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东、袁泉在剧中 《我的前半生》海报 陈道明在剧中演技受好评 雷佳音饰演陈俊生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刘长欣 南方日报特约记者 陶明霞 本版图片为资料图片 本期导读 又一部年度“爆款剧”诞生了。 一般情况下,暑期档的小荧幕都是古装剧、玄幻剧的天下,今年也不例外。不过,刷遍各大社交媒体,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大讨论的,却是一部都市题材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 自7月4日在北京卫视、东方卫视开播以来,《我的前半生》收视率连续多日破2,截至7月25日累计90亿次的网络播放量更是让不少业界人士瞠目结舌。 伴随着收视的节节攀升,争议也如影随形。从一开始的“亦舒小说大整形”到后来的“狗血剧情大吐槽”,其豆瓣评分从8.2分跌至6.5分。在“小鲜肉”盛行、IP剧霸屏的当下,一部讲述“离婚女性逆袭之路”的电视剧为何会引发如此热烈的社会反响?当下的电视观众究竟需要怎样的现实题材作品?这部剧又给未来同类型题材剧的创作带来哪些启发?在该剧播出“大结局”之际,南方日报特别策划了这一期报道,采访了该剧主创及业内观察者。 意外成“爆款” 让都市女性重新审视生活 衡量一部电视剧是否是“现象级”有何指标?除了收视率这一硬指标之外,中国社科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淞还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他对南方日报记者说:“公交里有人看,社会中有人讨论,朋友圈里有人转发”。而这三点,《我的前半生》全都做到了。 最近,媒体人牛梦笛周围的很多朋友和同事都在看《我的前半生》,“大家一到公司都在讨论这部戏”,在她看来,这缘于该剧的情节和内容能让每位观众找到引发共鸣的地方。牛梦笛85岁的外婆最近也在追这部剧,让外婆津津乐道的是剧中“薛甄珠”的夕阳红的爱情故事。 这部集合了靳东、马伊琍、袁泉、雷佳音、吴越、陈道明等实力派演员的电视剧,自开播以来,从剧情、人物、表演再到服装造型及触及到的话题,方方面面在观众里都掀起了不小的讨论。 而当一部剧投射到现实生活中,其很自然会掀起一场道德审判的波澜。《我的前半生》在上海举办开播发布会时,马伊琍曾对南方日报记者说,她预测该剧播出后,吴越所扮演的角色凌玲会备受争议。马伊琍一语成谶。 但或许马伊琍和吴越都没想到的是,因凌玲表面朴素宽厚实则工于心计,而吴越入木三分的表演,刷新了不少观众对于第三者的认知。也正因如此,观众产生了代入感,将对角色的负面情绪发泄到演员身上。开播没几天,出道22年的吴越就被突如其来的“骂声”包围,她无奈关闭了微博评论。 此外,观众对于“陈俊生”“薛甄珠”“白光”甚至“平儿”等人物也不自觉地“入戏太深”,跟着角色一起争吵、愤怒……当剧情发展到“薛甄珠”去世时,不少人在网上留言称“看哭了”。 《我的前半生》的故事从35岁的全职太太罗子君,突然被婚内出轨的丈夫提出离婚开始,在婚变的打击下,她尝试着成长为一名独立女性。而女性如何处理婚姻和职场的关系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讨论。 身为“80后”职业女性,牛梦笛最大的感慨则是:“做‘全职太太’太可怕了!这就是一个高危职业。”牛梦笛说,在中国人的传统思想里往往强调“女主内、男主外”,“做得好,不如嫁得好”,该剧却批判了这样的观点,并促使家庭和事业难兼顾的都市女性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站在男性的角度,清华大学教授尹鸿则认为,该剧的男性角色也有所成长,也因为成长,带来了剧中更多元化的价值观。 在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看来,《我的前半生》之所以成为现象级的电视剧,不仅仅在于演员的实力演出,更在于它对当下中国的中产阶层面貌做了深刻的刻画。“中产阶层的内心本质就是脆弱和焦虑,这部剧成功地给中国中产的内心精准画像。很多人为什么爱看,因为感同身受,能进入角色,从中透射出自己的处境。” 口碑两极走 还我们“黑白灰”的亦舒味! 《我的前半生》的高收视率和强话题度并不意味着好评如潮。 该剧播出后,编剧秦雯就发现评价两极:一极认为演员演技很在线,另一极觉得对亦舒原著小说改编幅度太大了。原著中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的香港,电视剧将背景改编成了当下的上海,而在人物设定上,后续与罗子君产生感情纠葛的贺涵,陈道明饰演的日料老板老卓等角色都是全新创作的。 最被原著粉所诟病的一点,是罗子君的性格表现和穿着打扮的硬伤,有原著粉评价:“女主‘红配绿’是什么鬼?!还我们‘黑白灰’的亦舒味!”随着剧情的推进,马伊琍饰演的罗子君和袁泉饰演的唐晶从闺蜜变成情敌,这愈发出动了原著粉的痛点:“剧情实在狗血,姿态实在难看,何苦买这个IP?” 在买下《我的前半生》版权之后,制片人黄澜就认为“不一定按照原著来走”,“如果你喜欢原来的体量和风格,你看小说就好了”。而据她透露,当初亦舒卖版权时,没有提过任何要求,拍完了想联系一下对方,也是未果。 “她的姿态这么好看,原著粉们为什么不能学习一下?”黄澜反问道。编剧秦雯在谈及改编则反复强调,“我们借了亦舒的一个种子,种了一棵属于我们自己的树”,“电视剧和小说的时代背景不一样,改动故事背景势必会让所有的人物关系发生改变。” 从确定与编剧秦雯合作,到最后剧本成稿,花了整整三年时间。黄澜强调,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以非常严谨的态度对待改编。 “当时拿到小说我们就决定做非常大的调整。时代背景不同,人物的成长环境也不同,这就必须要重新设定人物关系、甚至主题走向,否则就不会成为一部更大众化的电视剧。”黄澜说。 接着黄澜表示,该剧结合现实做了非常大的改动,没有采用“子君离开一个多情男人,投入另一个男人的怀抱”这种故事套路,而着重体现子君在遭遇婚姻变故后的精神逐渐独立的过程以及在职场上的成长。换句话说,她更希望传承原著的精神内涵而非种种细节。 除此之外,争议还延伸到其他细节,如有媒体发文称,观众没有看到期待的“女性成长”,看到的仍是诸如闺蜜抢男友等俗套桥段。对此黄澜表示很委屈,“心都要碎了”,并强调罗子君与陈俊生在剧中都通过离婚获得了成长。 事实上,片方、原著者、原著粉三方的姿态,也凸显出IP改编影视剧时常会遇到的问题,即如何在三方之间达到平衡。 而从一些专家的看法来看,他们似乎都认为对原著的一些改编是必要的。中国电影电视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就认为,亦舒的作品写于上世纪80年代的香港,如今已进入21世纪,因此从故事发生背景到人物和情节都要进行改动,这样才能让观众产生真实感、信任感和代入感。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则认为,改编者不能当小说家忠实的翻译者,而应站在小说家的肩上,按照电视剧的特殊规律进行创作。他建议,舆论界在对待这部作品的时候,要聚焦于这部作品的艺术性、思想性和价值取向,在“改编”这个问题上喋喋不休,是误导了观众对这部戏的鉴赏。 注重贴近性 影视剧要多些人味儿和烟火气 由《我的前半生》引发的讨论,既让业界人士感慨现实题材剧的力量,也把如何创作现实题材剧才能触动观众内心的命题摆在大家的面前。 近些年,大批悬浮于现实的玄幻剧、言情剧占据小荧幕,赢得了不少关注度,不过在业内观察者看来,此类剧“既不能给观众的生活以指导,也不能深化人对现实的思考”。拿上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来说,《琅琊榜》《花千骨》等作品占据大半江山,时任评委会主席的张国立呼吁,从业者要多关注当下。 另一方面,近些年虽说有不少现实题材国产剧,但婆媳关系、主人公之间的情感纠葛往往是剧情中迈不过去的桥段。而这也反复被观众吐槽,表示对此审美疲劳。《我的前半生》虽然存在不少争议,但在受访专家看来,其中一些创作经验是值得借鉴的。 “以前我们看到的电视剧里,往往坏人特别坏,”《影视风向标》主编胡建礼表示,在人物塑造方面,以往的影视角色往往流于扁平化和同质化,“但《我的前半生》中没有特别脸谱化的人物,除了‘罗平’之外的其他人物都很生动、鲜活、真实,包括‘凌玲’也被评价为‘最懂事的小三’。” 原《中国艺术报》总编辑李树声则指出,现实题材剧的创作要有更浓的人味儿和烟火气,要更为贴合现实的土壤。李树声对近日引发不少关注的电视剧《白鹿原》印象深刻,并强调该剧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以鹿子霖为例,其自私、贪婪等特质本是传统文化劣根性的代表,但是他的很多方面也令人感动,“虚伪和真诚统一于一体”。在李树声看来,《白鹿原》让观众真切感受到现实主义的魅力,呼唤现实主题重新回到观众的视野中。 这一现象近来有所改观。上个月上海电视节的白玉兰奖揭晓,《鸡毛飞上天》《中国式关系》等多部现实题材剧拿下多个奖项。当时的一场主题为“中国电视剧如何体现文化自信”的论坛上,与会专家达成共识,认为今年以来《白鹿原》等剧的热播,证明国产剧的现实题材创作渐入佳境。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数据则显示,近年来,从生产完成的剧目看,每年现实题材剧目约占总完成量的近六成。 以2016年为例,全国各类电视剧制作机构共计生产完成并获准发行国产电视剧329部14721集,其中现当代题材剧目共计188部8555集,分别占总比例的57.14%、58.11%。 值得一提的是,现实题材将在2017年乃至之后持续走热。消防题材的电视剧《十万火急》,聚焦消防一线,充满现实正能量,包括《不婚》《本命年》等在内的作品也让大家看到了电视剧创作在现实主义方面的发力。 正如著名编剧王丽萍所说,如果一个国家的电视剧生产,只有古装玄幻、只有架空穿越,那是令人十分遗憾的。“本着这样的初衷,坚持现实题材创作,甘耐寂寞、甘坐冷板凳的精神,值得行业内倡导弘扬。” 文化圆桌 作家张月寒: 最终拯救女性的应是女性自己 符不符合原著,或许并不是评判一部影视作品是否成功的标准。作家张月寒更看重的是,它内里包裹或传达的究竟是怎样一个内核。“《我的前半生》中,剧情情节及角色设置所传达出的价值观,是我对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忧虑。”她认为,电视剧中刻画的子君,是在一个优秀、有钱、穿衣风格很好的男子“指导”下提升自我,从而让这个人物在男性社会审美下“更值得爱”。然而,“最终拯救女性的,不是男人,不是任何人,而是女性自己,依靠自我觉醒、自我强大起来”。 网友卷卷: 剧中女性形象落后于现实 “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在《玩偶之家》停止的地方继续追问,他敏锐地觉察到,如果口袋里没有钱,没有经济大权,那么妇女出走以后不外两种结局:不是堕落,就是回来。 豆瓣网网友卷卷认为,剧中的子君逆袭靠的不过是换了依附对象,宣告胜利的方式也无非是离开一个多金的男人而找到另一个更加多金的男人。观众没有看到期待的“女性成长”,看到的仍是斗“小三”、和闺蜜抢男友的俗套桥段,子君的“独立女性”成长之路,主角光环远大于逻辑现实。人格没有成长,子君的“后半生”将无异于她的“前半生”。 卷卷认为,距鲁迅提出“娜拉走后怎样”的诘问已经近百年,中国女性的地位已不可同日而语,剧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却落后于现实,依然缺乏对独立自主女性身份的深刻理解和表现。在对现实的观照和追问上,我们的电视剧创作还需有更大作为。 专栏作者井姐 平淡普通的故事戳中内心 专栏作者井姐认为,《我的前半生》里,描绘了当代都市女性摆脱婚姻困境、找寻自我价值的励志故事,没有被完全美化的人物,没有刻意地扮嫩装酷,起点就甩了多数玛丽苏言情剧几条街。“观众终于又看到了演员踏踏实实演着与自己年龄匹配的角色。”井姐表示,这部国产“都市情感剧”脚踏实地地讨论“中年家庭危机”“女性自强”话题,跳脱出一直以来“霸道总裁和小白兔”“靠男人上位的伪女权”等人设的死循环。 跟马伊琍此前演过的《北上广不相信眼泪》《中国式关系》相比,井姐表示,《我的前半生》最难得的是接地气,不是咪蒙式经不起推敲的意淫,只让人感同身受于情感破碎的无奈,也不同于超多注水对白的婆婆妈妈家庭伦理剧。而是,在看似平淡普通的故事里、没有激烈冲突却暗流涌动的情景里,戳中你隐秘的想法。 策划:李贺
(责任编辑:admin) |