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忠 暑假,听陶继新作的《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打点幸福人生》两场报告,令我经受了一次精神洗礼,有一种重生再造的感觉。 陶继新讲演的核心内容是“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感动之余,不禁反躬自省:我们距离“幸福”到底有多远? 有书作伴,方能幸福一生。但是,如今教师的读书状况并不乐观。不少教师除教材、教参外几乎不读书。教书而不读书,这种怪现象在教师群体中见怪不怪。如果询问原因,不外乎以下两个。 一是工作压力大,没时间读。这个理由貌似合情合理,其实经不住推敲。陶继新先生作为山东教育社的总编、资深记者,身兼数职,事务繁忙。但陶先生每天挤出时间读书、背书,雷打不动。如此看来,时间紧并不能成为我们不读书的借口。曾国藩说过:“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时?何必择地?但自问立志真不真耳!”鲁迅先生有句名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是有的。”这些经验之谈的确是至理! 教师不读书的第二个理由是没必要读。不少教师认为不读书也能教好书,只要会做题就行了。这是典型的短视。不读书就会视野狭窄,精神萎靡。古人云: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对镜亦面目可憎。试问:这样的教师又会教育出怎样的学生?不读书只做题的教师也会把学生拖入“题海”而不能自拔。如果教育沦落为无休止地做题、讲题,对师生而言都是一种生命的浪费乃至折磨。在其中找不到一点应有的美感和神圣感。 读写是成就教师幸福人生的双翼。陶先生举了许多例子,像关注师生读写的朱永新,奏起写作快乐乐章的黎志新,苦乐途中坚持读写的杨同杰,酷爱“红楼”的张利平……这些成功的教师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坚持通过读写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令人惋惜的是,放眼教师群体,比读书更不容乐观的是教师的写作状况。一项调查资料表明,有近八成的语文教师不写作或很少写作。语文教师尚且如此,遑论其他学科的教师! 人生的最高需要是获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可。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渴望成功。老师们,请重新捡起曾经的梦想,乘着读书、写作的翅膀飞向成功,飞向幸福人生吧。 淡泊宁静的心态是打点幸福人生的基础。诸葛亮有句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教育是一项寂寞的事业,研究学问需要“板凳要坐十年冷”的耐性和定力。杨瑞清甘做“傻子”,多次放弃别人求之不得的升官发财的机会,“一辈子走在行知路上”,在乡村教育园地里默默耕耘。陶先生五辞总编职位,无论身居何职,始终坚守文化人的宁静。这些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幸福离我们很远,幸福又离我们很近。能否成为幸福的教师,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 西点军校有句名言:“没有任何借口。”真的,在把握人生走向这件事上,我们的确没有任何借口。 《中国教育报》2009年8月20日第8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