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生活 >

哲学让我学着思考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教育新闻网 吴海宁 参加讨论

    【人文社科组】
    哲学让我学着思考
    ——读《西方哲学与人生》有感
    一直对哲学有种生疏与排斥,在我年少轻狂的意识中,哲学就是假大空的代名词,披着高深莫测的外衣,玩弄故弄玄虚的手段。直到无意中读了周国平的书。感叹一个学哲学的人,居然能写出如此震撼心灵的美文,以他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潜心在地下室研究尼采,愉快地走上哲学之路。哲学,真的那么熠熠生辉吗?
    周国平这样评述哲学的作用:让你有一个好的心态。我们平时过着具体日子,做着具体事情,哲学是让你从这个局部中跳出来,看人生的全景,想明白人生中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你再回到局部中去,对于重要的就能看得准、抓得住,对于不重要的就会看得开、放得下,你仍过着具体日子,做着具体事情,但心态不一样了。
    是周国平让我重新审视对哲学的理解,循着他的文章,我又知道了傅佩荣和他的《哲学与人生》和《西方哲学与人生》。
    很喜欢傅先生对哲学和人生的诠释:“哲学脱离人生,将成玄虚,人生脱离哲学,将无定位”。不是吗?年轻的时候,不懂世事,根本没体验什么人生,我们以为的哲学都没有跟人生联系,所以以为哲学就是空谈。
    那其实就是处在平地,眼光短浅,心灵闭塞,自以为是;而真正慢慢品味大师的作品,聆听他们用独特的眼光和独立的思考,把握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特别是跟人生结合起来去思考以后,就仿佛一直走在一条黑暗狭窄的小道上,前面一转,突然眼前一片广阔无垠的草原。
    原来,哲学是“爱智”,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询一切事物的真相”,是一种生活态度。哲学是人类思考的精华,能够反思人生、指导新的人生,具有永不过时的特点。像我们现在读两千年前的哲学作品,依然能够找到跟我们的生活、心灵契合的点。哲学对于人生的最大帮助在于,教会你思考。
    哲学成就的是大智慧,是面对世界独立思考的能力。很多时候,与其学习个体的具体方法,不如学习能够成就一切的眼界和见识。哲学能让人跳出经验的狭隘限制,获得广泛的智慧。
    傅先生欣赏西方哲学,他说:这可以使心灵由平地走向高原,那里视野开阔,可以“望尽天涯路”,对于人生全貌及价值层次可以作整体的了解和评估。他认为:“阅读西方哲学,可以培养理性思辨的习惯”。毋庸置疑,真正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倘若不同时拥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说出的话便容易局限于经验,或拘泥于心理学的细节,显得肤浅、琐细和平庸。
    这些不正是我们这些做教师最缺乏的吗?理性思辨的习惯不也正是我们的学生所最缺乏的吗?不能要求我们的学生去阅读哲学,那么能否通过我们的阅读和领悟,渗透在我们的教育中,去影响我们的学生?
    《西方哲学与人生》共介绍了包括苏格拉底、笛卡尔、马克思在内的二十四位西方哲学大家。将哲学家归类融合,划为心灵的曙光、境界的向往、爱智的趣味、自然的魅力、理性的庄严、自我的意义六个部分,由大哲学家的思想、时代背景介绍起,兼有学术的细致品评及深入浅出的人物经历叙述。透过哲学家的生平和思想介绍,讲解西方哲学的经典观点,力求使读者通过阅读西方哲学培养理性思辨的习惯,以期对现实人生产生深刻的启发。
    傅先生说:一个人想成为哲学家,第一条件就是在方法上要有所创建。有了新的方法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点去理解现实世界,发现那些以往被我们所忽略的侧面。
    读《西方哲学与人生》,让我了解了苏格拉底所用的基本方法就是通过反诘、辩证,再设法归纳成普遍的概念或定义,他每天都要与人对话,目的在于过程,而不一定会提供答案,他就是要通过对话的方式,让你感觉到思想的变化及其运作过程。
    苏格拉底与孔子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苏格拉底从不会直接告诉别人应该怎样,是什么,而是通过反诘和辩论最终让你自己归纳出为什么应该怎样,为什么是这样。用苏格拉底的反诘、辩论的方法,可以慢慢地使思想深度增加,当你再面对事情时,不但可以从表面看,也可以看到它的整体。
    这应该就是要让学生达到真正的理解。因为内心没有真正的理解,行为就会缺乏稳固的基础。我想,这正是我们的教育所缺乏的。
    《论语·先进十二》记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意思是说:季路问怎样去侍奉鬼神。孔子说:“没能侍奉好人,怎么能侍奉鬼呢?”季路说:“请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回答)说:“还不知道活着的道理,怎么能知道死呢?”
    孔子的回答义正辞严,他不让学生去思考死的问题,因为他自己也不去思考死的问题。想来季路可能诚惶诚恐,再不会对死的话题有所疑问。我们也像孔子一样,板起面孔驳斥学生的一切与我们的标准答案不一致的问题,扼杀学生好奇求知的目光,因为我们从不怀疑书本上知识的由来,不怀疑其可靠性,我们在传递书本的知识,安于现状。
    其实,一个优秀的教师,不在于让学生接受他的见解,而在于让学生受到他的熏陶,思想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作为数学老师,我把数学课的最高目标设想为把学生领进数学之门,让他们领略到数学的魅力。可是多少数学课教学却是南辕北辙,使学生听见数学一词就头疼。
    教育之目的,是始于引发创造力,亦终于鼓励创造力,因此教育要避免惰性观念。这惰性何在?就是告诉你一些陈词滥调,告诉你书本上怎么说,告诉你应该怎么做,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就是,只要照着做就行,不要思考。反之,如果让你去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不断使你产生新的见解与疑惑,这就是创造力,教育以此开始,并且以此结束。
    所以我所理解的基础教育,其实就是不断教会学生反诘、辩论、归纳、思考,最终学会创新。
    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懈地去尝试。(作者系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实验中学 吴海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