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生活 >

在阅读中走向成熟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 周建国 参加讨论

    如何使自己更好成长、更加成熟,这是我从教以来经常追问自己的问题。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之路,我深切感悟到,是阅读助我成长,并使我更成熟、更理性。
    从少年时期的无意识阅读,当老师时略带功利的阅读,当校长时肤浅阅读管理类书籍,担任教科所长时有深度、有坡度的阅读教科研理论,直到现在的开放式阅读。一路阅读下来,支撑和累积了我不平凡的人生。阅读弥补了我先天之不足,帮我叩开了理论之门,拓宽了知识视野,滋养了精神元气,激发了思想灵感,更助我走上了顺畅的教育之路。
    当初我被委以校长重任,“赶鸭子上架”,感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时,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夸美纽斯等先辈纷纷“来”我家,“告诉”我管理秘诀,夜夜和我“切磋”经营学校之道;教育大师叶澜、朱永新等“良师益友”帮我打好精神成长的底色;李希贵、李镇西、李烈、杨瑞清等名师、名校长,与我和“沙龙”论坛,《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走在行知路上》《与青春同行》《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帮助我用心做教育;齐学红、郑杰等引见我《与名师为友》,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闫学老师帮我《牵到河边的马》,共同《触摸教育的风景》……
    在瞬息万变的当今社会,国内每年出版的图书不下30万种。当老师,既要补好自己的短板有选择地读书,还要善于捕捉有用信息。90年代初,我无意中从浙江教育报上,看到了鄞县中学物理特级教师方勋成老师的教学“秘诀”。方老师虽带教高三,但每天只给学生布置1至2道题,他对每道题都精雕细琢,致力以一抵十。教师为学生减负,其实就是为自己松绑。方老师的“工匠”精神给了我灵感,我也从知识点出发,挑习题改编成作业精编本,尽量让学生少花时间,以求效果最大化;我还大量阅读名师课堂实录,反复收看他们的课堂录像,边模仿,边磨课。
    特级教师陈日亮先生说:“读书,其实并不完全是吸取别人的知识,借鉴别人的思想,读书更是从别人那里借光,而让自己思想明晰和充实起来的过程。”慢慢地、不间断地深度阅读,带给我的最大变化,就是改变和充盈了我的思想。其实周有光老先生也说过这样的话:“如果读了书不能立言,就白读了。”我以为“读、思、做、写”相结合,就是立德、立功、立言。原本我是黑灯瞎火“闯夜路”,容易迷失方向,现在以阅读为“灯塔”,实践之路照得更明亮;原本我所读的可能是高高在上的理论,也许只是他人经验,是否适合自己却很难说,现在带着批判的眼光读、思、做、写,既扬弃、应用、固化并创新理论,又使实践升华为自己的思想;而且越写越觉得做得不到位,更认识到阅读需要有问题意识。对此,周国平先生也说过:“你通过写,你把经历的事情在内心里面再去生活一遍,这些东西就留下来了。”是啊,倘若以读促做、以做推写,多管齐下,思想“内存”就会像不断滚动的雪球,越滚越大。读得深刻,做得扎实,写自然就顺畅;无需刻意而为,更不会加重工作负担,因为结合实践的读和写,本身就在沿途欣赏教育教学的美丽风景,是在记录专业成长的心路历程。
    读为业,文为余。长期阅读启迪我,没深度、没坡度、不思考、不实践和不动笔的阅读,就是零阅读。联系实际读,带着问题读,做中读,读中思,思后写,升华思想,成就美文。我深切感悟到“写且痛苦着,痛且快乐着,苦且成功着”的人生哲理。
    我虽将步入耳顺之年,不可能再“惊天动地”,但年龄不是阅读“禁区”。人生是或短或长的过程,我以为阅读就是精彩和积淀的过程。因为我活在教育中,故我要活在阅读中。(作者:周建国,单位:浙江省奉化市教育服务管理中心)
    《中国教育报》2016年4月11日第10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