔下,“11只猫”都是一个长相,个个都是陶醉于自我世界的神情,在遇到挫折、问题时,又都一起瞪圆了眼睛。就算虎猫队长,尽管会禁止别人摘花,可是一旦大家都去摘,他也会同样摘上一朵,戴在头上;尽管让大家在归途绝对不要吃大鱼,可是天黑以后,他也和大家一样去吃。说到底,这“11只猫”,其实就是一只猫。
    我感到,马场登的这种类型化处理是有寓意的。类型化之后的这“一只猫”主要代表的是幼儿自我中心主义的心性。“11只猫”系列绘本,乍一看,故事颇为荒诞,细一想,其实非常写实。在我所看到的绘本中,如此生动、真实地表现出幼儿自我中心心性的作品实为罕见。
    这“11只猫”,思考和行动方式大都是自我中心式的。他们见到一座房子就任意住进去,明知这里是小猪的叔叔的家,却把小猪的叔叔的照片挡起来,说这里是11只猫的家。他们帮助小猪盖房子,盖好后一见漂亮,又舍不得给小猪了,要自己住,让小猪回到他叔叔的家。(11只猫盖房子》)11只猫抓到大鱼,虎猫队长只是说“我们快点回去,给大家看看吧”,并没有说“和大家一起吃吧”这和《古利和古拉》中大家一起分吃蛋糕的处理完全不同。(《11只猫》)他们要到宇宙去旅行,就偷偷乘上怪猫的飞船,想把怪猫丢下不管。(《11只猫遇怪猫》)这些都是自我中心主义的“自私”。不让摘花,但一定要摘一朵;不让过桥,也一定要过;不让爬树,却非爬不可。(《11只猫进袋子》)这是自我中心主义的“任性”。其实《11只猫变泥猴》里的恐龙,又何尝不是自我中心的呢。他为了让11只猫高兴,每次都是跳进他自己最喜欢的泥坑里,而不顾11只猫的感受;他给11只猫拿来苹果,然后叼起鱼干转身就走,根本不管11只猫并不想这样交换。这是自我中心主义的“强加于人”。当然,11只猫也有同情心。他们让淋雨的小猪进屋,帮他盖房子;他们曾救助掉下悬崖的恐龙,他们为报复恐龙强换鱼干而用石头砸了恐龙,但是,马上又惦记着他。可是,这些都不是舍己为人的行为。在11只猫身上,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自我中心主义的“自私”、“任性”和“强加于人”。
    一般而言,自我中心的思考和行事方式往往是负面的,有时甚至遭人厌恶。可是,自我中心的11猫却毫不给人厌恶之感。究其原因,是马场登所表现的是幼儿的自我中心的欲望,这种欲望是人生特定阶段的自然产物,它超越了善恶这一伦理道德范畴,同时,作品也表现出了幼儿走出自我中心欲望的可能性。《11只猫进袋子》里,由于好奇心、探索欲,越是不让做的事,11只猫越是好奇,越是想做。但是在结尾,他们面对“禁止横穿马路”的牌子,终于从此前的经历中汲取了经验,走上了过街天桥。
    与那些表现温馨、温暖、关怀、感动的幼儿绘本相比较而言,“11只猫”系列绘本具有异质性。它直面幼儿的自我中心主义心性,在表现时不作过滤,可以说是越过了雷池一步的作品。甚至可以说是颠覆了正统的教育的作品。它的有趣的故事,幽默的风格,漫画式绘画,都是幼儿读者的“笑点”,不过,我认为,最吸引幼儿、打动幼儿的还是那些对自我中心主义心性的生动描写。
    也许有人会问,自我中心主义不是要被克服的吗?没错,但是,对自我中心主义的克服,不能造成对幼儿心理的压抑。我一直反感“融四岁,能让梨”这样的道德故事,就是因为它无视幼儿的自我中心主义心性在特定阶段的合理性,进行道德上的拔苗助长,强人所难地要求四岁的弟弟让梨给哥哥。这种强幼儿之所难,本身就是成人的自我中心主义,而成人的自我中心主义与幼儿的自我中心主义截然不同,是未经实现成长的退化现象,不具有合理性。
    一位日本妈妈说,她的儿子四岁,非常喜欢“11只猫”系列绘本,当她问儿子为什么这么喜欢“11只猫”时,儿子说,“因为他们太傻了”。 可见,表现幼儿自我中心的行为的“11只猫”系列,恰恰是在帮助幼儿看出自我中心的思考和行为的幼稚之处,促使幼儿走出自我中心主义,实现心灵的成长。与“11只猫”的这些故事相比,更可以感受到《孔融让梨》一类故事,在帮助幼儿心灵成长上的无效性。
    我们应该相信幼儿,相信他们的审美感受力和对事物的判断力。很显然,马场登对此是充分信任的,所以,“11只猫”的故事才个个不含一丝说教,有的只是幽默,而不是讽刺,对幼儿进行的是疏导,而不是压抑。这也正是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的智慧之所在。(朱自强中国海洋大学中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绘本研究专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