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生活 >

保持天真 博物自在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 刘华杰 参加讨论

    我个人关注古老的博物学,原因除了本科时我学过地质学、平时爱好植物外,还有对现代性逻辑的反思。具体讲主要出于四方面的考虑:一是科学哲学,比如波兰尼的“个人致知”;二是胡塞尔和梅洛-庞蒂的现象学,涉及“生活世界”概念及“具身”问题;三是科学编史学,涉及我们怎么重新书写自然科学的历史;四是对文明形态的考虑,工业文明遭遇大量问题,天人系统如何可持续生存,如何重塑人类质朴心灵。
    什么是博物学?粗略地看,它是对大自然的探究,但又不同于当下职业化的科学家的探究。博物学主要在乎普通人通过日常的观察、感受来记录大自然的现象,描写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岩石、矿物、生态系统等。在我看来,此时重启的博物学,是平行于自然科学、普通人与大自然打交道的一种学问。
    今天讨论重启博物学,是想让我们每一个普通个体能够更好地感受、理解、赞美大自然及其自然演化,知道自己在大自然中的准确位置。按理说,这不恰好是自然科学的任务吗,多学点自然科学就能解决此类问题,何必重提几乎死掉的博物学?费解与精妙之处也正好在此。
    我们谈的这种博物学,没有现成的定义,与历史上的多种博物学有联系但又有发展。我以“博物”汉语拼音的首字母“BOWU”编了四个方面的定义:(1)Beauty,大自然有大美。《庄子》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博物学第一追求的就是美;(2)Observation,了解大自然、欣赏大自然需要做细致的工作,用“观察”一词可代表各种操作手段。此处的观察是广义的,包括一般的关注、观看、考察、记录、绘画、拍摄、分类、做简单的实验、撰写报告等,强调的是把自己融入大自然,努力在自然状态下了解大自然;(3)Wonder,指童心和惊奇感。当人们对生命没有惊奇感的时候,那么破坏起生命来同样也不会有什么感觉。《孟子》讲:“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博物学家卡森(Rachel Carson)最后的一部著作书名就叫The Sense of Wonder,直译是《惊奇感》,北京大学出版社的中译本译为《万物皆奇迹》。其实,大自然十分精致,足以让人不断有惊奇感,如果某时没了这种感觉,出问题的一定是我们自己;(4)Understanding,发现万物之间的联系,寻找沟通、理解的途径,追求可持续共生。世界不是简单的二元主客体关系,而是多层次多元交织的网络,万物彼此依存。
    博物的目的:审美与生活
    博物学的定位始终不离审美和生活,即在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世界”。走进大自然,不一定非得到遥远的地方,在自己的家乡、小区,甚至校园、街道就可以做到。第一步是睁开双眼看我们周围的世界。最好也辅助一些理论,比如“肯定美学”(positive aesthetics)理论。
    例如,加拿大哲学家卡尔松(Allen Carlson)给出一个命题:“自然全美”。大自然没有丑的,都是美的;大自然有多种层面的美,无穷无尽。为什么有的人欣赏不到呢?说得直接点,是因为自己功力不够或者因为心情不好!当储备多了、心情好了,就有可能发现各种各样的美。在一个层面发现不了,在另一个层面就可能发现。严格证明这个命题,几乎是不可能的。你相信它,它就会很有启发性。不必全信,任何理论都不值得全信,但一定程度上相信它,会有好处。此命题的要义不在于全称的必然性断定,而在于提醒人们不要失去信心,不要轻言大自然不够美。通过数亿年数百万年演化出来的大自然是有“智慧”的活的有机体,是盖娅(Gaia),它是广义自然选择的结果。只要我们细致探究,就能不断发现大自然的美丽之处,有博物体验的人一定不会认为我在欺骗大家。审美与认知也是有关系的。审美,就是人来发掘美。美是主客体作用的一种效应,不能全归于主体,也不能全归于客体。
    除了审美,博物还有更基本的一面:好玩,让人快乐。好玩是极为重要的,它使我们的日常生活变得有趣,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孩子爱玩,成人也一样,只是通常不敢言玩。普通人通过观鸟、赏花、登山、生态旅行等,探究大自然的同时,也会获得一种存在感,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博物自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够了解大自然和我们自己,让我们自由、自在。哲学家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他发现了“我思”的基础地位,类似地,我们也可以说:“我博物,故我在”,而且我想更有道理。博物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活动,非单纯的“思”所能比拟。
    哲学家常说“诗意地栖居”,这很好,但很难,靠什么做到这一点?单纯靠某一种东西都不充分。但是几乎可以肯定地说,修炼一点博物学,把它作为终身爱好,将有助于诗意地栖居。
    博物传统:古老常新
    博物传统大致对应于英文的natural history,相应的拉丁语词组为historia naturalis,这里history(或historia)不是“历史”的意思,而是“探究”的意思。也就是说,现代英语中使用natural history这个词,其实用的是古义。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写的那本名著,其实也不能直接称《历史》,而应当称对某某的“调查”或关于某某的“报告”。这说明博物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亚里士多德及其大弟子塞奥弗拉斯特就做过这种学问,后来雷(John Ray)、林奈、布丰、拉马克、达尔文、华莱士、法布尔、梭罗、缪尔等都做过。世界各地的普通百姓也做过。
    博物学是自然科学的四大传统之一,另三个传统分别是数理传统、控制实验传统和数值模拟传统。博物传统最古老,有几千年甚至更久的历史。数理传统大约有三百年的历史,三百多年相对于人类的历史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也许相当于一个“点”。控制实验传统从伽利略时代算起,将近三百年。数值模拟传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数字计算机开始,到现在大概有七十多年的历史,非常非常年轻。这四大传统离了博物学就可能出问题,而恰好现在科学界严重地忽视博物传统,科学界也极少培养博物类科学人才。所以,恢复博物学是非常难的事情,理论上首先要有突破。
    所有的科学都是从博物起步的。但科学发达、深入、高精尖之后,并没有完全取代原来博物的功能,许多事情依然要靠博物的办法去判别、解决。明智的态度是,博物学承认自己的肤浅,但是仍然强调自己的特色、不可取代性。博物学依然是一种有效的体验世界、了解世界的方法、学问。
    要发展“百姓自己的博物学”,非常重要的是,要调动我们的情感和感官,亲自感受大自然。知识在博物学中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把知识运用起来去审美,跟我们周围的世界、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其次要向榜样学习。博物学的榜样太多了,比如中国古代的博物学家张华、郦道元、徐霞客、沈括、李渔,近代的竺可桢、周作人、叶灵凤,等等。外国的博物学家也很多,比如老普林尼、格斯纳、凯茨比、巴特拉姆、裕苏、牧野富太郎、洛克、阿加西、格雷、古尔德、E.O.威尔逊、狄勒德,等等。博物学家的类型至少可分出:“亚当”分类型、百科全书型、采集型、综合科考型,还有探险与理论构造型、解剖实验型、传道授业型、人文型、世界综合型等。其中人文型值得重视。
    如何修炼博物学
    博物与名物、物质文化、日常生活有关。孔子说过:“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话看似平常,但是在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多识是一把钥匙,如果真的这么做了,修炼博物学就找到门径了。名字是索引、是手段,借助名字,专家的成果可以分享,否则专家的知识再多也与百姓无关,比如《中国植物志》,那么多卷,不通过名字,那堆知识无法变成个人知识。“多识”的用意是通过识名而达到广泛的亲知,求得横向贯通,对大自然有所领悟。多识的博物学之路有如下环节:名实对应,综合已有的各种学识;亲自观察、探究,化公共知识为个人知识;长期坚持,可能有所发现,通过写作将个人知识转化成公共知识。在此过程中,也将强化人类社会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另外,与他人交流、读些图书和期刊是必要的,我推荐《中国国家地理》和《博物》,特别是后者,非常棒。
    博物过程在乎有趣,追求快乐、幸福。在实践上宜尽可能从局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家乡做起,不断累积“地方性知识”,与生态、环保工作密切结合。改进我们的生存环境,只靠专家是不够的。
    博物学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走向民间,应当推动博物类民间组织良性发展。复兴博物学,视野也宜宽广一点,要在博物学文化的层面谈全面复兴,不能只局限于知识层面。
    当下博物学在中国突然热了起来,这是好事,但弄不好也会变成坏事。重复一下我个人的观点:第一,不要把博物学看成科学或科普;第二,不要把博物教育变成某一门专业学科,那会增加学生考试的负担。希望我们还可以像孩子一样保持童心、好奇心,对自然有惊奇感,博物自在。
    ■刘华杰教授推荐的博物图书
    1.《博物人生》(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一九〇六:英伦乡野手记》上海译文出版社
    3.《玫瑰之吻:花的博物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4.《好鼠兔》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5.《昆虫Q&A》商务印书馆
    6.《纳博科夫的蝴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7.《缤纷的生命》中信出版集团
    8.《生命的未来》中信出版集团
    (本文根据北京大学教授刘华杰在商务印书馆主办的“阅读推广”论坛上为教师所作报告编辑整理)
    《中国教育报》2016年10月31日第12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