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评论 >

我眼中的帕瓦罗蒂——纪念帕瓦罗蒂逝世十周年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北京晚报 卜大炜 参加讨论


    
    9月6日是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离开我们十周年的日子。十年以来,再没出现一位能望其项背的男高音歌唱家,正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帕瓦罗蒂的出现将西洋歌剧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地。且不说他那顶“高音C之王”的冠冕,就那曲本不是西方歌剧中最经典的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睡”,经他一唱便成为了男高音音乐会上不可或缺的曲目,然而又没人能唱出他那样崇高的襟怀。他在罗马世界杯和巴黎世界杯上举行的“世界三大男高音”演唱会、“帕瓦罗蒂和他的朋友们”系列跨界演唱会,促使歌剧艺术和美声艺术得到中兴。1991年帕瓦罗蒂在海德公园举行的露天演唱会上,当他唱起咏叹调“从未见过这样漂亮的姑娘”时,向台下冒雨观看的查尔斯王子夫妇一指,戴安娜王妃露出一丝羞涩。帕瓦罗蒂生前三次来北京演出,我三次躬逢盛会,尤其是后两次,我都作为交响乐团的演奏员为他伴奏,离他特别近,我感受到他演唱时的气息和瞬间的情绪转换,这些都铭刻在我的记忆当中。
    1986年,帕瓦罗蒂与意大利热那亚歌剧院来北京演出,这是意大利歌剧艺术首次直观地呈现在中国的观众面前。帕瓦罗蒂先是与热那亚歌剧院乐队和合唱团在北展剧场开了两场意大利歌剧选段音乐会,两场的曲目不尽相同,但都有那段著名的“今夜无人入睡”。音乐会上掀起了阵阵狂热,主办方也感觉到了群众的热情与需求,决定在人民大会堂万人礼堂加演一场,帕瓦罗蒂和热那亚歌剧院也欣然应允,这对一名大牌歌唱家来说是破例了,同时让一名外国歌唱家登台人民大会堂在当时也是不寻常之举。
    音乐会后,帕瓦罗蒂与热那亚歌剧院在天桥剧场演出了《艺术家的生涯》,他塑造的诗人鲁道夫形象真是神形俱佳。帕瓦罗蒂那时五十岁出头,应该说还在全盛时期,但有人说前几年他进行了减肥,减肥后声音的光泽度减弱了,我倒认为,对于男高音来说,光泽度不是主要的。对于一个歌剧爱好者来说,能够有机会看帕瓦罗蒂演出歌剧全剧真是一大快事,因为帕瓦罗蒂后来登台演歌剧越来越少了。帕瓦罗蒂对于中国音乐界的意义非同小可,他的到来让歌剧艺术和美声艺术在中国响遍大街小巷。他的到来使我们领略到了正宗意大利美声,也激励了中国的美声领域,人们开始津津乐道于美声歌唱,人们言必“今夜无人入睡”,言必高音“C”,而且开始人才辈出。由此,西洋歌剧艺术的轮廓渐渐清晰起来。再后来,卡雷拉斯、多明戈、梅塔及维罗纳歌剧院接踵而至。
    我第二次见帕瓦罗蒂是2001年的紫禁城“三高”音乐会,这一次是我所在的乐团担任伴奏。帕瓦罗蒂的健康状况已大不如前,他的经纪人要求演出和排练中他走路的距离不得超过一定米数。排练后他从舞台下来两臂要搭在两名保镖肩上。在午门的台上,我与他的距离很近,演唱尽管用麦克,但面对几万平方米的广场,三位歌唱家仍然付出相当大的力量。同时也可以听出,轻抒情男高音帕瓦罗蒂不如重抒情男高音多明戈的声音宽厚,并且技术状态欠佳,发音位置不稳定,然而他的演唱却最具神采。帕瓦罗蒂1986年带着“高音C之王”的光环第一次来北京时,坊间就有人发现音乐会上有个别段落降了半个调,没有了高音C,引起了从媒体到观众的纷纷议论。这次“三高”来华演出(包括卡雷拉斯1998年的北京演唱会,那次同样由我们乐队伴奏),这一话题再次被提及。午门演出中所用的乐谱是外方提供的,上面有罗马世界杯演唱会和巴黎世界杯演唱会的字样。从谱面上看,我知道个别咏叹调确实降了调,但觉得我们不应该以高音C“拷问”他们,声乐艺术不是以高音C论英雄,他们演唱的艺术张力丝毫不减。
    2005年末,本已声称告别舞台的帕瓦罗蒂又复出进行世界巡演,帕瓦罗蒂告别演唱会在京举行。我再一次作为伴奏乐队的演奏员与他同台。这一次,排练的时间压缩到了最低限度,大家都知道大师身体状况大不如前,但到了台上还是让我们吃惊不小。演出时,压低了场灯后他坐在轮椅上被人推出,面前横摆一张桌子,显然已经行动不便了,胸前还围着一大块白餐巾,这般光景令人心中发酸:廉颇老矣。当然,他的声音已经明显带有颓势,有的曲子不是降半音了,而是降大二度了,但是,他的歌声仍是那样醉人,这就是一代大师的艺术魅力。最后一个曲子是《我的太阳》,全体观众起立击掌相和,这既是向大师致敬,也是向大师告别,因为此时大家知道这就他的最后一次中国之行。
    帕瓦罗蒂三次来京,京城三次“无人入睡”。世界所有男高音里为什么帕瓦罗蒂始终独占鳌头?我想是因为他的艺术风格可归为“潇洒”,潇洒这两个字似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凡能达到这一境界者,便得艺术真谛。多明戈的声音贵族气,卡雷拉斯的演唱多愁善感,但都不如帕瓦罗蒂潇洒。帕瓦罗蒂演唱时从不用刚愎自用,从不用煽情,只需唱出自己的这一本色,台下便已倾倒,所到之处全城“无人入睡”。其实,西洋歌剧的本质就是潇洒。意大利歌剧在美声时期成为欧洲歌剧的楷模,莫扎特等人均描其“红模”,但之后便“三分天下”了,以瓦格纳为代表的德国歌剧倾向于张力,以古诺为代表的法国歌剧注重抒情,而意大利歌剧则出落得潇潇洒洒,而意大利歌剧也正因为如此而最深入人心。意大利歌剧潇洒,帕瓦罗蒂潇洒,合在一起便为王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