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图书推荐 > 校长 >

《走向德育专业化:学校德育100问》:责任与自由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教育报 曾妮 参加讨论

    
    《走向德育专业化:学校德育100问》,檀传宝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出版
    谁担责任?
    德育,究竟是谁的责任?如果回答是“德育教师”,那么,在教育场域之中,还存在“非德育教师”吗?教育,若教和育分离,岂不是南辕北辙?《走向德育专业化:学校德育100问》(简称《走向德育专业化》,下同)一书毫不迟疑地回应了这一问题:德育,应是全部教育者的责任,德育专业化决不仅限于德育教师的专业化,而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化。
    长久以来,我们问责德育失效,国人缺德,都直指德育工作者,质问德育学科课程,这样的判断难免武断,难免有失公正。“德育专业化”的提出,首先指明了德育的系统性。德育是什么?德育的课程形态有哪些?这些问题在该书中都有涉及,为我们勾勒出德育的全部图景。完整的学校德育由直接德育、间接德育和隐性课程构成,每一种课程形态都包含着多名组织者与参与者,是每一名教师有目的的引导和不经意的感染,促成了学生的道德成长。其次,“德育专业化”强调了德育的专业性。德育专职教师的“随机上岗”和其他科任教师的“无心插柳”都揭示了当前德育的非专业性。德育实践,不应仅仅是请好教师谈经验,它的成熟有赖于必要的德育思想流派借鉴、必要的理论课题研讨、必要的德育实务学习,而该书正是将这些核心模块汇集成册,以专业视角带动经验总结,以理论参与取代经验独行。
    德育研究,又是谁的责任?它当然首先是德育方向的研究者的责任,每一位德育的专门研究者都应该展开德育专业化的精深思考,并切实为之做出努力。无疑,《走向德育专业化》就是一群学者孜孜不倦、潜心研究的硕果。但德育专业化只是专攻德育之人的孤身奋战吗?它的提出拓展了教师专业化的空间,深化了教师专业化的内涵。该书的出版,也为所有投身教师专业化的研究者们传递出这样的信息:德育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推进德育专业化亦是教师专业化全体研究者的应尽之责。
    我享自由!
    教师专业化的关键是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德育专业化的实现更是需要教师们动脑筋,大展身手。《走向德育专业化》的编排便是以自由促进发展,它从灵活多样的问题出发,以推荐阅读的链接延展,为教师的德育专业思考拓宽视野,加深积累。
    理论基础能为自由思考插上翅膀,使其飞向更高的山峰。《走向德育专业化》首先阐明了德育的定义、德育专业化的概念、道德教育的学习机制等基本命题,然后介绍了关怀理论、体谅模式等影响范围广、借鉴意义大的国外德育思想。这些皆不是空洞的文字,而是万千德育实践之上的理论升华。因此,读者在阅读之中往往容易收获一点即透的愉悦。
    实务汇编能为自由行动提供启发。书中许多问题是从一线教师处搜集所得,因此,与之相应的回答就具有针对性强、实践性高的特征。“加强德育一定不利于升学率的提高吗?”、“班主任如何把握工作的边界,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与学生关系‘太好’,会不会有损教师权威?”等问题,说的就是教师身边的事,道的便是教师心里的难,虽然每位教师面临的具体情境不同,但“雪中送炭”送的是解决问题的机理,在此基础上再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便不是一件难事。
    浪漫的对话……
    这不是一场理论专家与实践高手的过招,比赛谁更专业;也不是一次研究者对践行者的宣讲,推广最新理念;而是编者与读者的一次真诚沟通,一场浪漫对话,编者们从“构建教师德育专业化体系”的理论设想出发,将可能涵盖的问题一一列出,以问题会友,以期得到每一位阅读者的积极回应。对话发生时,真正的德育专业化便在静默无声中悄然开始。
    其实,本文的标题取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夏书系·有效德育系列的另一本书《浪漫:自由与责任檀传宝德育十讲》。如此借用,正是因为有感檀传宝教授所言:教育学术和教育实践,都是浪漫的事业,做这份事业,需要起码的社会担当和专业能力。我想,大夏书系·有效德育系列的三本书恰是教育学者发出的诚意邀请,诚邀怀揣梦想与勇气的教育实践者,携手踏上德育专业化的漫漫征程!(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21日第8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