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生活 >

那些年,我们读名著的故事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人民日报海外版 邹雅婷 参加讨论

    “好书像真爱,可能一见钟情。但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杳远理解和同情,却总需要悠悠岁月。”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的走红,让《查令十字街84号》引起了许多国内读者的兴趣。
    这本书信集记录了纽约女作家海莲·汉芙与伦敦书商弗兰克·德尔跨越20多年的传奇书缘,展示了一连串寻书、购书、读书的动人故事,被奉为“爱书人的经典”。
    读书,是独自沉浸在精神世界的美好体验,也是读者与作者穿越时空的思想对话。越是凝聚了古今中外伟大思想的名著,就越能激起持久的心灵共鸣和非凡的阅读体验。品读名著的过程常常伴随着有意思的故事。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读者,请他们分享自己读名著的难忘故事。
    名著是童年的滋养
    出生于1970年的陈昌海(化名),自小便读了许多文学名著。“那时候没有电视、电脑,读书是主要的文化活动。爸爸和爷爷的藏书我都翻过,更多的书来自新华书店,一有零花钱我便会跑到书店去买书。”
    一开始陈昌海爱读连环画式的小人书,很多是以名著故事为原型,比如《水浒》《三国》等。识字多一些之后,陈昌海开始啃厚厚的外国名著译作: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小仲马的《茶花女》……都是在童年的似懂非懂中读完的。“印象最深的是小学五年级读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砖头似的五大本,半个月就看完了。”陈昌海回忆道,“具体的情节现在已记不清楚,但主人公与命运不屈不挠的抗争让我比较触动。”
    初中时,陈昌海曾摆摊卖糖果,赚到钱就去买书。“顾客买糖就可以看我的书,这也成为一大卖点。”陈昌海笑着说。
    后来,陈昌海考入厦门大学中文系,学会以专业的文学鉴赏眼光来品读名著。“虽然小时候读书主要是看故事,不懂门道,但这些名著让我在潜移默化中开阔了眼界,丰富了想象力,思想也得到深化。”在陈昌海看来,年少时的阅读最重要的是培养兴趣和想象力,而想象力正是我们的课堂教育中比较缺乏的。
    三读红楼感悟人生
    “读名著能够带给人‘术’与‘道’两种层面的收获。”山东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党亚杰对本报记者说,“所谓‘术’,就是作品体现出的谋篇布局、敷演作文的艺术手法。所谓‘道’,就是作品中所包蕴的带有普适性的生命认知和人生思考。”
    党亚杰说,她最喜爱的中国名著是《红楼梦》,从初中到大学,三读《红楼梦》的经历让她感悟颇深。
    初一暑假,为了完成语文老师布置的作业,党亚杰第一次翻开了《红楼梦》。然而阅读过程并不顺利,文言表达、生僻字词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影响了她对内容的理解和对主题的体悟。
    第二次阅读是在大一寒假。她查阅了多位红学家的研究著作,了解到《红楼梦》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宝藏,而自己所看到的不足冰山一角。带着众名家的研究成果,她对书中的诗词、楹联、灯谜、花签等细细研读,对于讴歌青春与爱情、鞭挞封建礼教的主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大四保研之后,党亚杰萌生了三读红楼的想法。这一次,她对照着原著,把87版《红楼梦》电视剧也看了一遍。“这是我最受感动的一次,仿佛从中看到了自己。”党亚杰说,“贾太君带着媳妇孙女们听戏斗牌,唤起了我对家族团簇的向往;宝黛共读西厢,让我感动于爱情的纯真;众姐妹结诗社赋文猜谜,引发我对同窗情谊的回忆。以至于读到最后群芳散尽,联想到毕业后同窗好友散落天涯以及成长注定带来与家人的分别,油然生发莫大的悲鸣和感慨,禁不住潸然泪下。”
    从这以后,党亚杰便养成了一个习惯,阅读名著的同时,会搜集一些专家研究成果和相关影视作品,试图从不同角度体味名著的情感与内涵。
    交流分享受益良多
    “月亮代表理想,六便士代表物质生活。唯有真正的勇士,才可以舍弃六便士去追逐心中的月亮!”2015年初,就职互联网公司的林旭东读完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后,写下了这样的感言。当时,他组织了深圳市同城读书会的“共读一本书”活动,参与者要求在一个月内读完指定书籍并提交读后感,在月末出席线下交流活动。在一家青年旅舍,三四十位书友参与交流,各自表达了对《月亮和六便士》的理解,颇有趣味。
    “这本书甚至引导我开启了一次冒险的创业旅程。虽然结果并不理想,但是不影响我继续追逐自己喜爱的事物。”林旭东说,“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用心呵护自己心中的月亮,当它和六便士起了冲突,我们可以做一下权衡,也许便可开启另一种人生。”
    有了读书会的经历后,林旭东创办了微信公号“拾书小记”,相继发起“时蔬半月读”和“健读”等读书交流活动。“参加活动的人遍布全球,各行各业都有。”林旭东表示,“适当的机制和有趣的玩法能够促使大家读更多的书,并通过交流、分享和写作得到更大的收获。
    在知乎论坛,有网友提问“读世界名著有什么用?”名为“苏凌然”的用户回答说,名著写着前人对生与死、爱与恨、存在的困惑等永恒话题的种种解答,它们并非标准答案,但最大的作用是告诉你:这些问题永远存在,困扰的并非你一个人。“你会在名著里看到这些被走过的道路,它们的泥泞与光辉。如同在寒冷的雨夜跋涉,不知目的,无遮无拦,被风吹得发抖的时候,忽然雨停,发现满天星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